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三方估计,亚马逊的年度销售活动Prime Day实现了超过120亿美元的销售额。该零售商于7月13日至15日在美国及全球其他超过15个国家举办了这一受欢迎的购物活动。这是新任CEO Andy Jassy领导下的第一个Prime Day活动,他在去年亚马逊创始人卸任后接替了杰夫·贝索斯。
该公司看好其Prime Day的结果,并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提到全世界的消费者有17亿美元。亚马逊称,它在这些销售期间售出了超过3亿件商品,但没有披露任何收入数字。
另外它还指出,它售出的设备比其他任何Prime Day都多,但拒绝提供任何数字。该公司称,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购物者从小企业购买了超过1亿件商品,价值超30亿美元。
在Prime Day之前的几周,亚马逊依靠有影响力的人通过QVC式的现场视频购物来推动销售。该公司跟TikTok创作者Joe和Frank Mele、《亚特兰大娇妻》中的Porsha Williams、《日落豪宅》中的明星Chrishell Stause、喜剧演员Kevin Hart和澳大利亚模特Miranda Kerr等名人合作。该公司披露,这些直播产生了超过1亿次的浏览量,但没有强调它们产生了多少销售额。
The Information的一份报告则描绘了一幅不同的画面:它说一些顶级影响者的一些视频未能获得超过4000的现场观众。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直播商务中挣扎的人。本月早些时候,《金融时报》报道,TikTok正在缩减其在美国和欧洲的视频直播购物计划。
亚马逊没有对Prime Day期间或通过Amazon Live体验登记的收入或销售数字发表评论。
由于亚马逊没有披露其Prime Day的销售数字,所以外界不得不依靠分析师和第三方数据来描绘该活动的销售情况。
分析师估计,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的Prime Day销售总额在120.9亿美元至125.9亿美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一些国家尚未举办Prime Day销售活动。
此外,Salesforce的一份报告指出,7月第二周的周二和周三,在自己网站上销售商品的零售商的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但跟2021年的总理日相比,全球非亚马逊网站的销售数据下滑了12%。
像往常一样,总部设在美国的主要零售商利用亚马逊的Prime Day提供自己的折扣并鼓励消费者在通货膨胀驱动的市场上多花钱。据悉,最近一段时间不同商品的价格都在走高。
Adobe数字经济指数的一项研究称,美国各网络零售商的在线消费总额达到119亿美元–比去年的110亿美元消费增长了8%。它指出,Prime Day第二天的销售收入超过59亿美元,比去年第二天的54亿美元增长了9.2%。
“随着第二个Prime Day也看到强劲的收益,零售商能在两天的活动中产生约120亿美元的在线消费。显然,消费者的价格意识非常强,零售商必须有效地利用价格以释放新的在线增长潜力,”Adobe副总裁Pat Brown说道。
此外,数据集团Numerator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报告,称平均订单规模从去年的44.75美元上升到Prime Day销售的52.26美元。据悉,该报告基于近5.9万份Prime Day订单和对4800多名买家的调查得出。它指出,65%的购物者在这两天都进行了购买,花费的金额跟去年相同或更少。
该公司的研究强调了一些数字,这些数字表明亚马逊对Prime Day销售的影响可能已经有点减弱了。24%的购物者从其他零售商处购买,而去年是20%;44%的人今年只考虑亚马逊,而去年是52%;34%的人在购买前查看其他零售商的价格,而去年是33%。
这些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影响了Prime Day的销售,跟去年相比,零售商的销售可能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亚马逊这一年过得非常艰难,因为其股价已经从一年前的约181美元跌到了110美元左右。对该公司来说,由于推动销售非常重要,所以它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再举行一次Prime Day。今年,该公司的工人在Prime Day销售高峰期间还提出了关于工作场所安全和工资的问题。
- 中国社科大报告:拼多多系统性激发电商就业生态二次繁荣,带动逾5500万人就业
- 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 拼多多高质量发展战略再升级: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深化新质供给
- Salesforce报告:2024年假日购物季AI驱动的线上零售额高达2290亿美元
- 美国零售联合会:2024年假日季消费增长2.5%-3.5%
- 人民日报“晚安短信计划”关注电商西进:拼多多新农人传递温暖
- 专家展望2025年电商西进:期待更多的“拼多多们”,建议更完善的政策配套
- 独家丨B站12月UP主带货榜出炉!谁在B站赚到钱了?
- 商务部研究院洪勇:新质供给引领“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
- 阿里巴巴以131.38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