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忘不了2007年10月9日,这一天,在雷军的带领下,金山正式在香港上市,此时离求伯君当初邀请雷军加入金山已近16年。雷军1992年加入金山,期间曾萌生过离开的念头,被求伯君强力挽留!在金山的16年,雷军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IT劳模”的称号实至名归!
勤奋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没人能理解雷军的艰辛,雷军曾动情地说:“我从23岁干到了38岁,尤其是我们从1999年开始启动IPO之后,我相信这中间的压力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金山的上市,阶段性地释放了雷军的压力,更大的压力却已摆在眼前!
雷军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好年华留给了金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金山耽误了雷军!
早在90年代初,雷军就已是载誉全国的知名人物!
“在我们这一拨人里,他(雷军)出道的时候,也许丁磊、马化腾都刚参加工作,没准儿陈天桥还在学校呢,我也刚毕业参加工作。按世俗的标准,他更早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实话说,从江湖辈分来说,他比我们(要高),他应该可以赶上算求伯君那一代,和杨元庆,和(当时)中关村的这些人是齐名的,我们互联网这一拨人只能算第二拨。”360老板周鸿祎说。
早在97、98年,丁磊、马化腾分别成立网易、腾讯,并依次于2000及2004年上市,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已知道。
这些后辈的成功,给了雷军更大的压力!
客观而言,金山在雷军的带领下,成绩斐然!在软件、游戏及电子商务领域,都做到了细分领域的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的公司,甚至连IPO都要经历“八年抗战”(主要依赖游戏业务的成绩)才成功上市。
这让一直信仰“勤奋刻苦,人定胜天”的雷军开始自我怀疑,“其实在金山后期我就觉得不对了,当你坚信自己很强大的时候,像坦克车一样,逢山开路,过河架桥,披荆斩棘。但是当你杀下来以后,遍体鳞伤,累得要死,你在想,别人成功咋就那么容易?”雷军在反思。
雷军是湖北仙桃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北人爱自称“不服周”(就是不服气的意思),这在同为湖北人的雷军老乡周鸿祎身上表现尤其明显,雷军同样如此!
“我1989年就出道了,也属于老革命,但是朋友们就觉得,你看雷军这么拼命也就干成这个样,本质上雷军也行,战略能力差了一点。听到这样的话,我很不服气。”雷军说。
不服气的雷军需要再一次证明自己!
风口上的猪
2007年12月24日,年近不惑的雷军正式离开金山,此时的雷军,早已实现财务自由(雷此前最大的一笔收益来自2004年以7500万美元卖掉卓越网),堪称世俗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但人情的冷暖依然让雷军始料未及!
“那半年,没有一家媒体想要采访我;没有一个行业会议邀请我参加。我有的是时间,没人记得我。我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冷酷而现实。人情冷暖忽然间也明澈如镜。那个阶段,我变得一无所有,除了钱。”雷军曾公开回忆道。
此时的江湖,已没多少雷军的传说,雷军需要从头开始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他太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认同了,这一点,在雷军带领金山上市后不久的一期《波士堂》上的发言可见出端倪,“我能坐在这里是因为是金山总裁,我希望波士顿将来有机会,是因为我是雷军请我来这儿!”这段话颇为耐人寻味。
离开金山后的雷军,“很落寞,迷失了,每天早上起床不知道要干嘛。(黎万强语)”
事实上,离开金山后,雷军专职做起天使投资人,成绩斐然!先后投资拉卡拉、UCWeb、凡客诚品、YY、乐淘、多玩、多看等,其投资三原则:不熟不投、投人不投事及帮忙不添乱,在业界广为传播,堪称佳话(坊间传言雷军曾拒绝马化腾、马云,按时间推测,拒绝马化腾应该在其卸任金山CEO之前,关于拒绝投资马云,雷军后来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表示是自己最后悔的事),“等我把天使投资做起来以后,我发现大家看我的眼光变了,因为在另外一个领域里,我可以做得更好。”雷军说。
雷军是一个善于自我重装系统的人,也就是在这段相对清闲的时间,雷军给自己重装了一套系统,悟出了事后被媒体不断重复的五点反思: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及颠覆创新,其中顺势而为被雷军更加形象地表述为“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雷军发现的这个风口就是移动互联网,更准确地说是智能手机!
