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2月14日,国内暗黑专题电影平台南瓜电影联合美国音频科技公司DTS及小米电视,在北京共同宣布了一项三方合作——南瓜电影DTS专区在小米电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围绕精品内容和极致影音体验,三方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分别带来了各自的思考与观点。在活动之夜,三方公司为到场嘉宾在现场通过小米电视的设备演示了DTS 5.1声道的南瓜电影。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版权费用高企,娱乐影音内容庞杂的复杂背景下,本次三方合作既为业界带来了全新视角的思考,也为互联网时代独具个性的观众们,提供了更新更酷的影音娱乐选择。小米电视副总裁赖永赛表示:“终端渠道、尖端技术、精品内容,这三者的结合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是必然趋势,这次合作可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小米电视南瓜电影DTS专区
做内容,围绕“精品”下足功夫
以内容驱动用户,可以说是平台类产品的制胜法宝。家庭影音娱乐产品要成功,务必注重内容质量。本次合作的三家公司,一个重要的共性就是对内容品质的极度关注。
作为深耕于影视这一垂直领域的内容平台,南瓜电影一直以来以“精品“运营为核心。南瓜电影CTO庄徐麟表示:“在目前内容重复同质化严重的现实条件下,南瓜电影要赢得用户的认可,就需要坚持差异化、精品化的内容战略。”据介绍,南瓜电影是由一群超级热爱电影的专业制作人团队打造的互联网产品,他不是互联网+电影,而是电影+互联网,对精品化内容战略的坚持已经深深刻在了产品基因中——对每一部上线的影视作品,南瓜电影都会严格从风格、热度、评分、口碑等多维度进行衡量。千挑万选,用精品内容,为广大用户创造机会享受高品质的娱乐生活,可以说南瓜电影另辟蹊径,打造了自己在用户心中不可替代的形象。
南瓜电影CTO庄徐麟
正是由于有着对汇聚“精品内容”的共同追求,DTS和小米电视此次与南瓜电影的合作水到渠成。早在1996年,DTS就获得了美国电影界最高奖项奥斯卡奖——最佳电影科技奖。目前,全美电影畅销蓝光碟有93%选用DTS格式作为主音轨。技术优势带来的内容优势,这自然而然地促成了DTS与南瓜电影的合作。
流淌着互联网血液的小米电视,不仅仅是优秀的硬件厂商。内容也是小米电视在进一步发掘互联网电视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部分。目前,小米电视在内容层面已经完成对国内四大视频网站的集结,其视频内容在实现了量的扩充后,下一步自然是对质的关注。本次三方合作,向市场充分展示了小米电视对精品内容和细分类型影视资源的追求。
小米电视副总裁赖永赛
做生态,带来极致家庭娱乐体验
海量优质影片采用DTS音频格式,是DTS的一大独特优势。而在家庭互联网时代,DTS对于匹配家庭影院高清视频体验,升级用户的听觉体验意义重大。作为终端品牌,小米电视全部产品都搭载了 DTS 的技术,其中斩获设计界奥斯卡——2017年德国红点奖的小米电视4也全系列支持DTS-HD音频解码,将家庭娱乐影音体验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从内容到硬件,DTS的全系列的音频解决方案,将更多的好莱坞多声道电影带到消费者家里,完善了流媒体生态圈。有了DTS技术和小米电视出色硬件的加持,南瓜电影里的影视内容从此可以为用户带来更纯正的影院体验。现场,来宾们也亲身感受到了DTS浸入式的震撼音效渲染出的独特氛围。这种身临其境的极致体验,现在小米电视的用户坐于家中就可以轻松感受。
DTS中国生态系统业务副总裁张晓明
敢创新,与独具个性的用户共同成长
南瓜电影作为新军,有勇气进入竞争激烈的视频在线服务提供商行列,自信来自于对影视作品的掌控能力,团队的核心也是国内一流的独立制片人。南瓜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建立优秀的制片人制度,持续引入优质人才,充实节目制作队伍,抓文学,抓创作,抓剧本,以高品质自制剧服务于南瓜电影会员。
而作为智能电视领域的领军品牌,小米电视一直引领着中国智能电视行业的发展。小米电视第一个发明了简洁易用的智能电视系统,人人都能轻松上手;小米电视第一个推出分体电视,让用户在家也能享受到影院的震撼音效;小米电视第一个打造出人工智能系统,让用户面对海量的电视内容不用找不用吵。
“DTS一直都在紧跟时代变化而进步。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DTS能够用最少的码流占最小的带宽,以求用最小带宽体现出来最好的声音。比如在256K上做到一个1.5兆声音的还原,并几乎达到无损的水平。”DTS中国区生态系统业务副总裁张晓明博士表示。
从捕捉用户需求,到创新实现解决方案,再到推动行业进步,引领消费升级。南瓜电影、DTS与小米电视流动着共同的创新血液。与市场共同成长,与用户共同成长——为有个性的用户,做有个性的产品。
据了解,2012年到2015年的短短三年,智能电视的渗透率从19%上升到了86%,2016年年底中国智能电视的保有量接近1.5亿。到2020年“客厅经济”的总体规模将达万亿元。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南瓜电影、DTS及小米电视的三方合作,用细分市场的精品内容结合极致的影音体验,为当前高速发展的家庭影音娱乐市场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 2025年第13周中国汽车口碑榜:车型表现概览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在即,NEPCON China 2025首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拆解区,解锁万亿市场新机遇
- NEPCON China 2025上海世博展览馆4月22-24日邀您共探六大亮点展区
- 2025抽水蓄能电站在建、新建大会暨装备展即将召开!
- “AIx视听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升级 !4月莅临年度科技展——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解锁全新黑科技
- 亚太领先专业视听科技展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4月16-18日盛大举办 云集全球知名品牌及首发新品,AI科技引领未来
- AUTO TECH China 2025 广州汽车智能盛会:解锁智能座舱与车载显示新境界
- AUTO TECH China 2025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来袭:前沿技术、精彩论坛,不容错过!
- 燃爆激光圈!包揽六冠的邦德激光竟暗藏这张王牌?
- 通快集团多维创新技术亮相上海光博会,战略布局智能制造与半导体新赛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