本文转载自网易新闻学院
8月22日,网易新闻“闻学社沙龙”以《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新闻业》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北大、中大、路透社、新华社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探讨新技术影响下的传媒生态重塑。以下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主题演讲的整理。
1凡是能自动化的一定会被自动化
2013年的时候我写了两句话:一句是“凡是能够数字化的一定会被数字化”,比如教室、诊室这些以前难以被数字化的地方,现在都越来越被数字化影响。第二句是“凡是能够智能化的一定会被智能化”,大量事物都可以装上芯片变得智能,并联上网,比如智能手机、传感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今天我想加一句,第三波到来的将会是自动化,凡是能够自动化的一定会被自动化。
哪些职业可能会被自动化替代?工人被替代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而接下来就可能是服务业。服务机器人的到来会使服务业人员遇到很大的麻烦,比如有一天你就餐的餐馆可能是无人餐馆,家里是扫地机器人。很多人曾经觉得“我们没问题,因为我们都是高端人士、是高智商人士”,但现在你会很惊恐,因为据说律师、记者、投资人也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但是我觉得这里头最危险的还不是普通职业人士,而是中层经理人。因为他拿着比较高的工资,而他的工作又不是完全不可替代的。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先开他。
2自动化到来后,人的价值在哪里?
人性让我们区别于机器
借用《圣经》的说法 “尘归尘,土归土”,我觉得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人的归人,计算机的归计算机。所以,我们需要分析人的什么东西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
人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说不清、道不明,有很多模糊的东西。而计算机正好相反,计算机要求一切东西都精准化、标准化。人性可能是人类面对机器人的最后一道保障。
机器最难以取代的是“人情味”
英文里有一个词“human touch”,这个词挺难翻译的,在新闻写作当中我们将它译成“人情味”,比如说写一篇报道要有人情味。我们在体能上无法超越机器,所以只能在情感维度上跟机器人较量。如果你像机器一样去思考,那你百分之百会被机器干掉,因为你在逻辑性、纯理性方面根本超不过机器,机器的发展速度也一定比你快,所以防止自己被机器取代的更好的办法是发展你的人情味。
在这个意义上来思考,未来真正适合人类的工作可能就是被自动化剩下的那些。凡是能自动化的工作你也没必要再去琢磨,因为它一定会被自动化,最终你考虑的工作机会一定是自动化完成后剩下了什么。这些剩下的工作机会的核心就是人情味。
3会用数据创造内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把社会上的工作分为三类:跟数据打交道、跟事物打交道、跟人打交道。你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工作的三个要素,工作本质越复杂,这三个要素就越缠绕,而工作的可替代性就越低,反之则会越高。如果你在餐馆里洗碗,你只是对付脏碗筷,那么你一定会被替代掉;如果你是专利律师,你需要钻研这三个要素中的所有问题,钻研数据、钻研人、钻研事物,这样被替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具体到新闻行业,传统记者是典型的和人打交道的职业,但现在如果你只会跟人打交道,不会跟数据打交道,那你的饭碗就会有一定的危险。
因此,在当下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是学会怎样利用数据来创造内容的人。比如编代码的计算机科学家就是这类人,因为他们能把原始数据诠释成为意义;再如市场营销人员,如果他懂得怎样将消费者数据转化成销售策略,那他也不会被轻易替代。
新闻行业也是如此,现在的记者要学会跟数据打交道,要能够把原始数据诠释成有意义的结果。所以我的结论是,可能有一部分记者很危险,但另一部分人,如果他能够把数据、人、事物这三个因素完美地结合,我觉得他丢失饭碗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举个例子,谷歌给了英国新闻报业协会70万欧元,让他们研发自动写新闻的人工智能,这个项目的名称简写是RADAR,就是Reporters and Data and Robots,即记者、数据与机器人,显示了记者、数据与机器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记者要充分发挥人类人情味的优势,同时要学会数据手段。最终,我们需要让机器人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把我们打败。
4总想着和机器竞争是没有出路的
凡是能用比较高层次的方式和外界互动的人,将来更不容易被机器取代。因此,如果你特别精通事物,可能你得学习怎么在事物当中加入人的体验;如果你特别善于跟人打交道,那你可能需要增强的是数据处理能力。所以我的意思是,稳定的工作、最高的收入一定属于那些能够把数据、人、事物这三个要素比较完美整合在一起的人。
每个人的职业真的都不保险,除非你是这个社会最顶尖的那群人。所以我预测,将来人工智能一定会造成这个社会更大的分化,以前导致分割的可能大多是别的因素,但现在,人工智能会造成新的分割线。但是反过来讲,不是所有不进步的东西都一定没有价值。比如现代航海完全用各种工具精准导航,但依然有一些人在复兴古老的航海术,使用独木舟,依靠星象指引行进路线,凭经验判断洋流走势,以过去那种特别传统的方式干这件事情,他们活得很好,因为很多人觉得他们了不起。所以,这个事情并不绝对。大数据如果真的帮你预测出你喜欢的电影情节,或者是给你精准匹配男友女友,你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宁愿不被数据和机器人左右。
归根结底,我认为只要你发扬人性当中好的那一面,你就有存活的机会,如果你总想着怎么去与机器竞争,那我觉得你肯定没有出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国ITC裁定联想智能手机侵犯爱立信专利
- 英特尔高通隔空叫阵:两大巨头在较什么劲?
- IDC最新预测:2024年PC和平板电脑市场将增长3.8%至4.035亿台
- 苹果Vision Pro头显即将登陆中国台湾,12月17日正式发售
-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首次遭遇季度下滑,三星旗舰机型表现不佳是主因
- HUAWEI Mate X6 震撼登场,折叠引领者,巅峰再跨越
- 五年持续领跑,华为折叠屏一步领先,一路领先
- 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3.2 英寸首发亮相,鸿蒙专业生产力体验再升级
- 华为凌霄子母路由 Q7 网线版推出,让每个房间都有满格信号
- 华为发布HUAWEI WATCH D2,开启腕上血压管理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