小米八位联合创始人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银谷大厦807室,8位联合创始人聚在一起,各喝了一碗小米粥,自此,小米正式成立,这一幕亦成为互联网创业史上最为著名的场景之一。
雷军的方法论
离开金山至创立小米的这段时间,是雷军成为今日雷军的关键期,这段时期,雷军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战略与战术思想,提出的五点反思: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及颠覆创新成为雷军独特战略的底色。
雷军的战术,2008年在其撰写的博文《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便有详细解读,雷军强调互联网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论,而非技术,并归纳出互联网思想的七字要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小米,正是雷军上述方法论结下的硕果!
抓风口:赶上消费结构升级的班车
“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话的始作俑者正是雷军。事实上,在雷军提出风口论之前,一个更大的风口已经到来,即消费升级!
今天,一谈消费升级,想到的往往是更好的商品品质、更贵的价格及更好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没有错,但欠缺准确与全面性。
消费升级更严格的说法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新中国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次消费结构的升级。
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致时间在1949至1978年间,此阶段中国消费的主动力在人口,当时流行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因此出生了大量的人口,整个社会的消费基本是由国家控制,生产资料、粮食等均由国家统一分配,城市化很低,消费的产品主要为自行车、手表及缝纫机等,轻工业、纺织业得到较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大致在1978(改革开放后)至2008年(移动互联网兴起)间,此时消费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景象不再以国家分配为主,而是回归到以家庭为单位,比如80年代的老三样:冰箱、彩电及洗衣机;90年代的空调、电脑及VCD等,强调的都是家庭性质的消费。
此时,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及审美意识较为粗糙,讲究“大”即是好,“多”即是好,对产品设计及生活美学较小关注,更多的是基本功能的满足。
第三次消费升级大致在2008年至今,个人意识逐渐成为消费主要驱动力,消费也由原来的家庭倾向转变为个人倾向,个人消费逐渐崛起,个人化的产品得到飞速发展,比如手机、手表、服装等,不同场合讲究搭配不同的服装与手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消费的多样化与差异化日渐明显,诞生出非常多的细分市场。
在此大趋势下,雷军当初为何创立小米?显然,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势是雷军无法左右的,只能顺势而为,至于为何选择做手机?事后诸葛地提出诸多原因往往离真相相去甚远,但有两个原因恐怕不得不要提及:
其一,雷军自金山时代就是不折不扣的手机控,据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叙述,雷军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通常会有7、8部不同的手机,热爱无疑是雷军做手机的原因之一,热爱亦被雷军定义为小米的价值观之一(另一个价值观是真诚)。
其二,雷军曾是UCWeb公司董事长,UCWeb正是手机浏览器市场的巨头,其高速的增长无疑让雷军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手机正是移动互联网的最佳入口!
可见,雷军建立小米,无疑是在风口的风口上觅食,完美契合其顺势而为的理念!
小米的新零售战术
一开始,小米并非从硬件发力,而是从软件做起,致力于MIUI(一款基于Android为内核的用户操作界面系统)的开发,并不断地征集用户意见,进行频繁的功能添加与bug修正,当时正处于Android发展的初级阶段,给手机刷不同的ROM在发烧友中非常盛行,谁开发的ROM功能多,好用,谁就能赢得发烧友们的青睐,小米也由此积累出数量庞大的核心粉丝,到积累起足够数量的核心粉丝后(黎万强给出的具体数量是50万左右。),小米才真正推出自己的硬件手机,并以超高的性价比赢得用户的青睐。
当然,小米成功的原因绝非如此简单,本文尝试从新零售的角度来展开探讨,而新零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
小米最早是做线上,包括小米商城、小米有品以及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合作(天猫、京东及苏宁等);线下则从2015年9月小米之家入驻苏宁门店开始,陆续布局了小米之家及小米有品线下店(此外还包括与运营商的合作等)。
渠道革命
一般而言,传统零售线下总体的运营效率偏低,其费用率大致在20%至30%间,线上的运营效率相对会高很多,其费用率能控制在10%以内;小米不是第一个做电子商务的,却是将效率发挥到极致的企业之一(其费用率可控制在8%以内),早期的小米免去了所有的中间环节,采用直营的电商形式。
