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1月21日电 -- 近日,数码多发布了《Audeze 奥帝兹 iSINE20/10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奥帝兹Audeze是一家以平板耳机产品与技术而闻名的美国公司,在当前市场平板耳机产品丰富程度和知名度来说,Audeze应该算首屈一指,当然HiFiMAN的平板耳机与Audeze比也算得上并驾齐驱。其实从2015年起,Audeze和HiFiMAN的平板耳机都开始发生变革,那就是告别以往笨重和极低灵敏度的问题。而Audeze的方案更为彻底和全面,Audeze推出了EL8系列耳机和iSINE系列耳机,前者还是头戴式的耳机,而iSINE则是入耳式耳机。它们都搭配了一条配合苹果的Lightning接口,24bit的DAC兼DSP来驱动耳机。我们今天测评的是iSINE系列中两款比较入门的耳机iSine10和iSine20,它们官方定价分别为399美元和599美元,中国售价为3098元和4380元人民币左右。
Audeze 奥帝兹 iSINE20/10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
技术与使用
核心技术:2016年9月,奥帝兹发布了iSINE10与20两款耳机,虽然它的尺寸要比普通入耳式耳机还是大一些,但仍号称是世界首款平面振膜[Planar Magnetic]入耳式耳机。iSINE10和20使用的振膜尺寸大概为30mm直径,振膜厚度为纳米级,iSINE20相比iSINE10的区别在于印刷在振膜表面的音圈的密度和总长度不同。而参数上来看,iSINE20的阻抗为24欧而iSINE10的阻抗为16欧。从外观看,iSINE10独占了黑灰色,而iSINE20则是金色。当然,同期奥帝兹还发布了LCDi系列,外观样式和iSINE一样,而最新的LCDi4的售价为2495美元。
iSINE10与20使用了奥帝兹在大尺寸最新的平板耳机上使用的最新一代技术,官方页面给出了纳米级振膜厚度的说明。同时,在磁体、音圈以及整个单体设计结构方面有三项属于奥帝兹全家族平面耳机的技术。
Audeze 奥帝兹 iSINE20/10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官方图]
Fluxor magnetic arrays:Fluxor是注册商标名,该技术大概意思是指Fluxor磁体达到了比以往最高级别钕磁铁的磁通密度2倍的新材料[仍是钕合金磁铁],所以对于iSINE这样级别的耳机来说,在保证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还提供了更大的磁通密度。
Uniforce音圈或膜片,这项技术是奥帝兹的黑科技,我们知道所谓Planar Mangetic平面振膜它是将很薄的振膜上面印刷很薄的导体音圈,音圈在振膜上到底如何布局是有讲究的。而奥帝兹的Uniforce diaphragms是采用中心与边缘不对称,不同密度和间隙的走线方式,从而精确控制振膜中心与边缘的一致性。具体的技术细节在现有官方资料无法得到,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Fazor Element:Fazor也是奥帝兹的技术注册商标,它是指扬声器单体安放空间的整体结构对声音影响的细节调试。在iSINE上应该包括了入耳导管伸出部分,以及与很大平面的连接部分的结构、形状、材料等等。从官方内部结构图应该还可以看出一些特别的地方,例如中心的支架?由于图片资料实在有限,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三项关键技术,尤其是磁体、振膜材料以及音圈的分布三项技术保证了奥帝兹的平板耳机也可以做到高灵敏度,甚至可以做到和入耳式耳机差不多的体积和重量。
佩戴和使用:当然,iSINE10/20确实只是接近入耳式耳机,从尺寸可以看出带上它要比带普通入耳式耳机更显眼一些,不过比起索尼向外伸出的多单元,以及定制版多单元动铁来说,iSINE10/20也并不算太夸张。在你对它的外观有所担心时,不要忘记了BMW Design Works的信仰加成,开个玩笑。
iSINE10/20的耳机单体本身的重量为每个11克[实测11克],这个重量大概是索尼MDR-Z5耳机的2倍[索尼Z5两只重量11克[,但是和一些纯金属外壳的入耳式耳机相比,iSINE10/20单个重量并不算重,何况它的个头很大,拿在手里并不觉得很坠手,戴在耳朵上感觉如何?
