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间的一纸公告,宣告格力造车梦碎。从4月宣布收购计划至今,经历证券交易所质疑、股东否定、董明珠职位调整,格力跨界造车的曲折历程更像是格力多元化发展的缩影,继续前行是依靠家电细分领域深耕,还是继续跨界多元化布局,是摆在格力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
历经7个月有余,董明珠的跨界“造车”计划最终还是化为了泡影。1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公司股票于11月17日复牌。
从4月宣布收购计划至今,经历证券交易所质疑、股东否定、董明珠职位调整,格力的汽车梦仍旧未能实现。
这个结局,从10月28日格力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就初现端倪。这次临时股东大会是对增发股份并募资收购银隆新能源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外界了解更多的,可能是董明珠因为没有掌声而现场发飙。
然而事情显然没有鼓鼓掌这么简单,重点在于中小股东对于格力收购珠海银隆一事,充满了不信任感。董明珠自己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明确指出中小股东之所以不鼓掌,主要是因为“各怀鬼胎”。这样的细节,让她感到随后要进行的若干项重要表决无法通过,因此恼羞成怒。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格力电器10月30日发布公告称,股东大会上15条议案未获通过,董明珠的跨界造车梦遭受到了当头一棒。
董明珠为何要造车
董明珠为何对造车如此热衷?
一方面,对于格力集团,目前其空调产品已经占到整个市场的 40% 左右,很难再有增长的空间,必须要扩张,而这也是当初董明珠为什么要跨界做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董明珠治下的格力经过了各种多元化尝试,仍然困难重重。智能手机更多像一个噱头和炒作题材,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晶弘冰箱、大松小家电籍籍无名,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这不仅难以在寡头时代的家电行业有所突破,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格力品质的名声。
另一方面,从中国整个大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高速增长的风口。根据资料显示,2016 年1-9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209473台,同比增长高达122%。在这样的背景下,董明珠二次跨界选择骑车,希望通过收购珠海银隆进入电动车制造领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所以董明珠最为重视,也是拼了命要拿下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正是被其视为格力多元化品类扩张最大的希望所在。
于是8月18日,在酝酿数月后,格力电器公布了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及相关定向增发的方案。根据方案,格力电器拟以15.57元每股发行8.35亿股,作价130亿元收购银通投资集团等21名交易对方持有的珠海银隆100%股权。珠海银隆将成为格力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格力在并购同时将启动配套融资,向大股东珠海格力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等8家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6.42亿股,募集配套资金约百亿元。员工持股计划中,高官认购比例占44.2%,仅董明珠一人出资就达9.37亿元,占员工持股的39.5%。
各方质疑
造车却并不像做手机那样“简单”,从前期的研发,到供应链,再到后期的维修和服务,不仅仅需要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还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规划链条。或许,对于董明珠,未来一切都是美好的。
但格力百亿元收购珠海银隆的计划一经公布就受到外界的大量质疑。一些投资者仍对珠海银隆的技术特点、收购价格和电动汽车的整体政策环境不认可,对格力跨界造车深表疑虑。
随后,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了对格力的重组问询函,从交易方案、交易对方和交易标的三方面提出29个问题,其中20个问题集中在交易标的珠海银隆身上,关键点在于珠海银隆是否“这么具有价值”。
公司内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或许与130亿元的收购价格有关。有参与过相关项目调研的公募人士表示,珠海银隆的技术并非主流,格力给予的130亿元估值过高,这个价格完全可以收购一些美股上市公司。
10月2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正是这次重组中各利益方集中爆发的体现。在表决现场,15项议案未获得2/3以上股东的通过,1项未获得半数股东通过。
募资资金等相关议案遭股东大会投票反对,其中,定增价格是一个绕不开的原因,最主要的矛盾焦点是股权被稀释。一些股东表示,以方案里每股15.57元定增价计算,相当于把目前的股价打了七折,几乎是股票近些年来的最低价。
具体来看,格力电器以130亿元的价格收购珠海银隆,全部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实施,按照增发价15.57元/股测算,此次发行后,格力集团持股比例将由18.22%降至16.00%,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的持股比例由8.91%降至7.82%,A股其他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由72.87%降至63.99%。
而若算上接近97亿元的配套融资部分,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将提高至18.27%,京海担保则降至7.17%,而A股其他股东合计持股比例将降至58.65%。
格力电器两项增发总共增发约14.8亿股,占原有股本的25%。增发完成后,格力电器总股本将从60.2亿增加到75亿股,这意味着除了参与100亿定增的格力集团和员工持股计划,所有股东持股比例都被摊薄了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保留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的职务。尽管此次免职与国企改革有关,但是网上关于董明珠被免职“真正原因”的言论却仍在不断发酵。
反思
格力跨界造车的曲折历程更像是格力多元化发展的缩影。格力近年多元化始终不太顺利,多个产品线达不到预期,包括格力手机、晶弘冰箱在内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从本质上说,格力还是一家以空调为主业产品结构非常单一的上市公司,之前在家电范围内的多元化都没有成功,更何况汽车这个对格力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
据了解,格力今年先后涉足冰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加湿器、手机等众多家电品类。但在这些产品中,除了手机,用的都是其他品牌,冰箱用晶弘,小家电用大松。但从2015年财报来看,格力家电制造业务总营收为879.3亿元,其中空调营收约837.2亿元,生活家电和其他品类营收分别为15.2亿元和26.9亿元。
造车首尝败果,摆在格力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前行依靠家电细分领域深耕还是继续跨界多元化布局。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格力想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最好还是围绕着家电主业,包括空调、冰箱、热水器。洪仕斌表示,很多细分的家电领域,格力还未进入,围绕着家电核心主业做相关的多元化发展是格力未来最好的选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网信办严打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守护成长新篇章
- 豆包大模型升级引爆股市,字节紧急警示:小心为上
- 小米YU7无伪装实车首次曝光引热议,小红书封号事件冲上热搜,科技圈又掀波澜?
- 警惕讨好型人格:赚钱路上,人格魅力并非一切
- 小米SUV坠崖一家四口奇迹生还,车主回应:别夸大其词
- 金融AI大模型新突破:奇富科技AI产品小奇引领行业,重塑金融未来
- 谷歌携手Apptronik,AI+机器人引领未来:商业化人形机器人新纪元
- AI盛宴即将上演!李想回归,理想汽车12月25日揭秘未来驾驶新篇章
- 特斯拉Model Y劲敌来袭!明年登陆英国市场的未来乐道L60引爆期待
- 火山引擎总裁回应豆包大模型定价:如何确保合理毛利,揭秘行业内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