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日公布了几项较为重要的经济数据,结果不是特别理想,显示出经济仍然较为疲软,令市场对央行年内再次放宽政策的预期升温。
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中国在近几日先后公布了CPI、PPI、进出口、工业增长、镇城固定投资、零售销售以及外商投资数据,总体结果显示不甚理想。
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CPI和PPI“双疲软”,10月CPI年率为上升1.3%,升幅连续第二个月下降,PPI年率为下滑5.9%,为连续第44个月下滑,再刷最长连跌纪录。
11月11日的工业产出、城镇固定投资同样创新低,不过零售销售情况略好。
具体数据显示,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增长5.6%,创七个月新低,中国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增长10.2%,创15年新低,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增长11%,创年内新高。
11月11日稍晚公布的外商投资数据较上月同样出现下滑。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为87.7亿美元,同比增长4.2%,较上月增速7.1%下滑大约三个百分点。
11月8日的海关数据显示,进出口同样双双逊于预期。
具体数据显示,中国10月出口年率下降6.9%,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而进口则急剧下降18.8%,这使得贸易顺差反而达到了616.4亿美元的历史高位水平。
宽松加码
央行在不久前的10月23日就曾宣布过“双降”,在持续的数据不及预期之后,有关中国年内进一步宽松政策的预期再起。
澳新银行(ANZ)驻香港大中华区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
通缩风险已经加剧,中国央行需要采取更多激进货币政策宽松。
但有关央行宽松方面,和之前一边倒的降息不同,经济学家们认为央行接下来降准的可能性更大。
早在央行最近一次双降之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就曾表示,年内降息无空间,不过还可以降准。
杨红旭表示,
估计年内再无降息空间;降准仍有空间,但需继续对冲外储减少。
高盛高华今日也发表评论称,中国四季度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证券时报》也在10日的文章中表示,降准的可能性更大。
《证券时报》称,
在经过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后,强调政策工具使用的合理性的目的是防止总需求的惯性下滑,而不再是单纯的向实体经济“输血”。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前期的政策累积效果已经明显见效。
从国内经济稳增长及对冲外汇占款负增长的需要,以及应对国外经济形势变化尤其是美联储12月份加息概率增强的需要,今年年内仍不能排除降息、降准的可能,但降准的空间要显著大于降息的空间。
摩根大通及渣打银行在内的国际投行认为,中国央行存在一定的降准空间。
渣打预计,
年内,中国央行还将降准50个基点。
不过另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央行年内不再急于扩大宽松。
华宝信托认为,
中国工业增加值数据发出货币宽松政策效果减弱信号;鉴于过多资金注入将导致借贷增加,令金融系统更加脆弱,料中国央行下个月将不会采取过多的货币政策宽松手段。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和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也撰文称,
考虑到贷款增长企稳,中国央行可能暂时不会急于扩大刺激政策。
关于后市,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四季度的经济将趋于稳定。
杨红旭表示,
双降有利于经济企稳,预期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重回7%大关。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点评称,
在宽松加码背景下,经济或将在四季度温和回升。
高盛高华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或为6.9%,2016年经济增速或进一步放缓。不过其同时称,随着宏观数据企稳,中国股市或在四季度反弹。
官方支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0月23日的中央党校公开课上明确表示还会采取宽松政策。
李克强指出,“我们还会继续采取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此外,还会采取其他措施,比如中长期贷款。”
中国政府网在相关文章中提出了三点例证,证明央行将继续维持宽松。
例证一,李克强再次强调,盘活存量财政资金,他很幽默地形容说,“很多资金还趴在那里打呼噜呢。”
例证二,李克强提到,我国政府财政赤字率与债务率在世界并不算高。“今年赤字率也就是2.3%,最多不超过2.4%,而欧盟提出的财政赤字率理想状况为3%,我们离3%还有很大空间。”
债务率方面,我国为56%,美国为100%,日本为250%。并且,李克强还表示,“我国的债务结构中,中央的债务率只有18%,地方债务比重较高,但局势可控,且地方债务70%以上有回报机制。”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上周也表示,3%的赤字率红线、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
例证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15.1%,相比去年进度加快了2.7个百分点。但李克强在公开课上坚定表态称,“力度还要加大”。
- 第三十三届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览会 NEPCON China 电子展 2025
- 智能座舱︱2025广州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及车载显示技术展览会将于11月盛大开幕
- 探索新能源汽车“芯”动力:尽在2025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技术展
- 超500名人工智能、超500家名人形机器人、超500名低空经济的实力买家,助力冲刺未来赛道新商机!
- 数领航空·智驭蓝天!2025第二届航空装备数智试验暨产业发展大会将于3月20-21日在绵阳隆重召开!
- 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
- 第九届广东水展 广东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 第九届广东水展
- 新会预告|“第七届零售银行领导者年会”邀您共同探讨数智赋能下零售银行的逆势增长
- 选车网发布:2025年第3周汽车口碑榜深度解读 新能源与燃油车的较量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