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观察(小刀)9月,GSMA Intelligence发布《全球移动趋势:什么因素在推动移动产业前进?》(Global Mobile Trends:What's driving the mobile industry?)报告,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移动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2025年的市场进行了展望。
今天极客网为你继续介绍这份报告的第七部分:展望中国。本节报告的核心观点认为,2025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12.2亿,其中4G和5G用户大致七三分,分别为72%和28%;而2G、3G的份额将会降至0。
一、数说中国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连接达到10.8亿,普及率76%,2025年将会达到14亿,普及率89%。2017年独立用户11.5亿,渗透率82%;到了2025年将会增至12.2亿,渗透率85%。
如果按连接技术分类,2017年2G占21%、3G占8%、4G占71%;到了2025年2G、3G将会降到0%,4G占72%,5G占28%。
2017年中国运营商总营收约为1730亿美元,2025年将会攀升到20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9%。2017年中国运营商资本支出约为277亿美元,2020年攀升到32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8%。
二、4G接近饱和 增长放缓
2018年中国市场恶化。一季度,服务营收增速降到5.1%,2017年四季度约为12.5%,2017年约为7.3%,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4G用户数增长放慢。
LTE渗透率将会达到70-80%,也就是说在接下来几个季度里,营收增速极可能会放慢,因为新服务无法带来有意义的营收。
通过上图可以看清中国移动服务营收增长趋势,这里所说增长是同比增长率。2016年同比增长率约为5.7%左右,2017年达到7.3%左右,2018年3月降到5.2%左右。
三、制造商朝着数字化进军
在“中国制造”计划中,工业现代化是关键组成部分。总的目标是用互联机器改造工厂,引入先进机器人,用AI训练工人。
在汽车、船舶、智能手机和电视生产方面,中国已经是全球领先者,规模庞大。
照我们的预计,到了2025年,亚洲制造设备的数量将会达到5.36亿,占全球总量的50%还要多,中国占大头。
中国运营商十分积极,还有其它一些企业参与竞争,比如云企业及GE、IBM、博世、富士康等企业。
上面的图片告诉我们全球各地智能制造连接(相当于智能制造设备的数量)的增长趋势,绿色代表亚太区,占的比重最大,2017年约为5500万,2020年增至1.27亿,2025年增至5.35亿。
四、中美AI大战
中国已经将AI放进国家战略,国有金融机构投入巨资。按照中国的计划,2016年AI产业的规模约为150亿元,到了2030年将会增至1万亿元。
半导体是重要组成部份,2016年以来出现了许多大型国际并购交易。不过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有些交易被政府阻止。
虽然AI技术能带来极大福利,不过也有风险,AI游戏可能会变成零和游戏,引发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
上述图片列出了最近发生的AI并购交易。例如,2017年9月16日软银收购英国ARM,交易估值300亿美元,已经获批通过。
2017年12月16日,中国Fujian Grand Chip Investment Fund欲收购德国Aixtron,估值7亿美元,交易被阻止。
2017年12月16日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Kuka,估值50亿美元,已经获批通过。
5月17日中国海能达(Hytera)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Sepura,价格不明,交易获得批准。
1月18日蚂蚁金服欲收购英国支付企业Moneygram,作价12亿美元,交易被阻止。
3月18日博通试图收购高通,开价1170亿美元,交易被阻止。
7月18日中国Gardners向英国航空公司Northern Aerospace发起收购,价格不明,交易获得批准。
7月18日高通向荷兰半导体企业NXP发起收购,开价440亿美元,交易被阻止。(编译/小刀,极客网;来源:GSMA Intelligence。转载务必注明完整出处。)
第一部分回顾:全球移动趋势洞察:改变移动产业的五大趋势——展望2025
第二部分回顾:全球移动趋势洞察:消费者与移动网络的八大关键趋势
第三部分回顾:全球移动趋势洞察:5G将至,但10年内LTE仍是主流
第四部分回顾:全球移动趋势洞察:工业互联是IoT最大驱动 5G让无人驾驶大规模商用
第五部分回顾:全球移动趋势洞察:媒体和内容产业发生巨变 轻资产对电信商更实际
第六部分回顾:全球移动趋势洞察:2020-2025年全球移动营收增速将稳定在1%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