Audeze 奥帝兹 iSINE20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
iSINE10/20与耳孔接触部分是典型的入耳式,但它也只是入耳部分橡胶塞的大概七八成左右的尺寸塞进耳孔,并不是超小型或者超长型入耳式耳机放的很深的类型。但仅仅靠入耳部分来固定整个耳机,是非常不牢靠的。iSINE10/20提供了一组长耳翼和一组短耳翼,厂商送测时只提供了一套短耳翼,但它已经可以很好的让耳机比较牢靠的卡在耳朵上了。这种佩戴的牢固度是什么感觉呢?大概就是带着苹果的Earpods的感觉,当然塞的要更牢一些,但来回晃悠的程度要比Earpods稍大一些。
不过影响iSINE10/20佩戴比较大的问题其实是那根Lightning的线材,这根线材在Lightning接口到线控部分使用了比普通线材重得多宽的多的材料,而线控的本身重量也不轻,大概这条线整体重量在60克以上,所以,如果打算使用这个线控,那必须要用衣夹[原配有]将它夹在衣服上,不然很容易就把耳机坠下去了。整体来说,iSINE10/20的一般佩戴稳定性没有问题,它本身也不是塞得非常紧的类型,正如Earpods不如Airpods牢靠的原因一样,那就是它的耳机线往往成为累赘。而这样的佩戴另一方面看其实带来了更好的舒适度,只要线材固定好或者不配挂到,耳机不会轻易掉落。
当然,iSINE10/20还是开放式设计的耳机,不过在正常佩戴下耳机背面的漏音是非常小的,在很安静的室内,也需要仔细听才能听到它的漏音。如果白天还开着窗户,开着空调,那漏音完全可以忽略。所以,出街,普通的室内使用完全不是问题,当然图书馆级别就算了。而问题可能在于这虽然是一款入耳式耳机,但它的入耳不是非常严密,所以自己的隔音能力可能是偏弱的[但比Earpods强得多]。
最后来谈谈这个线控。iSINE10/20耳机使用了可换线的设计,它们都提供了一条普通的3.5mm立体声耳机线和一条Lightning接口的带DAC的数字线。根据官方介绍,这个USB Lightning接口内置DAC以及DSP和耳放,具体方案不明。DAC支持24bit的PCM采样精度,不过我们用海贝音乐播放DSD的音乐也完全正常。同时,官方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明DSP的作用,但正如我们图集网友留言所说的,这个DSP估计是下了猛药。具体如何进行验证,猛药又猛到什么程度,下文听感时专门谈到。
但从使用来看,这套DAC和DSP的方案功耗极低,在iPhone7 Plus上大概24小时耗电在15%以内,而在iPad Air上的24小时耗电在8%左右,基本相当与机器普通待机+iTunes播放音乐的正常耗电。下面就来看看它的效果吧。另外,奥帝兹还提供了一款app,内置了10段EQ,可±10dB进行控制。
主观听感
iSINE10/20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对手,尤其是在搭配Lightning DAC耳机线的情况下,所以我们大胆的在主观听感中使用一些大个头的头戴式耳机,我们选择飞利浦SHP9500作参考,相信Soomal网友不会因为价格低而小瞧它吧。当然,我们也使用了Westone W4R和Vsoinc GR09来做炮灰。为了验证奥帝兹自带DSP的作用,我们还使用了享声M1PRO、MR1等对比参考。
我们拿到的这两只耳机是奥帝兹现有某经销商的展示样品,相信已经使用过很长时间,但我们仍发现耳机煲机的重要性,难道长时间不使用也要煲机?不过只要简单的煲机大概30小时,高频的表现就明显改善,我们最终对耳机煲机大概100小时进行测评。以下测评将主要描述iSINE20,最后会专门说明iSINE10和20的差别,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者虽然有差别,但应该属于同样档次的耳机。
而由于iSINE10和20确实是在Lightning线下的表现是最佳状态,即便搭配M1PRO级别的播放器,在极限大动态下也要稍逊色Lightning耳机线一些。所以,以下的听感主要基于原配的Lightning耳机线组合,播放器使用了iPhone7 Plus和iPad Air[无差别],使用了海贝音乐作为更高品质音乐播放时的播放器。
