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面前 戴威要黯然退场ofo吗?

任何优秀的项目,在资本的洪荒巨兽面前,往往也得低下头颅。世界上自然有凭借自有资本崛起的案例,但就移动互联时代而言,这样的案例确实是凤毛麟角。曾经在共享单车产业表现还算可以的ofo,在数轮融资之后获得了不少资金助力,但其创始人的地位却陷入了尴尬。在D+轮融资之后,ofo创始人戴威的股份进一步缩减。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流出,30%左右的持股比例却得到了业内默认。

网络配图

  对于一家成功的企业来说,30%的股份额度并不算低。但是,媒体却频频传出戴威“被架空”的传闻,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权威人士透露,关键在于话语权。在D+轮融资之后,戴威虽然表面上还是第一大股东,但滴滴所持有的股份却与之接近持平。加上ofo的投资人中,还有两位也是滴滴的早期投资人,可以纳入“滴滴派系”,则滴滴所拥有的话语权远远高于戴威。

网络配图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事情,是戴威身份的变更。在D+轮融资之前,戴威的头衔是“执行董事长”,融资完成之后却变成了“董事长”。虽然仅仅是去掉了“执行”两个字,却意味着戴威从掌舵人变成了“面子工程”的一部分。在资本巨鳄面前,戴威及ofo创始团队的力量无疑是渺小的,一旦ofo的发展策略与滴滴生态产业链发生冲突,则决策就会出现问题。滴滴希望将ofo纳入体系,作为滴滴出行的有效补充,而ofo创始团队则踌躇满志想要勇夺行业NO.1。从根本上来说,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戴威退场被视作大概率事件,也恰恰是基于这个原因。

ofo能否做大,与创始团队有着很大关系,若是因为缺乏话语权退场,对于滴滴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但在生态链条建设层面来讲,滴滴或者还是会选择牺牲ofo的利益,戴威不一定会“下课”,却极有可能失去控制权。并入滴滴,究竟是好还是坏?业内并无定论。但ofo陷入这样的权力争夺漩涡,想要再镇雄风就再无可能了。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5-03
在资本面前 戴威要黯然退场ofo吗?
任何优秀的项目,在资本的洪荒巨兽面前,往往也得低下头颅。世界上自然有凭借自有资本崛起的案例,但就移动互联时代而言,这样的案例确实是凤毛麟角。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