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之外华为另有杀手锏!“三束光”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极客网·极客观察9月26日 任正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我们不只是5G领先世界,光传输、光交换、接入网和核心网也是远远领先世界的。”能够得到任正非在公开场合的点赞,足见光网络在华为众多产品线中名列前茅的地位。9月19日,在上海举办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首次面向全球企业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目的是使领先的电信级光联接技术惠及更多行业。

围绕全光数据中心、全光传送、全光园区三大场景,华为推出OptiXtrans、OptiXaccess、OptiXstar系列创新产品,并把它们简称“三束光”。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云化升级,传统网络架构亟需重构。作为光产业领导者,华为发布面向企业市场的智简全光网战略及‘三束光’系列创新产品,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帮助千行百业构筑数字化转型的全光底座。”

TIM截图20190926174719.jpg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阐述智简全光网战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企业为何需要全光网?华为“三束光”如何照亮企业网络?它能给数字化转型带来什么好处?让我们一探究竟。

ICT变革迎来临界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全光网支撑

光纤网络是速度和可靠性的代名词,过去一度是运营商骨干网的专属,后来才从骨干网扩充到接入网,助推各类FTTx走向流行。诸如大家熟悉的光纤到楼、光纤到户,都是运营商应对终端用户不断上升的对网络速度和可靠性需求而展开的宽带接入方式。在国家宽带提速政策的指引下,光纤到户使得家庭宽带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以不断提升的带宽、时延表现提升了用户的宽带上网体验,也带来了诸如IPTV、4K/8K超高清视频、VR直播等极致体验。

那么企业为什么也需要全光网呢?这是因为如今的企业正处在ICT变革的临界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ICT技术正在重塑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着4K/8K超高清视频、VR/AR/MR、联网机器人、泛在物联网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传统的网络已经不足以支撑海量的数据联接需求,亟需新的网络架构来支撑新业务的发展。光网络因其在带宽、时延、传输距离和稳定性、以及能耗等方面的优势,是理想的升级之选。

华为《2025全球产业展望报告(GIV)》预测,到2025年,全球1000亿联接将泛在于公用事业、交通、制造、医疗、农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届时85%的企业应用将部署在云端。当各行各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拥抱全光网以支撑新ICT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就势在必行了。引入全光网联接后,千行百业的企业就可以在生产和运营等环境中大幅降低建网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业务体验,助推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从广域骨干到数据中心再到园区,华为“三束光”照亮企业网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为针对企业市场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并推出“三束光”系列产品可谓恰逢其时。一方面,得益于长期战略投入和持续研发创新,知名咨询机构Ovum的研究报告显示,华为在光产业领域已经连续10年以上位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另一方面,基于近年来在企业业务领域的压强式投入,以及积累的对各行各业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华为具备了用电信级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能力和经验。为此,光网络领导者华为将光网络从电信市场引入企业场景,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大有裨益。

在整体思路和产品布局上,华为秉承企业业务一贯的原则——将方便留给企业,把复杂留给自己——采用智能、极简的思维打造场景化的全光网络解决方案和产品;面向全光数据中心、全光传送、全光园区三大场景,首次推出华为OptiXtrans、OptiXaccess、OptiXstar“三束光”系列新产品,全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来看:

· 面向数据中心互联场景:华为推出全光数据中心互联解决方案(DC OptiX),目的是使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更通畅。基于上述趋势,云和大数据盛行需要企业建设更多的中心侧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的兴起也需要企业扩充诸多边缘数据中心,这为数据中心间的互联通信带来了极大挑战,具体表现在数据中心机房空间和光纤资源紧缺 、DCI扩容难、运维复杂等,严重阻碍了各数据中心之间的计算协同。对此,华为专为全球数据中心客户打造领先的DCI解决方案,引领DCI网络进入极简、超宽、智慧时代,让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互联不再成为障碍。

· 面向广域骨干场景:为了提供高速且安全的全光网联接,华为推出领先的全光传送解决方案,其目的是让企业生产通信更安全。在能源、电力、交通、教育、金融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生产数据往来于各大城市之间的骨干网络,确保生产通信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华为此次发布业界首款专为企业打造的智能全光传送设备华为OptiXtrans E9600,该产品具有超宽、极简、智能的创新特性;支持200G超长传输5000km无电中继,工业级安全保障,确保长距离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运维,可实现 “秒级”自愈。

