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宣布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

11月19日,华为在深圳举办2019全球数据基础设施论坛,面向鲲鹏计算产业,宣布全面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并开源数据虚拟化引擎HetuEngine(河图引擎),希望让伙伴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让数据治理、使用更简单。这是继今年9月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全面启航计算战略后,华为从数据角度对计算战略的再度阐述。华为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围绕数据“采-存-算-管-用”的全生命周期,诠释了华为通过提供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使能各行各业客户释放数据价值,让智能无所不及。

智能时代,算力是新生产力,数据是新生产资料,而5G、AI和云成为新生产工具。自动驾驶、4K/8K视频、AR/VR、物联网等应用的兴起,为企业带来海量的数据增长和分析处理需求,但需求与资源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在题为《打造“融合、智能、开放”数据基础设施,携手迈入智能时代》主题演讲中表示:“随着5G、AI、云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与融合,剧增的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但也带来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等挑战。华为面向鲲鹏计算产业,全面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提供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对数据的采、存、算、管、用实施端到端的整合和优化,致力于让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好用,数据的每比特价值最大,每比特成本最优,让合作伙伴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打造融合、智能、开放数据基础设施

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的强大算力,华为持续围绕数据构建计算、存储、智能化能力,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华为数据基础设施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系统、数据虚拟化引擎等,它包含以下三大特征:

· 融合:基于在存储、数据库、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突破,打破“存储内部系统墙”、“数据库与存储链路墙”、“大数据与存储配置墙”、“数据库与大数据协同墙”四堵墙。这四堵墙的打破,让数据融合更彻底,帮助客户实现TCO降低30%以上、据访问和处理性能提升2倍、分析效率提升100%。

· 智能:基于AI芯片、存储和华为云的三层架构,通过云上云下结合,云上训练和云下推理,让系统越用越快、越用越省。其中,依托昇腾处理器的AI能力,自动学习和识别IO流,提升Cache预取命中率,系统整体性能提升20%;依托鲲鹏处理器的多核算力,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实时优化数据缩减算法,TCO降低25%;结合华为云自身运大规模维运营经验,当前可以实现提前14天预测硬盘故障,提前60天预测性能瓶颈,提前365天预测容量不足,其中30%的故障可以自我修复。

· 开放:针对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的问题,推出数据虚拟化引擎HetuEngine,屏蔽数据类型差异、地域差异、语法差异,让数据治理、使用简单。HetuEngine拥有“一个入口、一个目录、一份数据、统一安全”四大核心能力,通过屏蔽数据基础设施的复杂度,让伙伴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复用现有的生态、工具和技能,提升开发效率2到10倍。

开源数据虚拟化引擎HetuEngine,实现更快、更好的业务系统对接

为了更好的发展数据产业,让客户和合作伙伴更简单地对接应用与数据,华为在大会上宣布开源HetuEngine。开源版本的河图引擎叫openHetu,将于2020年6月上线。华为将开源内核,开发者可以基于开源代码进行定制,包括数据源扩展、SQL执行策略等,实现应用快速对接,提升开发效率。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宣布开源数据虚拟化引擎HetuEngine

华为始终践行“平台+生态”策略,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共建开放、繁荣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共同迈入智能时代。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11-19
华为宣布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
11月19日,华为在深圳举办2019全球数据基础设施论坛,面向鲲鹏计算产业,宣布全面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并开源数据虚拟化引擎HetuEngine(河图引擎),希望让伙伴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让数据治理、使用更简单。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