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智能讯 8月14日消息】事实证明,如果机器人不再一味地追求完美,人们对它的评价或许会更高一些。
根据最近发表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研究表明,在调查参人们对那些偶尔会犯错误的机器人进行评级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对会犯错的机器人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些能与人进行完美交流互动的机器人。”
甚至当这些机器人把事情搞砸了的时候,人们不但不会认为机器人不够聪明,反而觉得这些机器人很可爱。
“我不会因为它犯错就不喜欢它,”一位参与调查的人表示,“如果一点也不犯错,那就太可怕了,太人性化反而觉得不好。”另一名参与者表示,他就喜欢看机器人佯装自己并没有犯错误的可爱样子。专家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恐怖谷理论作祟,人们害怕机器人做的比人类好,人类尚且会犯错,更何况是机器人呢?一点也不出错的机器人反而不够“人性化”。
“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也很好地解释其背后的原因。那究竟什么是“出丑效应”呢?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或犯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意指精明的人无意中犯点小错误,不仅会瑕不掩瑜,反而更使人觉得他具有和别人一样会犯错的缺点,反而成为其优点,让人更加喜爱他。据悉,“出丑效应”这一科学现象于20世纪60年代经科学家发现,人们认为犯错的人更有吸引力,部分原因是犯错误的行为会让人们放松警惕,也有其他人认为会犯错误的人更可靠。
来自萨尔茨堡大学的机器人专家专门进行了这项研究,他们认为“出丑效应”实际上适用于包括机器在内的任何社会事物,对于机器人同样适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这项研究调查的过程中,参与者并不知道这个机器人是“被出错”的。实验中,参与者试图让机器人抓住递过来的纸条,但当它没能抓住那张纸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参与者都会陪它一遍遍地练习而不会因此而不耐烦。
为进一步验证他们的想法,科学家让参与者回答机器人提出的问题。然后,在一个单独的会议中,参与者必须按照机器人的指令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东西。对一些人来说,这个机器人表现得很完美。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机器人会犯一些错误。有些机器人的设计就是故意让人觉得机器人在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比如陷入一个死循环之中,不断的重复一个单词。其他的一些错误被科学家设计为机器人好像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的样子,有时它会故意打断参与者的讲话。即使是在指令出现明显问题的时候,比如机器人违反了规则,告诉参与者把乐高积木扔在地上,人们也愿意跟着它一起玩。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许多公司都在研发家用机器人,而要想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机器人研发公司也许可以考虑适当让机器人出点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其制造出一个完美的机器人,倒不如让它出现点无关痛痒的小错误,这样或许更有助于人类和机器人成为朋友。(选自:inverse 作者:DanRobitzski 编译:网易见外智能编译平台审校:宋雨菲)
- 海信CES2025黑科技突破:液晶电视首发彩色光源
- TCL创新设计Playcube投影仪:立方体旋转设计,便携内置电池,打破传统投影限制
- 华为小豚当家室外摄像头升级版:WiFi+网线双连接,800万像素真实监控,329元超值体验
- LG新款便携式电视StanbyME 2:轻装出行,时尚新选择
- 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石头 G30 Space 探索版自清洁扫地机器人颠覆传统,开启家居清洁新篇章
- 石头G30扫地机器人:避障能力强悍、底盘升降黑科技,真实体验颠覆想象,仅售5499元
-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引领未来,高通骁龙跨端互联生态重塑智能生活
- 贵金属智能戒指追踪心率,价格高达1500英镑,你还愿意戴上它吗?
- 海外新秀闪极子品牌loomos AI眼镜:低调奢华,揭开GPT-4o神秘面纱
- 联发科与谷歌联手推出 Matter 标准芯片组:智能家居无线连接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