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观察 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商业巨头亚马逊已经正式宣告将会推出在线音乐服务“亚马逊音乐”的免费版本,用户可以在苹果手机和安卓设备上欣赏免费的音乐服务。
但如果用户想要听到更多的歌曲,还是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额才能够听到的。此前有数据显示目前亚马逊拥有的曲目数量为5000万,用户想要听歌每月需要支付10美元左右的金额,并且享受无广告服务。目前亚马逊音乐已经登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市场广阔。
亚马逊:醉翁之意或不在音乐本身
过去的一年亚马逊音乐用户增长了70%,很大得益于其智能音箱的助力。目前国外智能音箱发展崛起,根据CIRP的报告2018年12月,美国智能音箱的安装量已经达到了6600万台,其中亚马逊的Echo就占据了整个美国市场70%的份额。
对于亚马逊来说,音乐与硬件设备的整合彼此可以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正如Apple music和其设备一样。而推出免费的音乐服务无疑为自身提高了更多的竞争力。
有专业人士分析“亚马逊的广告支持战略超越了音乐。”对于亚马逊来说,其实醉翁之意或许并非在于音乐,收费的数字音乐服务可以为亚马逊带来营收,而免费的音乐服务却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
早在今年9月份亚马逊已经向Echo智慧音箱的用户提供了内含免费音乐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Alexa语音播放助手进行音乐的播放,现在亚马逊又将这种免费模式扩散到了苹果等手机设备上。
但这些免费的版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插播广告。对于亚马逊来说,免费的音乐服务市场将会加速其广告业务的发展,从而通过数据的精准投放在音频广告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
亚马逊免费服务对于其他的竞争者来说自然不算利好消息。说到流媒体音乐服务,Spotify自然就得提一提。
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企业目前已经和华纳、索尼、百代等众多全球性的唱片公司合作,成为目前音乐流媒体领域的佼佼者,其音乐的覆盖范围也几乎是全球性的,但此次亚马逊的这则消息对Spotify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使得后者股价大跌5%左右。
Spotify和亚马逊之间可能还差一个智能音箱
在线音乐市场能够重焕生机其实还是Spotify的功劳。即便是与Taylor Swift分道扬镳,但本质上对于Spotify的影响并不大。而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则是Spotify的“免费增值模式”。
Taylor Swift表示:“没有办法赞同音乐没有价值,应当免费这种观点。”即通过免费的音乐服务来获取用户,但在后期会通过增值服务来进行变现。
即便 Spotify的这种营销方式受到了不少艺人的抨击,但对于Spotify本身来说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自己的服务,并且在Spotify首席产品官古斯塔夫·索德斯通看来“当音乐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用户的参与度越高,就越能够发现音乐的价值,值得付费。”
目前Spotify每月固定用户多达2亿,全球付费订阅用户有1.8亿,占整个流媒体付费市场整体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前景大好的Spotify同时面临着的压力也很大。虽然在此次亚马逊发布免费音乐服务后有分析师表示:“这可能并不会改变音乐生态系统的主要格局,并且Spotify听众的忠诚度令人难以置信。”但相比于Spotify的付费用户和亚马逊的付费用户并不处于同一个量级,最重要的是亚马逊用户可以通过其Echo设备听歌,具有相当稳的主场优势。
尽管目前Apple Music也缺乏免费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但在硬件维度上的缺席对于Spotify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劣势。
目前Spotify虽然在音乐流媒体市场用户最多,但它逐年的增长速度却已经落后于亚马逊等平台,特别是在今后的发展中用户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版权成本也将越来越高。对于Spotify来说,收入结构的单一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即便现在亚马逊等音乐流媒体的用户不如Spotify,但音乐只是他们众多业务中的分支,未来也可以通过捆绑智能音箱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用户量。Spotify此前也曾推出过一款car thing硬件产品,但是否能够真正作为音乐载体还很难商榷。
对于Spotify来说,想要不被亚马逊等对手超越,或许也需要发展多元化的相关业务,比如出产一款智能音箱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以智赋网"关键一跃!华为首发Ambient Site构建无线智能化底座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