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貌似我们已经听统一存储听了很久了,但它还是相对很新的——这意味着我们还在接受循环的早期。
尽管貌似我们已经听统一存储听了很久了,但它还是相对很新的——这意味着我们还在接受循环的早期。
不过有一点是明显的,统一或者多协议的存储有十分诱人的价值优势。在一个统一存储环境中,数据存储变成了一个共享的资源池,来存储块的或者文件数据,并根据应用需求来配置。所以用户非常有兴趣来实施统一存储平台就不足为奇了。在最近的一个对306个有存储规划或者决策职责的IT专业人士的调查中,ESG(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发现在受访者中有70%已经或者正在计划实施统一存储。有23%已经实施了这个技术,47%的仍在规划阶段。
为什么要用统一存储
受访的IT用户中每四个就有一个实施了统一存储,这个数字十分惊人,因为数据存储用户在接受新技术上通常都是臭名昭著地保守,而且有其理由。“如果它没坏,就不要修它”,这句话在存储架构团队中十分流行。
如果一个存储阵列失效导致数据丢失或不能访问了,这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上百万美金的损失,存储管理员可能会丢掉他们的工作。用户向来都有分开的系统给文件和块数据,已经成为习惯了。他们会继续他们目前的烟囱式方法,直到他们认为统一存储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了,使用它不会有任何的风险,或者他们公司的预算需要一个更便宜、灵活和高效的方案。我们的研究表明可能两方面的因素都存在。
统一存储可以通过提供一个单一的共享存储池来提高运营效率,它可以在需要的时刻用在需要的地方,不必实施、供电、冷却和管理单独的块和文件系统。这个简单的实施系统数目的减少可能会对降低运营成本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言自明的是有一个可以实施成所需的任何容量(还不必为在容量规划的时候做出的错误猜测买单)的系统给公司带来灵活性。
虚拟化环境带来一个更大的挑战。使用基于标准的商业物理服务器,新虚拟服务器和应用可以只用以往在物理世界中所花费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完成部署,而虚拟机可能需要文件或者块存储来支持应用。一个流动的虚拟服务器环境需要一个流动的,可以迅速响应的存储环境。尽管存储仍将是分化的和专用的。统一存储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走了一大步。
应用趋势
ESG的研究发现在被管理的系统数目和统一存储的接受程度之间有明显的联系。80%的有26到100个单独存储系统, 83%的有100个以上系统的受访者不是已经实施了就是正在计划实施统一存储——那些有100或者更多个系统的正在领导早期使用者群体,有32%已经实施了统一存储。这符合ESG对开销的调查结果,用户继续他们在降低业务总体成本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在运营成本方面。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在统一存储使用率和对利用率的满意程度之间的关系,因为统一存储去掉了专门的块或者文件的烟囱,这正符合我们在研究中所看到的。89%的早期用户大体上或者完全地对他们的利用率表示满意,而非统一存储用户只有77%。在那些回答他们完全地满意的用户中我们看到了最大的差距,几乎三分之一的早期用户落在这个范畴,是完全满意的非早期用户的2.5倍。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统一存储的用户回答他们“完全不满意。”
统一存储实施的可选项
今天,用户在实施统一存储时有多种方式:他们可以实施一个统一存储系统,一个集成的系统同时支持块和文件数据,或者他们可以实施一个文件网关,通过存储局域网络SAN连接到和其他应用公用的块存储上。我们的调查显示两种方式没有明显的倾向性,30%的受访者在使用或者计划使用一个统一存储,32%是网关,35%计划同时使用两种方式。
当然两种方式都有适用的理由。网关使用户可以通过在前段增加一个“文件个性”重新部署他们在块存储上的投资来支持文件数据。缺点是连接在SAN 中的块存储和网关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设备需要管理。统一存储没有让用户利用已有的SAN设备的诱人好处,不过他们却能减少需要管理的系统数目。ESG预计我们会看到用户继续使用这两种方式来统一他们的数据存储环境的趋势,因为用户必须合理地布置已有的投资来和新加入的系统共存。
总结
尽管具体的实施策略可能仍不能确定,ESG的调查明确地揭示了统一存储会变得更加常见。它在IT和财务上都是吸引人的——不管如何评判都是一个获胜组合。ESG的发现显示,IT部门在优化他们现有的存储架构投入,以满足数据的持续增长和目前艰难的宏观经济环境时,对提高系统效率的渴望。
除了掩盖过去的IT原罪,例如不足的容量,统一存储还能帮IT部门加速基础架构的整合和资源优化,这是未来的动态、高度虚拟化或者私有云计算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实际上,当“云”成为使用IT资源的更常见形式,统一存储还能提供标准化这一特殊价值。
相关消息:
* 新手入门之了解虚拟化概念本质
* 技术分享:十大服务器虚拟化优化窍门揭秘
* 当前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哪些?
* 六问六答:网络虚拟化优势及挑战
* 不预不立:虚拟化管理亦需计划
* 数据中心虚拟化 网络角色愈发关键
* 分析服务器虚拟化架构技术的主要功能
* 虚拟桌面应用白名单
* 五种不需要虚拟化高可用性技术的情形
* 服务器虚拟化带来的网络现状及问题分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