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观察2月7日 50多年前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姑且相信美国人登月是真的),自此之后,进入太空的人类总数没有超过1000人次。曾几何时NASA幻想着在轨道上建设庞大城市,可惜,现在人类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太空研究和卫星研发的确让社会受益,但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太空时代”呢?这是一个科学家回答不了的问题。
物理学家Bradley Edwards博士认为,火箭将人类送入太空,但火箭也限制了人类向深空前进的步伐。在过去20年里虽然私人太空探索公司飞速发展,技术上也有进步,但是用火箭将人类和货物送入太空还是成本太高,过于昂贵。按照NASA的说法,将货物送入轨道一磅(453克)载荷需要1万美元。如何降低成本?Bradley Edwards给出一套方案:太空电梯。
如果你看过正在上映的《流浪地球2》,就会对太空电梯有一些印象。刘慈欣称,太空电梯在理论上实现没有任何悬念,最大困难是材料。
Bradley Edwards写过一本与太空电梯有关的书,他曾经给出一个大胆论断:“当历史学家回看从现在算起的未来500年,他们肯定会关注一个转折点,那就是人类建造太空电梯:它标志着前太空时代和后太空时代的分水岭。”
太空电梯的概念很简单:坐进“电梯汽车”,按下上升键,然后就能快速飞到离地表26098英里(约42000公里)的高空。太空电梯没有使用滑轮,它用的是带状线缆,从地表延伸至太空。电梯可上可下,不需要背负沉重的燃料。
不得不承认,太空电梯的概念是革命性的,概念也很简单,但技术挑战却是巨大的。太空电梯需要强大的材料科技和制造能力作为支撑,投资也极为庞大。
太空电梯可以用太阳能驱动,电梯内不需要装载燃料。最大的问题是线缆必须足够“强大”,碳纳米管是备选材料,只是人类先要制造足够长的碳纳米管。
就算有了可以使用的线缆,也需要在太空固定,否则线缆会掉下来,太空电梯完全靠离心力支撑。虽然大家讨论太空电梯已经很多年,但是很遗憾,至今没有什么材料可以承受如此强的拉力,即使是最强的现代碳纤维聚合物也无法胜任。
有没有别的办法?可能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可以将太空电梯固定在月球上,吊向地球。两种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离心力。地球太空电梯会围着地球自转,每天转一次,月球太空电梯不一样,它一月转一次,离心力小很多。
太空电梯从月球伸向地球时,因为地球月球都有引力,所以会彼此抵消不少的力量。拉格朗日点可以成为太空电梯的运营中心。如果采用在月球建设太空电梯的方案,可以使用当前已有的高强度材料,比如Zylon,这样就能解决材料问题。
Stephen Cohen是一名太空电梯爱好者,去年年底他曾刊文谈到自己对太空电梯的设想。Stephen Cohen认为:太空电梯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早。
现在我们发射火箭还叫“执行太空任务”,有了太空电梯,前往太空就是“运输”,去太空成为平常事,不受天气影响。与火箭相比,太空电梯更安全。未来如果人类的太空电梯技术足够先进,可以桥接整个太阳系。
按照Stephen Cohen的设想,10万公里长的线缆可以从赤道伸向太空,另一端固定在卫星上,整套系统和地球一起转动。这样的设计相当于从卫星丢一根线缆到赤道,卫星会用燃料定期升高。
在引力和离心力的影响下,漫长线缆各处的受力是不同的。在地球同步轨道以下,引力占上风,在轨道之上离心力更强。所以张力会贯穿线缆始终,在地球同步轨道处达到最大。
如果想建设这样的太空电梯,材料强度必须比钢铁高50倍。现在的难题还是材料,我们只能慢慢等待。
目前科学家认为有两种材料可以用来建造太空电梯线缆,除了上面提到的碳纳米管,还有一种是石墨烯带。石墨烯带有很强的导电性,强度极高,单晶石墨烯片的强度约为钢铁的200倍,最高可达130 Gigapascals (GPa) 。
NASA曾经对石墨烯带的用途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有可能制造出千米级连续石墨烯纤维。2020年MIT研究人员曾展示一种新技术,用它可以每分钟制造出约2米长的石墨烯。
如果中国率先制造出太空电梯,你觉得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小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