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观察5月31日 随着汽车电动化加速,未来电动汽车的耗电量将大幅攀升,考虑到诸如美国这样的电力供应并不充裕的国家现状,未来用太阳能面板为电动汽车供电现实吗?PCIS(美国一家为企业提供策略支持与科技解决方案) CTO Vaclav Vincalek近日撰文解读了这一问题。
今天,每一家公司的服务器都需要能源来驱动。我是一名科技企业家,学过电子工程,我当然希望城市能有更好的未来。于是我会问:未来的能源需求还会增长,我们能有足够的能源去做想做的事吗?
最近加州停了电,德州也曾严重停电,整个美国的电价都在上涨,而且拒绝降价。现在的社会是科技社会,能源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我们希望未来是绿色的,汽车将会变成电动汽车,一切互联。数字资产(比如比特币等)消耗的电力相当于小国能耗。可惜的是,未来很光明,但我们似乎没有能力让灯一直亮着。
我们曾经梦想着获得无穷无尽的电力,从而在地球上构建天堂。但最近德州的停电并不是反常现象。如果我们不小心一点,未来停电可能会成为常态。总之,社会正在剧变,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电力。
电动汽车时代已经来了,我们已经看到未来是怎样的。在美国登记的汽车有2.75亿辆,在过去20年销售的插电式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约为700万辆,我们可以乐观一点假定,认为当中大多数还在使用,那么它在所有汽车中占的比重最多也只有2.5%。有预测认为,2040年之前,电动汽车在美国所有销售的乘用车中将会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换言之,在2040年之后电动汽车将会成为主流。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忽视电动汽车的多样性,用2020款特斯拉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作为标准来计算,这款汽车每行驶100英里需要24度电。假设你每年行驶13500英里(这是美国的标准),需要3240度电。假设美国有2.75亿辆电动汽车,每年需要8910亿度电。
去年,美国发电大约4万亿度。如果所有汽车都电动化,大约四分之一的电力要给汽车用。当然,现在离2040年还要20年,美国还可以继续增加发电量。
目前全球约有84%的电力来自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又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这里只是谈到了交通领域,还没有考虑其它行业的电力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满足现在的电力需求,当电动汽车普及时怎么办?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用什么发电呢?
与流行观点不同,我个人认为靠绿色能源技术可能是不够的。不要认为渐进优化能源就够了,不够的。
打个比方,如果用太阳能面板为美国提供电力,需要78.6亿块。如果太阳能面板的宽度是3.5英尺(约1.07米),长度约为500万英里(805万公里),相当于在美国来来回回走1700多次。这还是假设太阳一直照射。如果天上云多,太阳能面板发的电是就没有那么多的。现在风能的使用正在增加,在丹麦和哥斯达黎加是可行的,那里多风。
没有风时,就要用煤或天然气发电厂来填补,我觉得很多人对这点并不是很重视。再看潮汐发电厂,一天的有效使用时间大约只有12-14小时。
对于任何可再生能源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用率,也就是实际能源输出与可能最大输出的比例。核电的利用率是93.5%,氢能39.1%,风能34.8%,太阳能只有24.5%。
如果我们真的想有所突破,就要超越太阳能、风能与潮汐能。能源需求正在增加。就算我们想抛弃化石燃料,也要从其它地方来填补。
想获得大量绿色能源,真正要依靠的可能是核聚变。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渐渐认为核聚变发电可以在很远的将来实现,注意,是多年之后。如果我们能摆脱对核裂变技术的恐惧,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也许能帮我们解决眼下的问题。这样的技术既面临心理挑战,也面临工程挑战。70年前就有了核电站,现在因为有了新设计,核电站更可靠更安全了。
除了关注能源问题,我们还应该重视智能电网技术。试想,如果晚上所有电动汽车都能为城市供电,它就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电池系统,它可以充当备用发电机,可以为住宅、医院、城市提供电力。
作为企业,如何赶上潮流?只能向创新投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硬科技观察之智能体:2025年会是AI智能体爆发之年
- "以智赋网"关键一跃!华为首发Ambient Site构建无线智能化底座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