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ofo、哈罗被外界称为“三足鼎立”
春分刚过,大地回暖。愚人节一则“合并”消息,再次将摩拜和ofo拉回到舆论舞台的中央。
在过往的一年中,有关共享单车的传闻不断。挺过整个寒冬后,数千万辆单车“骑”进下半场:新战场开始转向“免押金”,而供应链的成本也在悄然攀升,甚至,合并的主角都在发生着变化。
合并变局
去年下半年,摩拜和ofo的关联方曾多次向外界透露消息,称“双方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遗憾的是,两家企业并未按照各方的套路出牌,这也让关联方“落袋为安”的幻想破灭。一位ofo早期投资人向新浪科技阐述了合并失败的大体原因。
“现在回头看,这是盘局中局”,该投资人表示,内外双重因素导致合并难以推进。当时在ofo内部,人事关系较为复杂,滴滴几轮融资后在ofo董事会占有两个席位,但不控股,ofo五名联合创始人也在其中,双方在团队主导权上展开博弈。
另外,腾讯在投资摩拜后,同样希望双方尽快合并,多方曾出台了联席CEO的方案,但并未奏效。原因在于,从以往的合并案例看,联席的结果势必会有强有弱,一方提前出局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从外部环境看,与网约车的平台式管理截然不同,共享单车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当时两家企业的流量数据和资本力度不分伯仲,尚未拉开差距,所以常规“大吃小”的合并难以运作。更重要的是,两家企业在运营一年多后,对于车辆管控、维修调度、运营数据等已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模式,若强行借助外力将双方合并,那么两家企业的磨合期时限无法预估。总之,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摩拜和ofo合并变得愈发渺茫。
但是,在新兴行业中,资本永远是主角。
阿里巴巴的入局,让合并呼声再次高涨,只不过对象不再是摩拜,而是哈罗单车。
今年3月,ofo正式宣布获得阿里融资,此轮融资后,阿里进入ofo董事会。而在去年12月,阿里的关联公司蚂蚁金服,持巨资入驻哈罗单车。这也意味着,在共享单车赛道上,阿里系已拥有ofo和哈罗两家,这两家企业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
巧合的是,就在ofo宣布融资的同一天,很少露面的哈罗单车CEO杨磊发声,“我和戴威关系挺好的,一起交流合作行业发展,但对于合并这种话题没有谈过”。
“未来这两家合并不是没可能”,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告诉新浪科技,腾讯在大出行领域先行一步,阿里不甘落后,亟待破局,但已错过最佳入局时间。从去年4月份开始,阿里就在“物色”共享单车企业,最终选择投资哈罗,“想以较小的代价,来抢夺这个风口”。
但是很明显,哈罗单车无论从体量还是地域上,都无法与一线城市的摩拜和ofo抗衡。若想抗衡腾讯系的摩拜,ofo是唯一选择。
上述人士认为,在手握ofo和哈罗两颗棋子后,阿里短期战略相对清晰:一二线城市,让ofo与摩拜抗衡,三四线城市,让哈罗持续垄断。但是,此般区域划分并不明确,哈罗也在入驻一线城市,ofo同样在其他城市“耕耘”。所有,未来阿里在ofo和哈罗上或面临两种选择:第一,放任两者直接竞争;第二,双方选择联手或合并。
“前期肯定是各自发展,后期可能会联手抗衡摩拜”,该人士称,目前三家企业有各自的发展路径,但在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且运营常态化后,同系联手制约腾讯存在可能性,但同样会面临“谁主导”、“如何管控”等问题,“这其中还存在很大变数”。
成本难控
除合并传言外,共享单车在供应链上的开销属于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的运维成本同样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顽疾。
在经历倒闭风波以及资金断裂风波的背后,大量需维修的车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骑行人数聚减,而使用率的下降并非与维修率成正比,车辆长久不骑后会变得愈发难骑,大量单车要经历“回炉”重修,抬高了维护成本。
ofo前投资人朱啸虎曾算过笔账:一辆小黄车的造价为200元,在校园骑行每次需要5毛,一天被骑行10次,一辆车每天可获利5元钱,造车的成本只需40天便可收回。若考虑维修等,大概三个月可以回本,在第四个月可以实现盈利。
然而,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后,朱啸虎的言论已被证伪。
按照朱的言论粗略计算,一辆车三个月可获利450元,扣除造价成本,则三个月的维修费用为250元,一年的维修费或达上千元,此外还要加上损耗及运输费用等。
