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互联网营销服务迎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作为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新宠,信息流凭借独特的展现方式和超长用户粘性赢得了广告主的青睐。2017年,360公司持续加码信息流广告,凭借海量跨端的资源、全球领先的个性化重定向技术、功能化的精细投放模式三大优势,重新“定义”信息流广告,为广告主构筑起一个“全场景、智能化”的营销平台。
超50亿优质流量 全场景覆盖目标人群
信息流广告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而成长起来的,因此,绝大多数广告主对信息流的第一印象就是在移动端。但实际上,PC端与移动端的跨屏投放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移动端,360信息流广告部署了手机浏览器、手机卫士、影视大全等富流量APP.在PC端,更是依托浏览器、导航、安全卫士等独家优势资源,率先推出了PC信息流广告,并凭借可视化程度高、场景原生的特点,成为目前PC端用户体验最优,广告效果最好的广告形式之一。
不仅如此,360更联手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站外资源,打通站外ADexchange对社交、内容类资源进行补充。通过站内外流量的打通,360为广告主提供了日均超50亿流量的信息流广告流量。而且,广告主只需一个360账号即可全面覆盖当下主流的信息流资源,全场景覆盖潜在人群。
“使用比下载重要100倍” 个性化重定向适时用户“唤醒”
“使用比下载重要100倍”,在360商业化内部,流行着这样的营销理念。“我们现在的目标不单单是为了让用户下载APP,更要让用户使用APP.”为了达成这一目标,360以PC端搜索+展示、移动端下载+使用的闭环战术,打造了全球领先的跨屏个性化重定向系统,实现了信息流广告对用户的适时唤醒,为广告主提供更加智能的营销服务。
在投放人群定位上,360利用行为链大数据,使用80万+的标签细分人群,将“潜在目标人群”这样的粗放标签进一步细化。例如在APP推广方面,用“下载未安装人群”、“竞品APP使用人群”、“30天内未使用人群”等精细化标签进行用户细分。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进行信息流广告的差异化投放,随时随地定向“唤醒”用户,让他们下载APP之后,还能使用APP.
实际上,拥有个性化重定向技术的360信息流广告平台早已被众多广告主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在去年双11期间,苏宁易购就通过360点睛平台一站式的投放覆盖近1万媒体资源,获得近20亿次品牌曝光,近500万次移动APP新用户下载。
“用完即走”的工具产品也能做信息流 让用户“享受”广告
当信息流广告还被狭义地“定义”在信息资讯等内容型产品上时,360已经开创性的实现了工具产品与信息流广告的共生共荣。
有人认为“用完即走”是类似手机卫士、安全卫士、手机助手等工具类产品的突出特点,没有“使用时长”做保障,很难做信息流广告。事实上,工具类产品是用户的刚需,如果能结合使用场景进行场景化营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覆盖5.14亿用户的360安全卫士为例,开机小助手本是它自带的一项提示功能,用于显示开机时间并按照提示来优化电脑开机速度。分析发现,用户开机之后,一般会随意看看时事新闻,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小助手变身成为新闻导航神器,悉心陪伴喜欢开机看新闻的用户,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个性化的内容服务。
除了场景化推送之外,360还将工具类APP的功能作进一步细分,并结合不同的功能特征优化广告创意。例如,在360手机卫士的体验完成页和清理完成页,向用户推送更加差异化、本地化的广告信息,在用户享用信息和功能的同时,享受广告内容,有效提升了广告的转化率。
在全场景智能营销体系中,360信息流广告平台依托全球领先的跨屏个性化重定向技术,实现了信息流广告在PC端、移动端的的协同发展,与工具类产品的完美融合。这也将助力众多广告主在数字化营销浪潮中,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精耕细作的投放,为广告主带来更加智能的信息流广告投放体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新能源车技术升级抢先看,ChatGPT崩了引热议:未来科技如何破局?
- 自动驾驶行业大洗牌即将结束,小马智行引领千台车队新篇章
- 微软反垄断风暴:Office捆绑销售引质疑,云服务策略遭调查,巨头陷困境
- 显卡涨价风暴来袭!NVIDIA/AMD紧急应对,全力加速生产运回本土
- 微软新目标:用1000亿美元打造实用通用AI,未来可期但需谨慎
- 亚马逊云科技陈晓建预测:未来三年内,生成式AI将引发云市场新革命
- 林肯中国辟谣:财务调整非合并,业务不变稳如泰山
- 字节跳动研发大手笔:2024年投入接近BAT之和,能否引领中国OpenAI新潮流?
- 跨境汇款平台新举措:蚂蚁集团开发者服务限每日10万美元,助力全球交易更便捷
- 我国充电桩建设提速,50%增长背后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