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8月12日消息,阿里巴巴(NYSE:BABA)昨日晚间发布了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阿里巴巴第一季度营收为人民币321.54亿元(约合48.38亿美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为人民币71.42亿元(约合10.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08.16亿元下滑77%(极客网注:该季度净利润大幅飙升主要得益于投资所得,阿里巴巴对阿里影业做了一次性所得247.34亿元的计提,是一个非常态数字)。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21.87亿元,同比增长28%。
核心业务亮眼的同时,极客网注意到,被业界普遍认为是阿里下一个增长点的云计算业务,取得了非常惊人的增长。财报显示,云计算业务方面,阿里本季度收入为12.43亿元,较去年同一季度的4.85亿元上升156%。这已经是阿里云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幅了。财报显示,本财季阿里云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付费客户数按年上升119%至57.7万户,同时付费客户对于云计算服务的使用量增加,带动其对云计算服务的投入金额上升。
而阿里巴巴对云计算的期待,显然还不限于国内市场。8月9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宣布启用全新的动态LOGO,新LOGO以简洁的符号设计更清晰地展现出阿里云“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这一理念,被解读为阿里云与国际接轨,满足公司在海内外市场的发展需要的一次升级。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一封解读启用新LOGO背后的战略思考的公开邮件中也指出了从中国到世界的意图,称新Logo表明了阿里云从服务中国到服务全世界的梦想。
在过去的数年间,阿里云发展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导者之一。以往的财报显示,阿里云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始终保持三位数收入增幅,正在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级火箭”。阿里方面称,阿里云出海的步伐不断加快,开始与亚马逊、微软的云计算并肩,“3A鼎立”(AWS、Alibaba Cloud、Azure)的格局正在形成。
本财季,阿里云计算156%的收入增长再次延续了三位数的增幅,使得阿里云计算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幅。尽管从收入规模(12.43亿元)来看,阿里云计算在阿里整体收入(321.54亿元)中的占比还只有约3.9%,但看增长幅度(156% vs. 59%),云计算要出彩得多,达到整体业务增幅的2.6倍,展现出新兴业务应有的势头——尽管成立于2009年的阿里云已是业界老兵了。
话分两头,虽然云计算业务持续给力,但阿里云至今并未实现盈利。本财季,阿里云的运营亏损为人民币4.39亿元,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人民币1.58亿元。阿里巴巴CFO武卫称,阿里云业务已经非常接近盈亏平衡,不过目前阿里云业务仍然以扩大市场领先地位为主,而不是去追求盈利。
德意志银行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行业在云服务领域有着极大的利润前景,其中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玩家,其云计算规模已达到了腾讯的十倍,百度的三十倍。
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摩根士丹利6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阿里云正在迅速崛起,其单独估值已经高达390亿美元。该行预估,阿里云未来5年内营收将突破185亿美元(1200亿人民币),收入和盈利前景可观,与亚马逊的收入差距已将由5年缩短至3.5年。
亚马逊是电商平台中靠“不务正业”获得大成功的典范。亚马逊上月底发布的该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第二季度净营收为3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32亿美元增长了31%;净利润为8.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9200万美元大幅上涨832%;运营利润为13亿美元。其中,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AWS净营收为28.8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24亿美元;来自于AWS的运营利润为7.1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05亿美元。
单看利润,AWS贡献了亚马逊公司约55%的运营利润,超过了包括亚马逊主营的电商业务在内的其它所有业务。当然,亚马逊AWS的营收也逼近该公司总营收的1/10,占比达到9.5%。两相对比,阿里云截至本财季只占了3.9%,显示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当然,亚马逊AWS云计算业务的推出时间是2006年,比阿里云早了三年。
想想亚马逊,其AWS云计算业务以9.5%的营收份额贡献了55%运营利润份额,实在堪称惊艳。目前中国国内公有云稳健增长、私有云订单放量,以运营商、金融业和政府为代表的三大行业对云平台的需求高速提升,云计算行业全面爆发在即。可预见,阿里云之于阿里的想象力,同样不可限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