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智能金融,需要新的打开方式

自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在进行频繁的物物交易。农业文明时代建立起完善的货币体系,并形成了金融体系的雏形。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债券、银行、股市等金融体系建设愈发完善。

而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体系被植入了更多新元素,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区块链等日渐成为当下金融体系的新标签。由此诞生的金融服务也有很多,互联网理财、移动支付、智能投顾、金融科技,如此种种。诚然,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已经进入了智能金融时代。

谁在推动金融行业的智能化?

从表面上来看,智能金融更像是时代使然。

一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早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旋律,尤其在2016年,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步伐近一步提速,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改造,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另一方面,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其中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55亿,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用户规模达到1.01亿,金融的智能化似乎是水到渠成。

当然,环境影响只是其一,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理财需求的转变。

前两天,TNS中国和网易有钱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渐富人群研究报告》,除了概念模糊的“中产阶级”,年收入5万以上且正在拥有更多可支配社会资源的“渐富人群”成为新的消费主力。而聚焦到这部分人群理财行为,有着四个明显特征,即财务分散,管理能力弱;理财金额较小,但随收入不断提升;理财方式储蓄思维重;理财知识不专业,且获知途径匮乏。由此,相比于传统的理财方式,小额起步、高效便捷的互联网理财成为新宠。

那么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和用户需求出现了哪些脱节?正如前面所说,传统的金融体系已经相当的完善,银行、基金、保险、信托、券商、期货等等,产品结构丰富的背后却也带来了诸多的用户痛点,比如说服务用户有限且费用高昂;通常投资单一大类资产,方向受到限制;投顾与销售混淆,投资推荐脱离用户的需求和利益......

看到这一点的不只有宝宝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智能投顾也在近两年逐渐崛起。先是老牌在线券商Charles Schwab推出人工智能投资组合产品,随后全球最大ETF公司Vanguard也开始向自己的客户提供智能投顾服务,至今该服务AUM(资产管理规模)已增长至410亿美元。美林证券、富国银行、TD Ameritrade等金融大亨们也相继进入智能投顾市场。且Wealthfront、Betterment、Future Advisor等知名智能投顾平台成为中国创业者模仿的对象,在国内出现了钱景、拿铁财经、理财魔方等智能投顾产品。

简单来说,智能投顾就是人工智能+投资顾问的结合体,借助大数据识别用户的风险喜好,再通过通过算法和模型定制风险资产组合。优势在于费用低、服务效率高、覆盖人群广,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千人千面”的理财需求。即便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更低成本、更符合自己喜好且看起来收益更稳健的产品似乎更符合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面是用户理财理念和需求的转型,一面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对金融行业的改造。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类如智能投顾、P2P、征信体系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但在市场利好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乐观的消息。以智能投顾为例,国内仅有84家证券机构获得了相关的业务资质,金融监管要求金融机构的数据不得开放给第三方使用,无疑局限了智能投顾品沟通的数据范围。此外,整个行业仍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P2P行业早已满目疮痍,智能金融还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智能金融需要新的打开方式

回归到用户角度来看,智能金融的发展速度和用户认知出现了脱节,这也是导致互金行业良莠不齐的诱因之一。好比说“渐富人群”的理财困局主要集中在习惯匮乏、知识匮乏、渠道匮乏和方案匮乏。宝宝类理财产品实际上在解决渠道匮乏的问题,智能投顾瞄准的是方案匮乏,而习惯匮乏和知识匮乏却被大多数金融从业者选择性忽略。

原因似乎不难理解。以渐富人群的习惯匮乏为例,89%的群体有记账需求,现实中只有23%的群体在坚持记账。一则支付方式变得越来越分散,现金、信用卡、移动支付等,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加重了记账的难度;二是随着可支配资金的增长,记账成为一种不必要的习惯,尤其在缺少高效记账工具的情况下。可以看出,用户习惯仍然是智能金融的痛点,却也可能成为智能金融的又一打开方式。如若不解决习惯匮乏和知识匮乏的限制,良性循环的智能金融生态也就无从谈起。

就目前来说,市场上并不缺少记账理财类产品,诸如网易有钱、挖财等也给出了智能金融的解决方案。而这类产品又是如何解决习惯匮乏难题的呢?按照网易有钱的产品思路,则是通过自动同步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账户,帮助用户减少记账工作量;以及通过优化记账流程,提升手动记账的效率。此外,收支统计、投资追踪、到期提醒、资产分析等功能,满足了用户了解资产状况的需求。

从国内记账理财APP的发展动态来看,大多开始从单一的记账工具衍生到了适应用户需求和时代发展的移动端理财、信贷、征信、大数据、资产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上。在逻辑上来讲,记账工具掌握了用户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沉淀,再结合金融大数据,可以给出更清晰的用户画像,通过匹配用户需求的精准服务,或可以实现投资、理财、消费、信贷等不同场景之间的连通。不过,多数记账类APP并未获得智能投顾资质,如何解决场景的落地和数据的安全性成为记账类APP的瓶颈。

在智能投顾和理财方面,记账理财APP普遍选择了和第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比如网易有钱和富聪金融、陆金所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基于用户的消费习惯、信用状况等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目前资产大类已经涵盖基金、固定收入等主流和非标资产的投资渠道,等于是在为未来深入智能投顾领域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不管是市场环境还是互联网金融的产品结构,智能金融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值得乐观的是,初创公司和大型金融机构均在政府的监管下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就连一些记账、理财类的软件也在帮助弥补用户习惯培养和市场教育方面的不足,这也意味着智能金融的发展涌现出了更多差异化的思路。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2-15
所谓智能金融,需要新的打开方式
自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在进行频繁的物物交易。农业文明时代建立起完善的货币体系,并形成了金融体系的雏形。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债券、银行、股市等金融体系建设愈发完善。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