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有标准定义吗?没有!
从早期的online2offline或offline2online所代表的接触派,到后来的online2offline2online或offline2online2offline的O2O闭环派,到现在的online+offline所代表的融合派又分2个偏门:1)多种online媒介+一种offline场景的叫全渠道派;2)一种online渠道+多种offline媒介的叫全流通,上述定义,统统是站在移动企业的立场上的。
最近,O2O领域的用户范畴话题也在兴起,突出的事件是一系列有关“最后100米信用关系”、“3-5米用户触点设计”的标志性事件,比如jd白条的升级版-jd便利店erp联盟,比如商用ibeacons/wifi定位话题的骤热。暂时没有特别叫得响的名词,笔者暂时以移动用户的极至理想来表达--24online(24小时在线)+chief-ready(所有‘首席’随时恭候)。
‘企业立场’如何迎合‘用户理想'?快--24小时在线响应并且追求越来越深的反馈、多--尽量多的首席--首席导购、首席定制设计师、首席送货员、首席客服、好--始终坚持营造尽量接近一对一沟通的交互氛围、省--始终坚持交付产品/服务的最优性价比。
以上“快多好省”的落实,最需要掌握好节奏,最重要的原则是:适可而止,循序渐进。各种O2O相关技术/制度在实施前,企业内部人员需要教育,甚至涉及到组织调整和岗位重定义,目标用户需要仔细甄别和用心启发、耐心引导。
笔者对上述“用心启发”印象最为深刻,用例子说明。最近,知名的O2O社团--O2OPark--披露了一个做家纺企业通过在酒点客房设置二维码实现offline2online2offline的案例,不管效果如何,创意的大胆性值得肯定。但是,正如笔者在《O2O用户接触点设计指引》所提到的观点,前情铺垫和后情维系的细节推敲才是成败关键,这里主要说“前情铺垫”,风暴一下:
什么是’前情铺垫‘?让用户行为保持在下意识(或叫认知、知觉、直觉)层面,在看似无意之间产生或中立(比如惊奇/刺激)或正向(惊喜/感动)的情绪刺激。上述家纺企业创意的“高科技裸睡床单”下意识体验到“床头二维码购物查询”提醒刺激的offline2online场景,其心理过程割裂的。
如何解决这个割裂呢?从’小金额赠品选择‘的下意识习惯培养入手。让用户在离店前,可选择在房间床头的小金额赠品附带二维码,先实现关注服务号,登陆服务号扫描众多赠品中之一对应的二维码,到前台结帐时顺便取得对应赠品。稍微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扫描二维码的下意识习惯渐渐养成时,再在赠品二维码墙上附带“高科技裸睡床单”的图片+二维码来达成“在线下订单+前台结帐支付+开酒店发票”的目的,就不再割裂,而是“惊奇/刺激/惊喜/感动”的某一种自然过渡的情绪刺激了。
- AI编程大势所趋:半年内90%,一年内几乎全部代码由AI编写
- iPhone 17系列机模意外曝光,小米SU7 Pro交付时间吓坏用户
- 福耀科技大学获批,曹德旺回应:压力山大,批下来就要做好,求真务实才是关键
- 特斯拉Cybertruck新功能:FSD大更新,轻松实现停车启动、智能召唤与倒车,驾驶更智能!
- 大众汽车裁员风暴来袭:软件部门Cariad大刀挥向三成岗位,风雨飘摇中的裁员序幕?
- 保时捷扛不住压力裁员3900人:全球跑车销量王也难逃经济寒冬?
- 小米SU7 Pro交付时间“神话”被打破:承诺变泡影,小米王化紧急回应
- 小米旗舰手机SU7Pro生产延期,王化回应:力争确保30万台目标,全力提速
- 蔚来裁员风波:低调背后暗藏服务优化秘密?
- 华为新机下周亮相:鸿蒙手机颠覆传统,体验升级引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