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最近又处在了风口浪尖上。
2月12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文章《吴晓波:为什么他们对盒马鲜生说NO》,凭借其在财经商业媒体江湖上的地位,他的观点再度引起业界热议。
争议不断的盒马
从盒马诞生之日起就一路伴随争议:支付方式、新零售的唯一模式、三公里寸草不生等等,处在争议旋涡的盒马保持着快速的开店节奏,截止当前盒马共开出35家门店。
盒马到底是不是新零售唯一的样板,答案是NO。这一点就连盒马创始人侯毅也表示:“新零售绝非盒马一种模式。”
作为新零售的探索者之一的盒马,至今仍在迭代,未来会重点发展800平新餐饮F2和200平24小时便利店。业界有一种声音,认为盒马迭代的这两个新业态是学习永辉的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不管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盒马对于新零售摸索一直持续中。
之所以说盒马对新零售仍处于摸索中,也是基于盒马的两份报告:
第一份是盒马各店2017财年和2018财年的KPI的每月数据。在KPI的六项考核数据中:单店销售收入(未税)/年、线上订单占比、30天APP复购次数、30天POS复购次数、生鲜门店毛利率、标准工时人效/年。这些数据说明,在实际经营中盒马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份是每月《盒马用户体验指标检测报告(即每月NPS研究报告)》,在这个细化到每家门店每个环节的顾客反馈报告中,盒马在诸多细节中还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导致顾客各种体验感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这份报告较第一份报告对盒马尤为关键,试想顾客没有好的体验则就意味着零售企业最担心的事情。
日渐消失的亮点和优势
过去的2017年,是新零售创新业态门店集中爆发迭代的一年。
除盒马鲜生和京东7FRESH外,线下永辉超级物种、天虹sp@ce、新华都海物会、步步高鲜食演义、百联RISO、大润发优鲜、世纪联华·鲸选等相继开出,甚至在山东地级市潍坊开的佳乐家TOP店和县级市龙口Binso精致生活超市,他们都在积极探索“超市+餐饮+到家服务”的新零售模式,同样受到当地消费者的追捧。
根据联商网数据中心统计,截止2018年2月2日,主要新零售超市已超过100家,遍布全国29个城市,其中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布局最快,各自门店分别已达30家左右。
但在新零售的发展中,有一个卡位现象。与窗口期不同,当一个企业在某个领域率先卡位进入把故事讲完,后来者发生的故事尽管相同,听众却感觉素然无味。但并不代表你首先卡位就有优势,因为作为听众的消费者会去感知你故事的真实性,而对新零售门店来说,你故事的真实性就是对门店的体验,而背后在供应链、团队和精细化方面付出的汗水绝非动动嘴巴就能实现。
一家零售企业的杀伤力从来不是来自于媒体圈的追捧,更不是操盘者的自誉,而是来自于消费者,市场才是检验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零售行业是一个具有普世价值观的行业。这种价值观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例如:原来这个商品售价80元,经过我们的供应链优化和效率提升,能不断把价格降到70元、60元、55元……,但是如果我们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补贴形式售价可以做到30元,甚至不要钱都可以销售。而后者希望用这种做法一举击溃竞争对手,但现实中零售的普世价值观,靠这种竞争手段却很难有效果。就像盒马鲜生和京东7FRESH在亦庄开店,旁边的山姆会员店并未受影响,超级物种在北京鲁谷开业后,一路之隔的首航国力的社区店依然生意火爆。
众多新零售门店的出现,加上与所谓的传统门店猛打猛冲之后,基本功扎实的门店并未受影响,也没有出现业界传言的“三公里之内寸草不生”的死亡圈。
来自创新型生鲜小业态的冲击
去年11月22日,乐城旗下小业态生鲜传奇2亿融资到位,这一天被业内称为中国新旧零售的分水岭,成为中国新主力业态诞生的转折日。而从《联商网》做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更多的零售企业在2018年将发力社区商业,走进社区,贴近消费者。
资本市场喜欢的是企业的前景,事实上生鲜传奇在拿到融资时并没有实现盈利。资本市场之所以看好生鲜传奇,看好社区商业,是看好未来这个千万亿级的消费市场,看好他所具备的顾客黏性和比电商更快的效率。
在我看来,未来依然是百家争鸣,但小区生鲜店必然是主体业态。从资本市场频频投向的钱大妈、康品汇和生鲜传奇就可看出。这些集顾客黏性、信息数据和更高效率的零售企业会大行其道。
而对于这些生鲜社区店而言,一改过去传统门店的做法,更加注重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以生鲜传奇为例,2017年12月8日上线APP。这是一款专注于服务而非销售的全新APP,拥有联系店长、一键退款、买贵退差、电子钱包、好运转盘、积分商城6项特色功能。立足小区以“门店+APP”模式实行到家和到店服务的立体式覆盖。
如蚂蚁雄兵般的社区生鲜店,模式成型便可实现快速复制扩张。据《联商网》了解,按照生鲜传奇的战略规划,到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1400家,销售突破100亿元,成为一家以生鲜小业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而今天已经拥有755家店的钱大妈2018年会新增1000家门店,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如果在吴晓波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新零售企业不要热衷炒作而要修炼基础,效率与效益并不能划等号。
但是,对某一些新零售企业而言很难。第一、业界没有了它们的声音才是恐怖可怕的事情;第二、好故事急着讲给VC听,哪有心思研究顾客,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