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观察8月19日 因为驾驶蔚来ES8与路政作业车相撞,让一位年仅31岁的企业家不幸逝世。事故的背后,蔚来站上了舆论的暴风眼,而“自动驾驶”也再一次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在蔚来辅助驾驶致死案的风波还在持续发酵之时,百度以高调的态势再度为自动驾驶站台,试图进一步加速商业化的落地。
车企们普遍把“自动驾驶”作为其营销宣传的重点,大厂也不甘落后抢跑技术研发想要重回聚光灯下,资本的焦虑与追逐最后却都让用户买了单。被夸大的自动驾驶,被模糊混淆的概念,导致公众对其产生了过度的信任,这一次“蔚来事件”是否能给行业带来警醒和反思?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自动驾驶又是否真的能够脱离人为控制?在未来的发展中,自动驾驶又面临着怎样的禁锢?
蔚来频现安全风波,百度力挺自动驾驶
这已经不是蔚来第一次因为安全问题陷入争议了。7月底蔚来EC6就曾因为撞击石墩后起火,导致车主遇难。半个月内的两次事故将蔚来推到了风口浪尖,只不过与此次事故不同的是,起火事故并未披露当时的车辆是否处于NOP状态。
而此次企业家林文钦所驾驶的车辆是处于NOP开启状态,这也让舆论直接将焦点对准了“自动驾驶”。据了解,NOP领航辅助并非自动驾驶,而是其自主研发的L2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但在蔚来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李斌曾表示,“自动驾驶是公司重点进行研发投入的方向,基于NT2.0的新车型将应用最新的蔚来自动驾驶技术”。同时在李斌创立的易车网上,一篇标题为《成功阻击特斯拉?蔚来NOP帮你在高速上解放双手双脚!》却是让不少用户觉得NOP就是自动驾驶。
特斯拉就曾发生过类似事件。2016年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高速上道路清扫车相撞,车主付出了宝贵了生命,在经过调查后特斯拉表示当时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而此前特斯拉的对外宣称也是“自动驾驶”而非“辅助驾驶功能”。
这边外界还在质疑车企们是否过度宣传了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而另一边百度就已经发布了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的Apollo汽车机器人。
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出“汽车机器人”的概念,表示,“我们认为,未来的汽车会变成‘汽车机器人’,未来‘机器人’形态会很像一辆汽车。”从李彦宏的介绍来看,百度汽车机器人不仅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无需人类驾驶而且还会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同时还有自我学习和升级的能力;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驾驶基本处于L2和L3级别,为什么百度已经可以直接推出L5级别自动驾驶?当前的自动驾驶真的能信吗?厂商拔高技术形象只为吸引用户买单,而谁又能够为逝去的生命负责呢?
夸大宣传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道阻且长
正是因为车企爱玩文字游戏,让不少消费者混淆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概念。
按照智能化程度的不同,国际自动工程协会将自动驾驶分成了从L0到L5共6个等级,其中L0是完全依赖人类驾驶的阶段;L1和L2为辅助驾驶,只有L3以上才属于自动驾驶,且L3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4为高度自动驾驶,他们的设计运行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L5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公开资料显示,蔚来的NOP是通过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由导航系统和自动辅助驾驶深度融合,允许车辆在特定条件下按照地图导航规划路线自动驾驶的技术。本质上来说该自动驾驶级别被认定为是L2级别,因此只能属于辅助驾驶,而非自动驾驶。这种技术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驾驶员的负担,但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解放双手”的程度。
而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无法很好的分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对其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加上在车企模糊的宣传下,就极易导致发生事故。
在蔚来陷入旋涡之时,理想创始人李想则呼吁媒体和同行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避免产生误解;威马汽车创始人也就“如何看待辅助驾驶普及但事故频发”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刚刚入场新能源汽车的周鸿祎也表示,“自动驾驶很多坑要填,不能为了营销误导用户。”
与此同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次百度所推出的L5级别的汽车机器人其实并不具备L5自动驾驶的能力。根据前文对自动驾驶的等级分布上可知,真正L5级别的自动驾驶是没有任何场景和条件限制的。而当前高精地图的商业化虽然在不断提速,但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的一道门槛,其对自动驾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之外,还存在着政策监管上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在2021年5月通过了自动驾驶法案,允许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于2022年在德国公共道路上行驶。
此前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规定,要求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产品安全管理。
自动驾驶上路并不仅仅关乎于技术那么简单,还包括安全问题、可能产生的复杂的责任认定问题。毫无疑问,不管是哪方面,距离真正实现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结:
汽车是安全的载体,不是资本攀比的筹码。为了商业利益而忽视安全隐忧,是对生命的漠视,也是对企业自身的不负责任。生命高于一切,任何情况下,厂商都不应该让消费者的生命成为试错的成本!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