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曾经预测,离硅谷很远的中国公司,也许将是挑战谷歌中心地位的下一位创造性破坏者。无独有偶的是,2016年8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在一篇报道中也评论道,“西方用户正在经历着一个被中国成功商业模式所塑造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对移动商务的未来有所了解,它就不能只盯着硅谷,而应该将目光放到太平洋彼岸的中国”。
这些“先知”的言外之意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美国一并成为了引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两极——上一次这种全球范围内两极格局的形成,要回溯到二战结束之后长达几十年的美苏对峙。中国移动互联网要站在世界之巅,需要隐藏在幕后的推手持续推动。
说到推手,亚当·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论》里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同样,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巨轮也需要“看不见的手”——云计算来推动,它的价值已无需赘言,反过来说,由于空间广阔,云服务市场的规模也将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即便如此,后来者在公有云市场上也已经几乎毫无机会,因为,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国内的公有云市场,格局已定。
聚光灯下的主角
知名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公有云市场规模为2039亿美元,而对于国内的情况,IDC、摩根士丹利等给出的数字则显示,2016年,国内的公有云市场份额在135亿至250亿人民币之间,并且占整个IT费用的比例极小。这意味着,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公有云市场有着极其巨大的潜力。
对于云计算,来自政府层面的政策扶持也持续不断。2015年是国内云计算政策集中出台的一年,而在2016年,大数据、云计算等还被列入了“十三五”规划当中。同时,国内网络经济仍保持增长,这带动了互联网行业的计算量的急剧增长,由此产生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各方对于云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笔者与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就此话题进行交流时,得到的答案十分一致:摩尔定律已成为过时的概念,云计算将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它将重构一切。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概念——“创造性破坏”,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概念俨然已经变成了“破坏性创造”,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就把大数据与云计算称为“破坏式创新”:“海量数据与新的存储计算方法,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一些之前不可想象的领域都将成为现实”。在科技界,不光是田溯宁,其他人也已看得十分透彻,例如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就认为,今后所有的企业应用,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大中型企业,都会走向公有云的应用,混合云、私有云都只是过渡。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也认为,和私有云相比,公有云才是未来,因为公有云会加速数据的大范围在线和流动,会像水电煤一样成为基础服务。
的确,公有云对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IDC就认为,云计算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战略的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相应,伴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公有云的发展迎来了宝贵的机遇期。
虽然如此,可是从2013年到2015年,国内公有云市场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在残酷的竞争和价格战压力下,不断有服务商倒下,格局几经变换,2016年终于尘埃落定:阿里云、腾讯云和金山云终于站稳了脚跟,这几个互联网系的巨头,在公有云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先做对,再做好”
为什么会是这三家?为什么没有提亚马逊、微软等外资云服务商?我们逐个分析。
首先,外资云虽然实力一流,可是却难以在国内落地,来自政府层面的严格的准入规定和产品本土化等等多种因素建造了外资云服务商难以跨越的门槛——例如由于国内的政策限制,外资云无法获得IDC牌照,因此必须找到国内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陌生、产品本地化调整的困难、无法自建基础设施......行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政策限制,外资云在国内恐怕在长期难以施展,有媒体对此形容为是“带着镣铐跳舞”。
不过,这对于阿里、腾讯、金山这些国内云服务商来说,却是利好消息。
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发力最早——阿里云早在2009年就已成立,通过借鉴和参照亚马逊AWS的模式,在公有云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2016年这一年,阿里云也是动作不断——从年初上线“数加平台”到年底宣布生态伙伴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说阿里云在不断巩固自己在国内云服务市场上第一梯队的位置,并且按照阿里旗下公司“轮流领跑,轮流扛鼎”的规划,阿里云将成为阿里巴巴力捧的明日之星——不久前,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阿里云的单独估值已达390亿美元。该行预估,未来5年内,阿里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下一个增长极。
虽然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但阿里云实际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来自于腾讯云和金山云的强力竞争。
腾讯云的动作虽然慢于阿里云,但也不容小觑。腾讯早期建云,也是从社交和游戏行业开始的,慢慢形成了不同的垂直云体系,还通过与阿里云大打价格战,淘汰掉了众多实力不足的云服务商,此外针对创业者市场,腾讯也已发布了“云+众创”计划,在2016年,腾讯云发布了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CDN等解决方案在内的数十款产品,按照规划,腾讯接下来将把云服务纳入平台型战略考量。
这里笔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从刚才举出的例子来看,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趋势,第一点是在2016年,云服务市场已经不再仅凭工具竞争,而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生态竞争阶段;笔者想着重说的第二点则是,通用云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云正在成为云服务的重中之重,这种针对不同行业量身定制的云服务正在快速崛起,成为公有云市场上强大的驱动力,从笔者的观察来看,在2016年,最火爆的行业云集中在了体量巨大、上云需求最为强烈的游戏和视频行业上,接下来会往政务、金融、交通、制造、医疗等传统行业渗透。当然,行业客户在选择云服务商这一点上,也是十分谨慎的,这牵涉到对方能否为自己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这取决于云服务商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以及在行业内的客户积累。