一位共享单车运营人员向新浪科技透露,ofo的车辆损耗率为20%-25%左右,摩拜为10%-15%,以ofo的投放规模计算,每年在维护方面的费用多达数百万。同样,摩拜因车辆造价高所以损耗率相对较低,但是维修成本也很高,两者情况都不容乐观,金额难以估算。
“维修也普遍涨了1.5元至2元”,北京朝阳一共享单车维修点师傅告诉新浪科技,去年属于新车投放的爆发期,单车的维修费用普遍为3元,而目前已上涨到5元。一方面,去年该维修点承接了四种品牌的维修工作,订单多压低了单价维修费用,而今年仅剩下一个品牌,单价费用有所上涨。另一方面,相比去年的新车,今年很多车辆的损坏已不止一两处,需要大修,“最常碰到的问题是,在修车闸时,发现座椅调节也坏了”,这些原因均导致维护成本的上升。
部分共享单车芝麻信用免押金情况
押金斗法
供应链成本的巨额资金来自于商业模式,而押金则是这一行业公认的“命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2.21亿,以主流共享单车企业人均押金为99元至299元来估算,共享单车用户的押金存量规模约为200亿至600亿。
若按照一辆车收取10份押金计算,则形成了金融杠杆,若投资金融等利息客观。
所以,很多共享单车企业存在挪用押金现象,这似乎已在行业中形成了“潜规则”。从以往的共享单车案例看,只有当倒闭时,企业的“猫腻”才会原形毕露。
今年央视315报道,从去年中旬开始,很多用户发现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公司客服失联、人去楼空等现象频有发生,直至九十月份,押金风波蔓延到了十余家单车平台。
摩拜和ofo也未能幸免。
去年12月,不断有媒体曝出,因市场扩张成本高企,摩拜和ofo均在动用押金,其中摩拜挪用押金超40亿元,而ofo挪用押金超过30亿元。
当时,两家企业分别作了辟谣,指出用户可随时退押金。
但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均未对“挪用”给出正面回应。新浪科技曾向双方索要“押金监管相关材料”,对方未予提供,只表示“对押金采取了第三方监管”。
“应该都是一般的存款账户”,一位知情人向新浪科技透露,多数单车企业声称是第三方监管,设立了专门账户,但这只限于宣传层面,看似安全无忧的押金,实则暗藏隐患。该人士称,有些银行仅将共享单车账户作为正常储蓄账户,无须履行三方监督义务。
中国人民大学付航教授告诉新浪科技,在共享单车问题上,虽然有很多规定限制,但用户的权益尚未得到保证。押金难退等仅属于违反用户承诺,承担的是违约责任,而押金监管问题,暂未有相关强制性规定。
而在今年,免押金似乎成了共享单车竞争的新看点。
近期,头部玩家和新晋企业不断发声:哈罗单车宣布全国免押,ofo则晒出了免押金成绩单,称一年来为用户提供10亿次免押骑行,节省押金超过40亿元。芝麻信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已经为4800万用户累计免押9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哈罗单车在宣布全国免押后,其整体用户数据已明显上升,用户数上涨了70%,日订单则涨了50%。
这组数据印证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但也为部分企业造成了困扰。
“资金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头部玩家”,一位共享单车从业者向新浪科技分析,春季车辆使用率飙升,运维压力增加,这无疑加剧了烧钱速度。但从政府支持和行业角度看,免押金必然是大趋势,若企业此时全面免押,必会导致利润下滑,但若不免,则可能面临用户流失。
总之,在退还用户押金面前,共享单车企业进退两难,供应链也将面临着严峻考验。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依旧存在诸多的未知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2024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启幕,4K花园自研“满天星”获十大创新应用
- 哈佛商学院:2024年全球96%代码库包含开源组件 Rust采用率增长500%
- 硅谷1/10程序员在摸鱼?基本不干活却能拿20-30万美元年薪
- 传马斯克的"友商"担心被报复 纷纷示好特朗普
- 数智龙江向新而行:5G-A与AI等数智技术助力龙江打造新质生产力
- 加州对特斯拉和SpaceX说不,公报私仇触怒马斯克
- 华为Mate品牌盛典盛大举行,Mate 70等十余款全场景新品重磅亮相
- 支付宝新升级,手机碰一下就能点餐!全国10万家餐厅可用
- 华为徐直军谈鸿蒙: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成熟的标志
- 数智江苏 向新而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