小米商城之后,小米又做了小米有品,小米有品是做精品电商,严格来说,小米有品是一个平台型的精品电商,对标的是网易严选、苏宁极物、淘宝心选及京东京造。
传统的天猫、淘宝、苏宁及京东等,其本身并不生产商品,提供的只是高效的运营平台,因此,对产品品质的监控非常难,品质难以保证;且平台的sku太多,信息不对称,同类商品的品牌琳琅满目,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容易导致选择困难,太多时间被浪费掉。
小米有品不同,它首先是基于产品端的改革,或者说是供给侧的改革,采用F2C或者C2M模式,跟工厂去联合开发设计产品,从生产端对产品进行优化,消费者亦能参与其中,最后再将最终的产品卖至消费者,中间砍掉了包括库存、总销、分销在内的所有不必要的成本,使得产品具备超高的性价比。
其次是消灭品牌溢价,为什么这么说?比如你到京东或者天猫去购买阿迪达斯或耐克的产品,可能需要付出100至200元的品牌溢价,这个溢价跟成本无关,而像小米有品这种精品电商可直接与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这些加工厂合作,这样品牌溢价就被干掉了(品质相当的情况下),成本进一步优化,同时其采用F2C或者C2M这种模式,使得产品端更能响应用户需求。
逛小米有品时,往往会发现相同品类的产品不会很多,不会像淘宝、京东那样琳琅满目,很多品类产品就是一两种,这正是精品电商的特色,帮用户精选少量的优质产品,避免过多的产品导致的选择困难,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感。
口碑为王
雷军手稿
在电商领域,流量为王的说法不新鲜,关键是如何吸引流量,很多人认为,小米采用的是爆品策略,因为爆品自带流量,这其实并不准确。
爆品的逻辑不复杂,就是找痛点,或者说叫痛点创新,小米没有开创任何新的领域,都在扮演“门口的野蛮人”,然后再逐渐居上的。
小米的第一个爆品是MIUI,雷军意识到用户体验的在手机竞争中的价值,在MIUI尚未推出前,国内做手机ROM系统修改的主要是发烧友,雷军做MIUI实际上就是“正规军”对战“散兵游勇”,因此MIUI的功能与体验优势明显,小米由此在手机发烧界赢得口碑与名声,有趣的是,小米做MIUI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当时业界也鲜有人知背后是雷军的团队在做,事后雷军对此的解释是害怕失败后没面子。
接下来的爆品是小米手机,抓的痛点是超高的性价比,然后就是爆品不断,包括小米电源、小米插座、小米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电池等等。
雷军在2008年提出“极致、专注、口碑、快”的物联网七字诀,其中专注与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小米的爆品是专注与极致的结果(当然亦包括用户参与,如MIUI等产品),而足够多的爆品形成爆品矩阵后,小米品牌的口碑自然得以建立!
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互联网营销比小米更强。
小米的营销何以如此强大?
从上图雷军的手稿可看出,无论是极致、专注、快,还是用户参与感、粉丝文化等都是围绕口碑展开的。“本质上小米的营销是口碑营销”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参与感》一书中强调。
而品牌的口碑非一撮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强化的过程。就C端而言,消费者的需求相对稳定,即追求更好的产品、更佳的体验、更便利的满足需求等,什么是品牌力?品牌力就是能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能力,品牌口碑的建立不是靠营销,关键在于激发用户的参与感以及为用户提供超预期的产品,小米深谙此道!
雷军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国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观念根深蒂固,由此,他提出小米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感动人心是指好的产品设计,价格厚道是指好的价格,雷军这样说,难得的是亦在这样做。
在小米mix(小米首款全面屏手机,亦是业界首款量产的全面屏手机,开行业风气之先的一款产品)一代发布时,其定价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内部分歧很大,王川建议定价9999元,最后雷军力排众议,敲定为3999元,几乎被所有人反对,“我感到非常孤独。”事后雷军曾这样表示。
在武汉大学(雷军母校)的小米6x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 5%,如有,则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据知情人透露,雷军最初的想法是更激进的3%,后来迫于压力才改为5%。
小米生态链战略规划师韩乾源先生曾透露小米牙刷背后的坎坷历程。这款在小米之家价格为9.9元的牙刷,请的是奥运火炬的设计师操刀设计;在牙刷制作的过程中,小米的人员到牙刷之乡扬州去一家一家地拜访企业,发现没有一家企业的工艺能够符合其要求,企业亦不愿意改善自身工艺迎合小米,最后不得已找到一家台资的手机供应商(据说不给国内供货,主要给海外的品牌如飞利浦做代工)代工,据称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该代工厂老板亦是一位米粉。
日本东丽的刷丝品质全球领先,为引进东丽刷丝,小米人员跑到日本,经历多轮谈判,最后才将东丽的刷丝引进到小米牙刷内,如此这般后,小米牙刷众筹七天就卖出了24万支。
小米口碑的建立,除营销力外,产品本身的设计与品质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正如韩乾源先生所言,今天,太多的人在谈商业模式,太多的人在谈技术,若你的产品不好,一切都是空谈!
