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观察3月4日 2019年3月,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告诉公众,他虽然不玩游戏,但谷歌准备自己开发游戏。2019年11月,Stadia推出,不过里面只有第三方游戏,没有谷歌游戏。谁都不怀疑谷歌实力强大,但不久之前,谷歌却突然宣布,Stadia游戏娱乐部不会再开发新游戏了,部门裁员150人。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Stadia付费订阅者数量有限,谷歌向Stadia游戏娱乐部投入巨额资金,但开发游戏谈何容易,谷歌忍无可忍只能放弃。
一位Stadia员工说:“在Stadia领导层之上有一些高管,他们到底对游戏有多了解,我真的表示怀疑。他们给出承诺,但承诺有些过火,无法兑现。”
许多人认为云游戏平台将会崛起,Stadia是其中之一,亚马逊、Facebook、微软及其它科技巨头也推出相似服务。谷歌失败了,亚马逊没有成功,微软、Bethesda也遇到很大挑战。
2018年,谷歌聘请菲尔·哈里森(Phil Harrison)掌管Staida部门,他之前在索尼、微软工作过。哈里森的计划很庞大:用超级数据中心将游戏以超高速度传输给各种设备,让各类玩家轻松玩上游戏,尤其是那些没有PC、游戏机的玩家。每月交10美元,手机、平板就能通过Wi-Fi连接服务,玩上4K或者1080p游戏。
然后哈里森设立了Stadia游戏娱乐部,又等了几个月,谷歌才开始为该部门招募人才。
知情人士称,他们之所以加入Stadia游戏娱乐部是被Stadia的技术吸引,认为Stadia将会为游戏产业带来革命,谷歌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让生活更稳定。游戏产业是一个动荡的行业,经常裁员,在游戏发布前每周要工作60-80小时,谷歌没有加班文化,开发者想为它工作。
后来Stadia设立两个游戏工作室。在2019年11月19日Stadia推出之前,谷歌已经花了几年时间开发Stadia底层服务。两位知情者称,谷歌将Stadia开发和游戏娱乐部切割,这是一个错误。谷歌是后来才招募游戏开发者的,晚一步,所以在谷歌技术员之间出现裂痕,两个游戏工作室也未能协同。
一位知情者说:“谷歌是工程技术公司,但开发游戏却是制作内容,它需要安全不同的人才,谷歌内部没有。”
游戏开发者进入谷歌,准备建设团队,却发现障碍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谷歌的招聘流程很长,要6-8个月。为了吸引人才,谷歌只能调整招聘流程,目标是在5年内将Stadia员工增加到2000人。但是谷歌是一家高度结构化的企业,而游戏开发却是有机的。比如,游戏开发者往往会使用多种不同的软件。但谷歌却下达命令,不许使用某些开发软件(出于安全考虑)。
为Stadia开发一款重磅游戏需要3-5年,所以当Statia开通时没有第一方游戏,只有第三方游戏。Stadia的质量并不好,连接仍然有问题,它虽然可以对接许多设备,但却牺牲了质量,就算直接通过路由器光纤连接,质量也不好。在众人的印象中Stadia仍然是“测试版”服务。到底Stadia有多少付费订阅者?我们不知道,但知情者称数字没有达到2020年内部目标。
当索尼微软推出重磅游戏时,往往也会同时销售下一代游戏机,这样才能炒热作品和产品。谷歌的开发模式有些脱节,它似乎只是为了宣扬流技术。高管们告诉开发者,要多多展示Stadia技术,比如云技术、 State Share(让玩家分享游戏视频或者截屏)。总之,感觉很古怪:谷歌投资开发游戏似乎并不是为了销售游戏,而是为了推销Stadia。
尽管困难重重,游戏开发还是在推进。2020年3月,洛杉矶工作室成立,就在一个月之后,谷歌却宣布冻结招聘。皮查伊在内部表示:“现在是时候放慢招聘速度了,要大幅放慢。”皮查伊认为,要让少数关键领域维持增长,用户和企业依赖这些领域,保持增长对用户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至于游戏,它并不属于战略领域。
一位知情者称:“如果一家公司宣布停止招聘,肯定会伤害内容制作能力。当时工作室还没有完全成型,也没有为游戏制作做好准备。母公司突然刹车,而且还发了声明。我们只能认为谷歌不愿意制作内容了。”
亚马逊也曾设立游戏部门,也就是亚马逊游戏工作室。消息人士称,亚马逊是想开发游戏然后授权,将业务规模扩大到10亿美元级别,但它的最终目的不是做游戏,而是宣传云技术、推销游戏引擎和Twitch。随后,它又想着开发AAA级游戏,但并未成功。
开发一款AAA级游戏的成本约为1-2亿美元。在Stadia工作的一位知情者称:“我觉得谷歌对游戏流程并不是很理解。游戏高度重视创意,跨越多个学科,谷歌高管似乎不知道如何在这片迷雾中航行。”
当谷歌宣布不再开发游戏时,员工们一点也不意外。一位员工说:“只有谷歌让我们自己走,一步一步来,才有可能成功。如果谷歌真的想成功,就应该接受最初的亏损,它是在打基础。”还有人认为,谷歌应该学习微软,收购游戏工作室,不应该自己从零打造。
游戏毕竟是艺术,不同于科技产品,谷歌和亚马逊有钱有技术,但并不一定是艺术创作的高手。(小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六载华为开发者大赛,“赛”出云上开发新生态
- iPhone在华份额为何不断下滑?外媒分析:因无法提供AI服务
- 硬科技观察之智能体:2025年会是AI智能体爆发之年
- "以智赋网"关键一跃!华为首发Ambient Site构建无线智能化底座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