整体印象:iSINE10/20刚刚拿到时第一瞬间的感觉,它们当然不是入耳式耳机,因为这样的声音宽松度、厚度、动态、声场根本不是小耳塞级别的产品。当然,想想它30mm左右大小的外形尺寸,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似乎也不奇怪?但哪怕是使用普通耳机线直接用手机驱动,它在声音上动态、声场、以及高频的风格还是要明显超越入耳式耳塞。对于这种碾压式的胜利,其实我们还不够满意。这是因为,没有煲时的状态确实不好,尤其是iSINE10的高频有些很粗的颗粒感,煲机后消失。第二,Lightning耳机线的“驱动力”惊人,但是高频的品质还是要弱于M1PRO这样级别的播放器。第三,在很高的高频的细腻程度上,由于开放式的原因或者平面振膜本身的原因,感觉动铁的细腻程度还是在这很小的一段微弱细节频段上,更细腻一些,但整个高频层次动铁就差远了。
高频表现:如果因为iSINE20是平板耳机,就直接将它想象成HE1000或者LCD4,那听到后就会有一定心理落差[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但是对比过W4R或者GR09后,感觉声音的密度、声场和动态实在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由得又感叹平板耳机的确实厉害。
iSINE20这样的耳机的整个高频如果与小耳塞相比,确实表现出了头戴式耳机上,平板耳机秒杀动圈耳机时的架势,例如HE1000对比HD800。但是如果用iSINE20对比GR09或者W4R,同样是秒杀的关系,但和头戴式的差别则不同。HE1000或者LCD4[简单听了半天,还掉了。]相比高级动圈如HD800概括而言:是高频素质大幅度领先,声音解析力和层次大大领先,大动态下层次的丰富程度、控制力的优势明显。而iSINE20对比GR09、W4R,是整个声音动态上的巨大幅度领先,声音宽松而层次丰富,这种层次丰富是规模上的[一个头戴大耳机一个小耳塞?]而不是偏重解析力方面。这种宽松、动态、声场到达什么级别?如果用M1PRO去驱动飞利浦SHP9500,那么iSINE20的动态、声场要比SHP9500此时的表现稍紧一些,中高频密度甚至iSINE20稍好一些。在iSINE20上,你肯定找不到HE1000、LCD4的感觉。
在高频方面,Lightning线内置DSP发挥的修饰作用并不算大,但似乎在密度上还是略有加强。此时如果用M1PRO直接驱动iSINE20,则解析力和柔和的听感M1PRO更好,而声音密度方面Lightning线稍强。
中频表现:iSINE20的中频以及低频估计仍然是平面振膜的弱点,所以Lightning耳放在此时发挥的作用变得明显,达到什么程度呢?几乎与M1PRO直接驱动下的声音厚度和动态接近。请注意,是M1PRO在大动态的表现下稍弱于Lightning。而在人声表现上,两者厚度、声场、动态水平接近,当然M1PRO稍柔和一些。
iSINE20的中频表现相当饱满,动态和厚度,声场和宽松感更是碾压小耳塞太多。更可怕的是,如果用Lightning线材的iSINE20对比M1PRO下的SHP9500,那么iSINE20的中频在解析力、动态、厚度以及平面振膜特有的饱满宽松的听感,都完胜SHP9500.应该也可以完胜M1PRO下的K701等级别的耳机。相对来说,此时的SHP9500的中频竟然显得厚度有些不足,而且中频部分的解析力和张力都偏弱,声音相对含糊了不少。
而iSINE20在DSP和耳放的配合下,中频非常饱满厚实,肯定要远好于iPhone直接驱动,也远好于Xplay5s直接驱动。不过有些奇怪的是,iSINE20在中频稍偏中高频衔接部分的声音厚度虽然好于iSINE10,但声音却比iSINE10更紧一些,这在表现男声的时候略显舒展不开。当然,即便如此没有Lightning耳机线,用iPhone或Xplay5s、M1PRO直推,iSINE20的动态、解析力等各方面仍然不输给W4R、GR09。
而Lightning这套方案在表现很大编制交响乐,比较变态级别动态的音乐时,控制力和动态要比M1PRO更为强大,只是声音相对略显生硬,有一点点粗糙。但是由于耳机振膜实在是太好伺候,所以比起动圈耳机来说这一点点失真不算什么。
低频表现:与中频表现类似Lightning耳放的出现很重要,如果和搭配M1PRO相比,那么此时耳放的作用要比中频时更明显一点。
