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华为和厦门大学联合举办的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成功举办。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专家、高校领导、华为专家、华为ICT大赛获奖队伍指导老师、媒体代表等近两百位嘉宾齐聚厦门,共同围绕数智时代下AI产业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以赛促教等话题,深入探讨ICT人才发展及培育新方向,为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论坛现场
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李成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厦门大学积极探索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未来学校仍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强校企合作,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李成致辞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卢广致辞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关键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目前各国都在积极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主导权,我们应加强产教融合,通过产业驱动,将高校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相结合,持续构建面向数字未来的ICT技术人才生态。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卢广致辞
在主题演讲环节,华为ICT产业战略规划与发展部部长惠涛分享了AI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AI领域的主要竞争就是对顶尖人才的培养与发掘,当下,华为在人工智能、计算、操作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将持续注重培养面向未来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希望通过人才推进理论研究与科技创新,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华为ICT产业战略规划与发展部部长惠涛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傅育熙带来了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演讲。他以我国当前大学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为背景,阐述了对当下大学计算机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他认为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高校应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把握时代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科技人才。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傅育熙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何钦铭分享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通识课程建设领域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大学教育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相关学习,同时更需要在实践教学和支撑平台上不断拓展,让学生具备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他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在建设新时代通识型课程——《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中的实践经验。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何钦铭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刘向荣教授进行了主题为《通用人工智能风潮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思考》的演讲,他认为计算机专业应当培养计算机整机或子系统的设计者和研究者,同时大力发扬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刘向荣
圆桌对话环节由华为ICT人才伙伴发展部校企合作总监刘耀林担任主持人,并邀请5位高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创新实践部主任楚朋志,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郑炅,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郝家胜,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武小平,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李一浩,共同围绕“如何通过大赛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如何更好地吸引高校教师和学生加入大赛?”“如何提升参赛学生的作品质量?”等话题展开讨论,各方嘉宾积极参与,为进一步实现校企合作、以赛促教献言献策。
圆桌对话现场
论坛上各位教育专家、业界学者及企业代表展开深度对话,为与会嘉宾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计算机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依据,有助于更好地构建ICT人才生态;同时华为也向教育界传递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人才需求,为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将助力高校培养更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ICT创新人才。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哈佛商学院:2024年全球96%代码库包含开源组件 Rust采用率增长500%
- 硅谷1/10程序员在摸鱼?基本不干活却能拿20-30万美元年薪
- 传马斯克的"友商"担心被报复 纷纷示好特朗普
- 数智龙江向新而行:5G-A与AI等数智技术助力龙江打造新质生产力
- 加州对特斯拉和SpaceX说不,公报私仇触怒马斯克
- 华为Mate品牌盛典盛大举行,Mate 70等十余款全场景新品重磅亮相
- 支付宝新升级,手机碰一下就能点餐!全国10万家餐厅可用
- 华为徐直军谈鸿蒙: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成熟的标志
- 数智江苏 向新而行
- 数智江苏:推进万兆+AI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打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