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极客要闻5月15日,美国打车应用Lyft近日首次公布了其市场份额,称其拥有全美共享出行市场35%的份额,而在18个月前该数字仅为15%。这意味着,Lyft过去一段时间来,从Uber那里抢来了不少份额。不过也有消息人士表示,Lyft过去6个月并未实现增长,Uber一直占据70%-72%之间的份额。
Lyft首席财务官布莱恩·罗伯茨(Brian Roberts)表示:“过去18个月中,Lyft实现了惊人的、实质性的增长。目前来看,该增长速度没有下降的趋势。”
Lyft在加大对其用户补贴力度的同时也在增强其品牌的认知度。该初创公司称其在16个美国境内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了40%,并在少数几个市场获得了主导地位,不过该公司并没有透露是哪几个市场获得了此佳绩。
随着Lyft与Uber市场份额抢夺战的进行,这两家打车公司都在大力补贴司机,并给乘客提供很多折扣活动。这种策略使得Lyft和Uber花费了巨额的现金,而实现盈利显得十分困难。不过,这两家公司正在控制其烧钱速度,因为Lyft和Uber都在准备进行IPO。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中,Lyft表示其营销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0%。
在美国,由于信用卡消费较为普遍,一般来说,共享出行市场的市场份额是由第三方信用卡消费数据来估算的,市场研究公司Second Measure和Certify的数据常被引用。在今年3月份,据Second Measure的数据显示,Lyft的市场份额为27%,Uber的为73%。Certify跟踪的是业务支出数据,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Lyft的市场份额为19%,Uber的为81%。
Uber并没有公布其市场份额数据,不过熟悉该公司内部数据的人士透露称,其美国市场的份额为70%到72%之间,因此留给Lyft的份额就是28%到30%之间。这名消息人士还表示,过去六个月中Lyft的市场份额没有实现增长。
另一位熟悉Lyft公司内部计算市场份额方法的人士透露,Lyft是通过给邮箱发送账单的数据来估算市场份额,该种账单包括乘车费用、地点、和时间等信息。该名消息人士表示,信用卡的数据并不能很好地估算出市场份额,因为还有的乘客使用的是借记卡付款的,而且用信用卡估算的方法只考虑了费用而不是乘车次数。
不管怎样,和中国市场一样,在争取IPO的重要时刻,各家都会竭力宣扬自己的市场地位。在中国市场,根据艾媒咨询2017年的数据,滴滴出行以58.6%的市场份额位居网约车平台第一,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道、曹操分列第二三四五位。
如果这个数据比较接近真相,则可见在网约打车市场,美国已经比中国市场更接近“尾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七三格局已然形成。而中国市场,随着2018年美团“入侵”,以及政策方面的塑造,相信最终格局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形成。
- 美媒名记指责苹果陷入创新瓶颈:AI、AR与自动驾驶全面落后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元,多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 国内首个省级旅游AI智能体“AI游贵州”发布,马蜂窝助力贵州开启智慧文旅新篇章
- 2024年终盘点 | 华为以“技术为根、实战为魂”,助力高校,培养千万数智人才
- 余承东2025年全员信:通过海量鸿蒙设备,拉动中国电子工业崛起
- 速通 NVIDIA 专业显卡:专业显卡有哪些优势?适合什么场景?
- 马蜂窝跨年出行预测:仪式感必不可少,“跨年烟花”带动目的地热度上涨
- 30亿元!比亚迪捐资兴教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 闭着眼睛写代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2024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启幕,4K花园自研“满天星”获十大创新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