在表现《鬼太鼓》这样变态的低频和大声压时,这根Lightning耳放线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功率,耳机表现毫无混乱迹象,声音稳定有弹性,宽松感和动态都远远远胜于小耳塞,而M1PRO下的SHP9500的低频解析力远不是iSINE20的对手,低频下潜较深部分开始发糊,而快速的瞬态控制力以及解析力SHP9500要差了档次,K701也是类似问题。而此时M1PRO驱动iSINE20也无法达到Lightning耳放线下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低频的厚度和力度要稍逊一些,更多体现在厚度上似乎不够[注意是M1PRO搭配iSINE20不够]。
不过,如果要非常好的体验到iSINE20的低频,尤其是低频下潜很深部分的细节,还需要对佩戴的稳定性有所要求,佩戴牢固,耳塞塞得紧可以听到明显更多的细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入耳式耳塞来说,我们常常发现塞得越紧可能会让低频的量感大大提升,但iSINE20佩戴的松或紧一点,不会对低频带来那么大的差别,而佩戴稳定一些会增加低频下潜深度下微弱细节的表现。
iSINE20和iSINE10的差别:iSINE20中高频以下到低频段声音相比iSINE10更为均衡,iSINE10在中低频和低频部分要稍显单薄一些。而在中高频部分,iSINE10的密度也要稍弱与iSINE20。不过同样搭配Lightning耳机线情况下,iSINE10的声音的厚度和中低频以下解析力会偏弱,但如果听交响乐会觉得更为宽松。而在高频细节方面,iSINE20也稍稍领先,但差别不算太大。
总结
奥帝兹AUDEZE iSINE20与iSINE10的整体声音表现令人吃惊,虽然它的宽松感、层次感以及解析力还很难达到LCD4、HE1000级别平板耳机的感觉,但整体声音的均衡、极好的动态、平板特有的舒展听感和非常出色的控制力,让它可以跨越几个级别直接挑战千元级的HiFi定位的头戴式耳机。
而奥帝兹设计的这条可以驱动EL8头戴式耳机的Lightning DAC/DSP耳机线的调校效果出色,在极低的功耗下表现出了非常好的驱动力,让一款小小的耳机可以表现出非常变态的大动态效果,对于中频、低频,尤其是中低频以下部分声音厚度、动态以及控制力有很出色的表现。从细节上来说还是略逊于M1PRO,但在人声表现上已经只有M1PRO级别的输出才能和它打个几乎平手。而在非常大动态时,M1PRO还要弱于这条Lightning耳机线。 如果使用普通的耳机线直推,iSINE20/10仍然可以在不弱于M1PRO级别的播放器上,明显超过目前的4单元甚至6单元、8单元动铁,以及最好的动圈耳机[iPhone级即可]。关于iSINE20/10可以战胜头戴式高级大耳机的评价并非传说。如果要挑毛病,那么Lightning这套DAC的水平,在高频细节上仍表现的不够顶级,但由于平板振膜的高频实在是比较好伺候,所以基本没有太大问题,只是还可以更好。
即便用户可能比较担心iSINE20/10这两款耳机的佩戴稳定性问题,我们也降低它们在外出时使用的得分。但也要考虑到如此级别的声音确实不需要去带一个全包耳的头戴耳机去体验带来的佩戴和音质上的越n级的体验。但我们仍然给予iSINE20和iSINE10两款耳机强烈推荐评级,两款耳机分别3000-4000元左右的售价,对于如今的HiFi耳机市场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CSDN「智研社」第四期活动开启-共叙大模型驱动的云产业变革与应用创新
- 助推低空经济发展 2025北京无人机展会 欢迎您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 CHInano 2025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 文旅类:品牌较量的新高地丨第十六届虎啸奖征赛进行中!
- 短剧风向标 | 短剧对接会圆满落幕 听7位行业专家带来出海干货分享
- 答案即将揭晓|2024视听圈,谁在突破重围,谁在改变未来?
- 十余年炼就细分王者,这家激光企业“毫厘之间见真功”
- 铜业龙头齐聚南昌!SMM铜业大会第一波进程函抢先看!
- IBS 2025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