降维打击+毛泽东思想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其名作《三体Ⅲ·死神永生》中首次提出降维攻击的概念,这本小说亦受到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等国内诸多互联网大佬的推崇,如今,降维打击的概念常在对商业思想的表述中被引用。
小米对战传统手机厂商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小米之前,传统手机厂商大多处在多重但又相对封闭的维度中,包括生产、仓储、物流、经销商、代理商、营销、广告等,小米采用的互联网打法则直接聚焦于用户或者流量上,最大限度地剔除中间维度(如经销商、代理商、广告等),形成降维打击的格局。
在硬件上,小米通过手机、电视及路由器三大入口去占据消费者客厅,再联合小米生态链企业所研发的硬件产品,从而形成自己强大的物联网硬件产品矩阵,而硬件矩阵只是小米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第一级。
硬件的目的不是赚钱(这是小米为什么敢打性价比这张牌的原因,后来这种打法被乐视的贾跃亭发挥到极致,一定程度上亦导致了乐视当下的惨淡。),主要是为获取用户;小米之家、小米商城及小米有品等这种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能高效地将小米硬件点对点地卖至用户,然后通过MIUI、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影业、金融等互联网服务去支撑小米的利润,形成小米独特的三级火箭竞争模型。
这样,当小米与OPPO、VIVO等友商竞争时,友商与其竞争的是手机,小米与其竞争的则是三级火箭的模型,手机只是小米获取流量的一个入口而已。
小米搞生态链企业与阿里不同,阿里强调控股,小米一般选择入股不控股,这点与腾讯在零售领域的布局颇为相似。
小米的生态链逻辑可能来自毛泽东,谈及合作时,雷军曾表示“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而毛的原话是“要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雷军曾经表示自己是《毛泽东选集》的读者,小米著名的“参与感”正是毛思想的活学活用,“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语)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选择极为严格,无论是安徽华米(小米手环)、万魔声学(小米耳机)、紫米电子(小米电源)、智米科技(空气净化器)都是各行业相对较为头部的企业,这样方能更好契合小米主打的精品战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庞大的硬件矩阵绝不仅仅是为获取用户那么简单,它对应的是另外一个巨大风口,即物联网。对c端而言,手机、电视及路由器正是物联网的关键入口,战略意义明显!
物联网趋势明显,但发展缓慢,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物物之间的联接尚未形成规模化或标准化,小米拥有庞大的生态链企业群,正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解决这个问题,在线下的小米之家可以看到,小米在物联网硬件的应用上已初具规模,更可怕的是,国内像小米这般整体布局物联网的企业几乎没有,小米在未来物联网c端的应用中先发优势非常明显!
27万坪效,小米之家背后的秘密
目前,线下的小米之家是小米新零售的核心战略之一(目前门店数量已超过400家,小米计划三年内突破1000家),第一家小米之家诞生在2015年9月,最初的用途是作为“服务中心”,2016年2月,正式改造为零售门店。
雷军早前公开过小米之家的数据:小米之家门店平均在200平方米左右,年均营业额在6500万到7000万之间,坪效达27万/年。
业界坪效最高的是苹果零售店,坪效为40万/年,小米为何能做到业界第二?
