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投资饿了么的消息终于坐实了!4月13日,饿了么对外宣布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2.5亿美元投资,再次刷新全球外卖平台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据悉,阿里巴巴投资9亿美元,蚂蚁金服投资3.5亿美元,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也将加入饿了么董事会。不过,据饿了么方面的说法,公司于此次融资后仍保持独立的运营和发展。
速途网络上海办总经理、PR媒体俱乐部发起人赵宏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的合作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于成熟,与其双方花费大量的市场公关费用进行竞争,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合二为一或者股份置换,这样不仅可以省掉大笔市场费用,还可以让部分创始团队套现脱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双方都有利。
口碑和饿了么未合并
公开资料显示,饿了么创立于2009年,已经获得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多家机构的多轮融资。截至2016年3月,饿了么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和即时配送平台,业务覆盖300多个城市,用户量超过5000万,加盟餐厅近50万家,日交易额过亿。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希望饿了么继续引领外卖服务市场的发展,同时为阿里用户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景及服务体验。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则称,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投资饿了么,是蚂蚁金服积极拓展支付场景以及金融服务场景的重要战略布局,通过深度业务协作,蚂蚁金服将助力饿了么更好地服务于O2O市场的广大商户及用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达成战略合作后,饿了么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还将在多项业务上进行深入合作:一是手机淘宝、支付宝将与饿了么进行合作,支持饿了么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外卖服务;二是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也将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三是阿里巴巴与饿了么在云计算和地图服务领域亦会展开合作;四是蚂蚁金服将与饿了么形成密切合作。饿了么平台的中小商户、众包配送服务商及个人,可获得蚂蚁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务。而芝麻信用也将为饿了么提供深度服务。
至于外界关心口碑平台的外卖业务是否由此会并入饿了么?记者从口碑平台方面了解到,外卖业务仍然在口碑平台,仅仅是外卖业务的后端运营交给饿了么而已,因为饿了么在商家的地推和配送等方面更为专业。
“个人觉得战略上算是对口碑进行补齐。”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师郝智伟分析称,和新美大进行正面竞争的话,口碑实际上在线下的团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而饿了么正好拥有一支比较好的线下团队,且在这个线下生态里时间较久,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于饿了么而言,则可以借助阿里系和蚂蚁金服获取用户数据资源,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营销等。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之前,外卖O2O行业的竞争就很激烈: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等一直在抢夺市场。这背后是BAT的争夺战。
去年6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宣布,合资60亿元重新打造O2O平台口碑网,而新口碑最初主要聚焦餐饮业务。在美团大众点评宣布完成3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之后,蔡崇信很快于1月29日在第三财季电话会议上表示,阿里巴巴抛售美团股份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抛售美团股份”在业界看来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会放弃O2O的争夺。而今阿里巴巴投资饿了么的消息坐实,外卖O2O市场由此形成BAT三大巨头分食的格局,新一轮的大战硝烟或起。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国内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在2015年10月、11月和12月分别达到了55.6亿元、64.3亿元和70.9亿元。从去年12月数据来看,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的市场占比分别为33.4%、32.9%和19.6%。
赵宏民认为,目前外卖O2O领域,市场渗透率还很低,三方会集中精力开拓市场、培养用户习惯以及获取新用户。当然,这期间激烈的竞争一直会有直至行业进入成熟期。最终哪几家会剩下来,将由市场决定。
在郝智伟看来,未来的战场或许在三线城市,甚至是四、五线城市。尽管这些城市并不容易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其是未来消费升级的一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闭着眼睛写代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2024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启幕,4K花园自研“满天星”获十大创新应用
- 哈佛商学院:2024年全球96%代码库包含开源组件 Rust采用率增长500%
- 硅谷1/10程序员在摸鱼?基本不干活却能拿20-30万美元年薪
- 传马斯克的"友商"担心被报复 纷纷示好特朗普
- 数智龙江向新而行:5G-A与AI等数智技术助力龙江打造新质生产力
- 加州对特斯拉和SpaceX说不,公报私仇触怒马斯克
- 华为Mate品牌盛典盛大举行,Mate 70等十余款全场景新品重磅亮相
- 支付宝新升级,手机碰一下就能点餐!全国10万家餐厅可用
- 华为徐直军谈鸿蒙: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成熟的标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