· 面向全光园区场景:华为推出领先的全光园区解决方案(Campus OptiX),其目的是让企业运作更高效。传统园区网络多网并存,管理复杂,建网及运维成本居高不下,难以灵活匹配数字化时代日益增长的网络诉求。在本次大会上,华为推出基于全光极简架构的光接入设备华为OptiXaccess E5801、以及光终端华为OptiXstar P891E、华为OptiXstar P813E和华为OptiXstar T672E,以光纤重构传统园区网络,助力教育、电力、交通、酒店、医疗等各行业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园区,极大地解决了传统园区网络多网并存所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全光园区解决方案可打造一次布线30年无忧的绿色网络,能够充分保护企业中长期网络投资。

通俗地讲,华为的企业智简全光网战略及“三束光”产品,针对企业海量数据的传输,从日渐增多的分布式数据中心经由跨地区、城市乃至国家的广域网到遍布全球各地的园区内部,构建了一条统一的高速、安全和便捷的高速公路,为支撑千行百业更好地发展数字经济、拥抱智能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用“三束光”修建超高速公路,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虽说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要致富,先修路”的逻辑也十分奏效,但在经济大环境不甚景气的今天,企业利用华为“三束光”修建超高速公路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透过发布会现场部分企业的现身说法,我们也能略窥一二。

在数据中心互联层面,华为一家荷兰客户之前做数据连接采用的是200+裸纤,即不提供数据处理等服务的物理光纤通道,在采用华为光传输解决方案之后,目前仅需要一对光纤就能满足大容量传输需求,同时该企业过去扩容的开通时间最长需要6个月,现在采用新解决方案后只需要4小时就可以搞定业务发放——降本增效十分显著。

调研机构是数据显示,未来5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将增长4倍,数据中心互联流量年均增长48%,数据中心互联一年传输的数据将达到4000 PB。分摊到各行各业,如何应对日益飙升的数据传输需求,将成为摆在每一家旨在掘金数字经济、智能产业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在企业安全生产通信层面,每天要运送100万人流的广州地铁系统过去对于不同业务采用的是不同业务子系统,是为了保障安全,不得不用独立网络来承载PIS、公务电话、综合监控等独立业务子系统。采用了华为的全光传送方案后,目前采用一张独立的光传送网络,就可以把N张网络和十几个业务子系统集中到一张网络上进行承载,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网络的维护难度。目光转到电力行业,在电力系统当中有很重要生产调度系统就是机电保护,时延倒换时间要求非常小,斯洛伐克电力通信公司Energotel采用华为全光传输方案打造高品质国际专线网络,确保电力通信安全,同时满足未来5至10年的带宽增长需求。

在全光园区层面,华为最新的松山湖研发中心里面有一栋办公区采用了全光网方案部署,相比原来需要更多弱电间、能耗及运维人力,新方案只需要一根光纤就能够解决所有业务,节省了80%的弱电间空间和80%的能耗,运维人力也仅需要一个人。另外在常见的大学校园场景,据复旦大学信息办网络中心主任赵泽宇分享,该校前期通过引入全光宿舍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网络融合超宽接入,满足了未来5-10年的上网需求;同时因为使用无源分光器替代有源接入设备,有效降低了消防安全风险,提升了校园安全。接下来,复旦大学还将探索和推广全光联接在更多场景的应用。

综上可见,华为“三束光”在各行各业的多个场景均有广泛应用,且都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降本增效,帮助各型企业解决各自场景下面临的网络业务难题,为智能时代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全光底座。

面向未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数字经济、掘金智慧时代,企业应该紧紧抓住ICT变革重塑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契机,用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规划网络架构,积极拥抱全光联接的大趋势,提前构筑起智赢未来的超高速公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9-26
5G之外华为另有杀手锏!“三束光”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为何需要全光网?华为“三束光”如何照亮企业网络?它能给数字化转型带来什么好处?让我们一探究竟。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