坪效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坪效=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面积,对零售门店而言,面积通常是相对固定的,那么提升坪效就需要从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及复购率这四个方面入手。
流量
首先,小米在门店的选址上与传统的手机店或者数码3C店不同,像OPPO、VIVO及华为(目前华为似乎在跟进小米的策略,很多小米之家的隔壁就是华为门店)往往选择街边口或通讯街,小米不同,其对标的是HM、ZARA、优衣库及无印良品这类快时尚品牌。
为什么小米要对标HM、ZARA、优衣库及无印良品这类企业?小米二号人物林斌对此的解释是小米的用户群与这些品牌的用户群高度重合。
题外话,雷军本人对无印良品似乎颇为推崇,曾声称小米要做手机界的无印良品。
其次,小米MIUI的安装量已超过3亿,小米可通过MIUI的定位知悉用户分布情况,为小米之家的布局提供参考,达成更加精准的选址。
此外要提及的就是小米的高低频战术。小米做的手机,是低频商品,通常一年半载不会换,客流量自然不会高,小米首先扩充sku(小米之家的sku一般在三百多),然后引入更多的高频产品,如牙刷、毛巾等,高频引流,低频提销售额,同时,每周还会持续不断的上架新品,再利用线上渠道给线下引流,让用户直接至线下去体验产品,刺激消费。
转化率
小米的转化率为什么高?秘诀就是爆款策略,小米的爆款产品非常多,如小米电源、小米手环、小米插座等等,诚然如此,小米亦不能保证所推出的所有产品都是爆款,那么小米采用了什么策略呢?
先看一下小米的新零售布局,包括线上的小米有品(已推出线下实体门店)、小米商城及线下的小米之家(不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三者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最外层的是小米有品,sku大概在8000-10000个;中间是小米商城,sku大概在2000个;最底下的是小米之家,sku大概是几百个(多数是300多)。
小米采用的策略是三级过滤,有品上销量好的过滤到小米商城,小米商城上销量好的过滤到线下的小米之家,如此,等商品到达小米之家时,实际上是经过了双重的爆款验证。
客单价
小米的高客单价主要采用了两个策略:组合与互联。用户购买小米摄像头,觉得不错,可能会再买一个路由器,因为路由器带硬盘,可将录制的视频在路由器上直接播放,其他品牌的路由器则不可,如此达成产品与产品间的多重组合。
小米推出的诸多产品可互联互通,用户可通过小米手机远程控制小米电饭煲,等到达家时,饭已经准备好;可通过与小米智能音响的语音对话来控制小米净化器、空调等的开关;此外还包括一些智能家居的组件、网关等。
通过这样的策略,顾客购买的往往不是某一件产品,而是一系列产品的组合。
高复购率
超高的复购率是建立在良好的口碑之上。小米之家的店员没有kpi考核,亦不会主动向顾客推销产品,当顾客告诉店员想要购买一台电视,店员会根据顾客房间的面积向其推荐合适尺寸的电视,比如19平米左右的客厅会推荐55英寸的电视,而非更大的,这种推荐是基于用户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而非一味的推荐高价产品,这自然能对消费者产生正面的口碑影响,而口碑是自带流量与复购率的。
这里展现的是一种长远的商业策略,而非基于短期盈利的鼠目寸光。长期而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越来越弱,到小米之家购买商品的顾客往往比店员更加了解产品(笔者就比大多数店员更加了解小米手机),知道这款手机采用了什么样的cpu,它的制程工艺是什么,性能处在什么样的梯度等,店员只需陈述客观的事实即可,因为事前的忽悠多少是要在事后露出马脚,从而对品牌的口碑产生不良影响!
事实上,这正是OPPO与VIVO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笔者就亲身感受过OPPO店员强大的情绪说服力(对发烧友而言只是在不断地露出马脚),OPPO与VIVO在2015、2016的强势崛起,证明了小镇青年的规模与购买力,但在一线城市的乏力表现正是来自市场信息相对透明所带来的阻力,OPPO与VIVO的这种打法,短期而言,效果明显,长期而言,对自身品牌力是一种吞噬,好在二者已经意识到这点,从其最新发布的产品上看,显然在策略上作出了调整。
谈谈人货场
很多品牌的线下门店做的是单店运营,小米不同,强调单客运营,其实质就是用户思维,以口碑为中心。
而营造口碑的关键点其一是参与感,小米每年除了有相对固定的米粉节及年夜饭外,还会不定期的举行一些活动,如爆米花、同城会等,举行地点、节目及流程等均由米粉策划设计并参与,小米则为米粉们提供这样一个舞台,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粉丝文化。
小米不是这种粉丝文化的始作俑者,国外有苹果,而国内最早形成自己粉丝文化的是魅族,小米将这种粉丝文化发扬光大。
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上,小米同样强调参与感,MIUI系统就是米粉智慧的集大成者,至今MIUI的开发版依然保持周更,不断收集用户意见并加以改进,这亦是MIUI在功能的全面性与易用性上保持领先的主要原因。
营造口碑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超预期,雷军常举的一个例子是迪拜的帆船酒店,去了的人多数感觉就那么回事,为什么?因为多数人去之前的预期太高。
小米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采用超预期策略,小米的每一场发布会,上演的都是同一场剧目:超预期,价格上的超预期(小米1定价1999、mix定价3999),功能上的超预期(第一个加入红外遥控功能,第一个在手机上加入双频定位功能),设计上的超预期(推出首款量产全面屏)。
在产品上,走的是精品设计,爆品策略,核心是用户体验。小米真正走上设计之路是从小米4开始,这之前的口号是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后来陆续推出小米note、小米note2、小米6及mix等诸多设计精品,在国际设计奖项评选中频频拿奖更是证明了小米在设计上的长足进步!
