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也来玩红包车了。不过,还没等真正的ofo用户享受到这等福利,ofo就早早地陷入了一场别有用心的刷单“黑洞”之中。
根据市场人士的分析,ofo红包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地图上划定一些“红包区域”,用户只需要拿着手机站在区域内解锁小黄车,无论哪辆车都是红包车。
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其实只需要站在红包区域内,打开ofo APP,随意输入车牌号数字,就能伪造一辆“红包车”。
随后,用户只需要根据ofo制定的规则,走500米的距离,等待10分钟时间,ofo红包就轻而易举地到手了,根本不用开锁骑车这么费时费力。
更有用户爆料称,一些职业刷单者只需要在手机里安装上几款模拟软件,就能躺在床上随意刷单。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的结局,ofo每天发出去的3500万真金白银,收获的成果却绝大部分都是刷出来的“虚假订单”,与原本的初衷相去甚远。
其实,这种恶意刷单行为在行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网约车竞争时代,滴滴、Uber等就遭遇过这种“暗算”,深受其害。
作为,ofo应该并非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但为什么ofo确实视若无睹,而是或无可奈何或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明知不会有理想结局的玩法?
红包车要玩得精巧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各种前沿科技的支撑,比如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完善的GPS定位等,而这些正是ofo目前面临的最大技术缺陷。
虽然ofo宣称已经在技术上升级换代,但目前市面上的ofo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机械锁单车,ofo只能获取用户手机的位置,而无法获取车辆的位置。这也就是说,ofo的红包车在技术上并不能精确到每辆车上,漏洞是难以避免的。
在前期野蛮式的低成本快速扩张之后,ofo正陷入了技术难以跟上的尴尬,前有骑行安全问题被口诛笔伐,后有因为难以搜集用户大数据,出行生态的构建只能是纸上谈兵。
落后就要挨打。没有过硬技术的全面支撑,ofo就是连一个小小的红包车玩法也无法随心所欲,而是不得不受制于人,这种痛苦,想必只有在ofo全面完成对单车的改造以及技术研发投入真正落地之后才能有所缓解。不过,这不知还需等待多长时间。
- DeepSeek冲击波:英伟达市值一周缩水5520亿美元,科技巨头面临市场变革?
- 美国华盛顿特区撞机事故调查揭新篇章:数据揭示真相
- 腾讯云NodeJS SDK打包体积过大引发热议,官方致歉并承诺后续优化
- 2025春节档大战:票房破60亿,电影市场再创辉煌
- 揭秘周鸿祎:DeepSeek 如何打破开源壁垒,引领真正的Open AI革命?
- Anthropic引领Claude AI新纪元:双向语音模式开启,对话更人性化
- 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揭露硅谷病态优越感:别让自以为是阻碍进步
- 小米SU7交付破万创新纪录,连续四个月销量飙升,实力引领市场
- 春节潮汕小城爆满,年轻人‘爆改’春节去南方小城过大年,美团旅行:假期前三日订单增长51%
- 2023年合资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型大PK:谁更胜一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