这就不能不说到阿里云的另一位强劲对手金山云。金山云自从两年多前全面转向企业级用户之后,一直在持续发力,并且效果显著。在2016年,金山云C轮系列融资超过1亿美元,估值超过11亿美元,已成为“独角兽俱乐部”中的一员,并且,在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TOP300中,金山云排在第51名,如果只说创业云服务商的话,金山云名列第一。
资本市场对于金山云的市场地位的认可和信心源自哪里?笔者觉得,这与金山云在整个金山集团当中的战略地位,以及金山云经过五年发展,在行业内积累起来的口碑有直接关系。笔者还记得2014年年底的时候,金山的掌舵人雷军宣布金山未来三年的战略重点将是金山云,他称之为“All-In云服务”战略,作为金山“3+1”业务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一直认为金山云的思路恰如“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说过的话:“先做对,再做好”。
并且,从金山的整个架构上看,金山云从金山的其中一块业务中独立出来,拆分成子公司,“这样使我们变得更灵敏,重新回到创业状态”,“对于做业务的人来说,强大的对手就是我们生存的乐趣啊”(金山云前任CEO张宏江语)。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其实具备着阿里、腾讯建云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腾讯云并非是腾讯独立的子公司),如更凶猛、更敏锐,也更了解市场。
后来者居上
来自IDC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追踪报告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IaaS市场,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位居前三,其中,只有阿里云和金山云持续保持了三位数的成长。
从行业来看,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一下游戏云和视频云。先说视频云。视频云这个市场其实此前很安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不过自从2016年直播、短视频等应用爆发之后,视频云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同时也给视频云服务商提出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具体表现在,来自用户海量的碎片化观看行为,让用户对视频的流畅度和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令用户无法容忍视频的卡顿;用户习惯于跨屏观看,那么大量的终端适配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密度传播,也让海量服务端的处理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对于视频云,其实腾讯云有着不错的技术能力,他们在即时通信软件前端技术、音频视频质量的研究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积累,在2016年,腾讯的视频云也收益不小,不过相对来说,金山云在视频云上的技术能力更强,渗透更深,这表现在视频内容存储、海量并发、弹性计算、CDN、高效视频编解码器技术等的积累上,相比较而言,金山云可提供比其它云服务商更多的适用于视频行业的解决方案(这里插一句,据笔者所知,目前排名前300的直播App中,有60%是金山视频云的客户),比方说,在视频方面,金山云可提供从云计算、云网络的Iaas服务,到直播源站PaaS服务,到直播应用SaaS的全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金山云在包括谷歌、英特尔等名企参加的视频编码器大赛上两次获得了优异成绩:
8月,金山云H.265编码软件(零开源代码依赖、完全著作权)在视频编码器大赛的软件编码器中夺冠,这是中国商用视频编码软件首次获得的最高国际荣誉。有分析认为,这次比赛的结果,给H.265的推广注入了强心剂,加速了H.265移动直播大时代的来临。
12月,同样是在视频编码器大赛上,金山云H.265编码器在4K编码比赛上获得第一名。比赛结果表明,在相同画质和相当的编码速度下,金山云H.265编码器的编码码率仅为X264的50%,这意味着对内容生产者来说,可以节省50%的带宽成本。H.265作为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与4K和VR产业发展息息相关。面对4K和VR领域最大的瓶颈——带宽成本,媒体评论称,这意味着金山云的视频编码技术实力已经得到国际认可,也证明了金山云H.265编码在行业内已成为事实标准。从更深层上来说,它折射出的是金山云的技术实力能够对视频行业,尤其是VR和4K产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笔者觉得,这些奖项显示出,金山云的技术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准,进一步巩固了金山云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这也能看出金山视频云与腾讯视频云的不同之处,腾讯云是“内容导向风格”,云服务基于为内容服务,而金山云则是技术导向,聚焦于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而不会产生任何内容上的竞争与重叠。
再说游戏云。由于游戏对服务器的存储、运行的稳定性的要求更加敏感等原因,因此游戏可能比其它行业更天然适合云服务。金山云在此的布局很早,收获也颇丰。据金山云CEO王育林不久前透露的数字,目前金山云累计服务1600余家游戏客户,其中深度合作客户500余家。综合服务上线运营游戏1000余款,其中热门游戏行业占比达40%。
更重要的是,金山游戏云建立了游戏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从游戏基础云升级到了游戏生态云,已然探索出了一条游戏生态路线,通过打通游戏产业的各个环节,通过线上结合线下模式,为游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生态服务,例如提供从游戏评测,游戏主机服务,游戏运维管理服务,以及广告变现等全生态流程的服务。笔者认为,这又是一个金山云领先的地方,腾讯游戏云更多只是依靠其发行渠道,捆绑销售他们的云服务。
咨询机构艾瑞认为,当云计算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那些在热门领域快速成长的时候及时跟进,并可以提供完整生态资源的企业,才最有可能脱颖而出。不过笔者觉得不仅如此,还要加上客户的因素,正是因为企业客户最看重云服务商在以上这些细分领域的经验和案例,才会让不具备雄厚实力的云服务难以立足,优胜劣汰,才会最终让阿里云、腾讯云和金山云能在公有云市场上位居前三。
写到最后,笔者忽然想起了小米的异军突起。正是由于不断地取得突破,小米才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打败传统手机巨头,获得惊人的高估值,成为手机界的一股清流,成为BAT之外最有潜力的科技企业。这种“以弱胜强,后来者居上”的故事,过去不断上演: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法国军队打败了俄奥联军,“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打败了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军,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打败了美国汽车,谷歌打败了雅虎,苹果打败了黑莓和诺基亚......毁掉已有秩序,建立新的秩序,这正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可怕之处。谁又能说国内公有云市场上,有朝一日,金山云和腾讯云会不会击败阿里云,再度扮演“后来者居上”的角色,从而进一步改变格局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