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参与感,或许大家想到的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那本书,的确小米的成功离不开用户的参与感(推荐钛媒体前文《读黎万强的4年笔记:小米式口碑的7个内部铁规》)但这种参与感是建立在产品、设计、营销、服务等基础之上的,环环相扣,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难以摸透。抛开小米的参与感,来看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QQ和微信的参与感有何不同,面对势如破竹的微信,为什么QQ的参与感越来越让用户觉得疲惫?通过对比和观察,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QQ的参与感不及微信:
熟人比陌生人更容易提高用户粘性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虚拟空间里的陌生人社交,相互之间都会有一种芥蒂心理和不信任感。如果遇到“话逢知己”还好,没准三句话就成了朋友,如果是“话不投机”那就有点遭,从此就“粉转路人”了。微信以熟人社交的私密性打破了这一行业规则,在移动社交领域异军突起,连QQ似乎都有些招架不住。
朋友圈 VS QQ说说。有人说朋友圈越来越像QQ说说了,也有的说越来越像微博了,各种微商的广告贴,心灵鸡汤,娱乐八卦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朋友圈的的生态体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它的确是一个移植版的微博,缩小版的QQ说说。这样理解其实是不合理的。首先,在体验上,朋友圈优于说说,页面干净清爽;其次,在参与感上,朋友圈要比QQ说说私密地多,在这个人人都渴望隐私得到保护的时代,一度人脉(朋友圈)要比二度人脉(QQ)更值得信任和交流;再次朋友圈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没有广告、垃圾信息等骚扰;最后,在营销传播上,只要有朋友接龙,它就可以无限制地传播下去(虽然QQ说说也可以,但是基本很难实现)。
类似的还有微社区VS QQ兴趣部落,微信群VS QQ群,QQ空间VS 微信公众平台等,虽然在大家看来他们的功能几乎都大同小异,但是在体验和传播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微信何以如此受欢迎,很多功能都是体现在这些小细节上。
QQ是产品为王,微信是用户为王
在笔者看来,QQ走的路线一直都是以产品为王的路线,打开手QQ能找到腾讯所有的产品,社交、游戏、购物、视频、音乐、新闻……,几乎每一个入口页面都被塞得满满的。虽然微信也以产品为王,但是更多的是以用户为王,即便在商业化的步伐上有走手Q的倾向,但微信每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前进一步都会小心翼翼。
这些年来不管QQ如何优化和升级,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不断完善为用户提供服务;二是,加强它的社交连接能力。完全忽视了用户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微信时代,张小龙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这种参与感的角色得到全面爆发。
微信红包的重磅来袭,先是让用户欣喜若狂,疯狂争抢,后是争相模仿,飞入寻常人家。很多人在微信红包上找到了存在感,然而微信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又推出了微信钱包、转账、面对面收款、刷卡、卡包等一系列基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在线服务。强烈的参与感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除此之外,一些第三方服务商微盟、口袋通等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玩起了众筹,通过众筹的方式帮助商家们在微信上做生意。反观QQ,很少在怎么激活用户上下功夫。
QQ主打社交,微信社交+电商
与微信相比QQ用户的参与感不强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在于QQ只主打社交,而微信既做社交又做电商(虽然做电商不被人看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电商的兴起,只做社交产品的公司必然会被市场淹没。移动+电商不失为今后电商探索的方向,QQ并不是没有做过电商,而是做的太苦太累最后不得不“嫁入”京东(拍拍网)。
而微信激活了一批满腔热血,投机取巧的微商们(朋友圈卖货的),他们在朋友圈里狂轰滥炸,“强奸”人们的视野,大家在忍无可忍的情景之下,只好默默将他们拉黑。很多人痛恨微商,对他们恶言相向,在笔者看来,微信真的要好好感谢这些微商,首先是他们带来了参与感,点亮了朋友圈,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他让一批无法再淘宝上生存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园(尽管这并不是他们最终的家园,朋友圈微商必将走向消亡),但目前这是最好的领地,他们开启了人人电商的新时代,将全民电商的观念散播开来。如果让微信自己去培养这个市场的话,恐怕三年五年都是原地踏步。人人电商的时代也是人人参与的时代,微信的收放自如,也证明了它开放和态度的能力并驾齐驱。
未来参与感将决定社交产品的成败
无论是龙头老大的微信,还是“从良洗白”谋求上市的陌陌,专注于职来职往横空出世的脉脉,无不在用户的参与感上下足功力。未来的社交的软件不再是一款单纯的社交工具,更多承载的是人与人与事与物之间的连接和相互协作和沟通,陌生人变成朋友,朋友变成粉丝,粉丝变成客户,客户变成商家循环往复之中。而在此过程中,参与感是最重要的发动力,没有了这个发动力,一切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断舍离"硬件订阅:告别手机换代焦虑
- 谷歌新规引担忧:外包人员被迫评估自己不擅长的回复,工作权益何在?
- 两大科技企业网络防线再受挑战,国家应急中心揭秘网络攻击真相
- Netflix荷兰违规数据使用被罚475万:忽视客户知情权
- 联电打破台积电垄断,成功赢得高通先进封装订单,竞争新篇章开启
- 英伟达黄仁勋揭示GB200生产动态:稳步推进,积极创新,引领行业新风向
- 保时捷纯电新车推迟数年:供应商进度问题揭秘,新车市场前景堪忧
- 美光科技业绩预警:PC和手机市场疲软,股价大跌背后揭示行业新变局
- 软银集团大手笔回购股票,OpenAI员工或迎巨额分红套现时刻
- 图森未来改名并进军新领域:以《金庸群侠传》IP开发游戏,探索未来新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