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治理将聚焦审核制度 应用商店应把好检测关

事实上,APP市场的乱象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APP行业将很快迎来新一轮监管。日前,中央网信办官员透露,国家网信办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各地也在纷纷研究制定相关监管措施。以北京为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包括APP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法规。记者梳理了网信办对APP监管条例中用户和开发者关注的几个焦点。

京华时报记者廖丰 实习记者蒋雅琛 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焦点1  移动时代的审核制度

近两年,对于规范移动终端,工信部已出台多项政策。2013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机厂商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以及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2014年4月至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打击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行动,督促应用商店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应用程序安全检测,以加强对移动应用的监管。

“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监管制度可借鉴PC互联网时代的模式。”张毅介绍,PC互联网时代,监管部门对网站最基础的监管模式是“备案”,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报备主办单位和网站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网站网址和服务项目等。开展经营活动的运营者需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即俗称的“网站ICP许可证”。此外,涉及药品、新闻传播等业务的还需要获得行业主管部门的许可证,比如视频网站要有网络视听许可证。张毅说,在备案基础工作的时候,如果是企业法人,需要提供一系列法人材料,分发商店、运营商、厂商等发行渠道可据此判断避免山寨应用上架及安装。

“当然,审核制度肯定跟PC时代也有不同之处。”张毅举例,比如在基本的备案审查中,APP开发者要说明这个软件涉及什么权限,但是绝大多数APP刚开始运营时并没有盈利模式(没有广告的情况下),往往在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建立起盈利模式,这时如督促APP运营者去办理并予以监管是一个难题。另外APP产品版本更新很快,每周甚至几天都会有更新,每一次更新都要备案、审核不是很实际。管得过死显然不利于创新,但充分市场化后市场不一定有自净机制。

对用户隐私信息权限的获取虽然与APP的创新和商业化有关,但对于用户而言,期待在隐私权限的开放方面获得最大选择权。而对于开发者,获取隐私权限时怎样才是合法、规范的,也应该有一套具体参考标准。DCCI建议,用户信息获取大体上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授权使用原则、非强制性原则和隐私保护原则。

焦点2 应用商店的权责

提及APP乱象的治理,记者采访的用户、专家和开发者不约而同地对分发渠道的治理寄予厚望。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4上半年用户了解的APP渠道分布方面,应用商店的分发优势最为显著,65.5%的用户选择应用商店。

然而,即便是安全性最高的应用商店,尤其在安卓分发平台上,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APP,这是因为在应用商店发展初期,为抢夺市场份额,对上架APP审核不足,甚至一些“打包党”不用实名都能蒙混过关。今年工信部等三部门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应用商店的监督检查,督促和检查应用商店建立开发者真实身份信息验证、应用程序安全检测、安全审核、社会监督举报、恶意程序下架等制度,完善处置响应与反馈流程;组织专业检测机构对应用商店中的应用程序开展安全抽查,并通知相关应用商店下架恶意程序,对不履行安全责任的应用商店依法予以处理。

APP开发者小章建议,可建立起一套应用商店普适的评判安全和色情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应用商场出台更严格或个性化的APP准入和惩罚准则。行业协会也应该根据投诉和监测情况,加快对应用商场进行信誉评估或安全等级评级。因性质特殊,应用商店不可避免在APP领域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就应该接受更严格的监管,例如出现自己给自己刷榜,被发现有山寨APP或出现窃取隐私等行为时更要严格整顿。“应用商店审核人员人手不够的问题或许客观存在,但平衡效率、公平和安全更是至关重要的。”

业界还呼吁应用商店之间要加大恶意程序黑名单共享合作。据了解,目前互联网协会等行业协会已开始组织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应用商店、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等开展技术验证和试点工作,以探索建立应用程序开发者第三方签名认证体系的可行性,实现应用程序的防篡改和可溯源。

焦点3 灰色产业链的治理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看来,要从源头上治理APP乱象,就要多政府部门联动打击乱象背后的灰色甚至黑色产业链,尤其是窃取、使用、泄露甚至非法出售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的不法活动,这种信息泄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毒瘤,应严厉打击,采取包括吊销营业执照和刑事处罚等手段。

对于预装软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需要对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卖场、经销商等环节进行监管,在相关法规中促进投诉渠道畅通,对责任主体有严格明确的处罚条例。事实上,业内对预装现象是否合理本身仍存有争议,反对者以用户选择权和安全隐患为主要依据,而支持者认为预装软件的初衷还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毕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了解手机软件的安装和下载,有利于运营商探索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利于正规开发者推广产品,也利于手机厂商构建自有生态。预装问题如何破解也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还有安全人士指出,由于APP分发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不少手机网站或APP自身也成为分发渠道,或者说广告主更为多元,比如在页面底端推荐用户下载其他APP等,从而获取广告费或安装佣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供下载的应用含有病毒,连带责任如何明确也需要研究。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11-17
APP治理将聚焦审核制度 应用商店应把好检测关
日前,中央网信办官员透露,国家网信办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各地也在纷纷研究制定相关监管措施。以北京为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包括APP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法规。记者梳理了网信办对APP监管条例中用户和开发者关注的几个焦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