场的构建上,小米更加强调情感与温度。小米之家不仅仅是交易场所,亦是一种社交的场所、一种生活方式的场所、一种体验的场所,顾客在样机上玩游戏、在看电视、在体验平衡车,工作人员并不会干预,老人不懂,工作人员亦会给予详细讲解,在小米看来,场除了交易本身,其所能给予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同样重要。
而这些是形成一种品牌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
什么是品牌人格?韩乾源对此的解释是,大部分企业做的是牌,并没有做品,什么是牌,就是这个企业做显示器,那个企业是做电源,这就是牌,未来的公司一定要做到品与牌兼顾,首先要有品,要有独特的魅力与人格,然后去运营品与牌,显然,这亦是小米的策略之一。
还在继续
当我们谈论小米时,我们到底要谈论些什么?除了上述言及的以外,一个始终避不开的话题是其创始人雷军,创始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品牌的调性。雷军曾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为榜样,某种程度而言,雷军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商人,早早成名,外表谦逊,内心高傲,注重名声却甚少与人争辩,享受别人的尊崇却异常理性,在朋友及多数外界人看来,雷军是一个厚道的人,而这个厚道的人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鲜有人能匹敌!
雷军的商业基因是中西混合的产物,既吸收了Costco、无印良品等巨头的思想,对海底捞、同仁堂的理念亦颇为推崇,商业在达至一定高度后,已与行业无关!
在信息越发透明的当下,一定程度而言,小米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商业文明,具备一定的普适性,雷军在公开场合曾自信地表示:小米模式如果执行得好,可以得永生!
没有企业能得永生,包括小米。也许小米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模式,不是创新,而是雷军自己,伴随小米的再次崛起,雷军在小米内部的强势领导力已毋容置疑,劳模干劲十足,似要坚持到底!
64年的马云早已淡出阿里的管理,71年的马化腾更多的日常是做做决策,69年的雷军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依然在高速运转,以至每天的中餐时间只有5五分钟。
雷军与“二马”的一个区别是,当阿里或腾讯出现是非或失败时,人们不太可能将其原因归结于马云或马化腾,相似的情况发生在小米身上时,人们会习惯性地将其原因归结于雷军,小米的幸与不幸,皆源于此!也许,雷军是时候钦定自己的接班人了!
重磅消息!由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智慧零售协会(包括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主办的"2018深圳国际智慧零售博览会"及"2018国际零售信息化暨无人售货展"将于7月31日至8月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整体展位面积达52500平米。
同时展会进行期间,二者共同主办的中国智慧零售系列活动同步进行,包括"中国智慧零售大会"、第三届"零售智能创新应用大会"、"京东-无界零售大会"、"区块链高峰论坛"及"2018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员大会"5大零售专业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商务合作:
严立 15828138155(微信同号)
徐刚 18627733791(微信同号)
会务咨询:
徐永红 13266695570(微信同号)
零售智能创新应用大会议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高燃直击2024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谱写智能制造领域全新篇章
- 中泰文化交流新篇章:赛氪与寰宇播客营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多方举办泰国留学生交流活动
- 2025医药数智营销创新峰会“金创奖”奖项申报启动!
- 2024第五届亚太银行数字化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倒计时15天 | 2025中国eVTOL创新发展大会报名中
- 汇聚技术星火 点亮生态星空
- GTF2025携航空和燃气轮机全产业链优势资源全新回归上海
- 潮玩风暴来袭,2025 ChinaJoy 潮玩手办及模型展区招商火爆!
- 普渡机器人发布首款全人形机器人PUDU D9
- 【创新金融驱动力】2025中原金融科技节擘画中原金融科技新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