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第十八届北大CIO班”开学典礼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CIO学员们齐聚早春的北大校园,开始新的征程。
本次开学典礼由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主任姚乐博士主持。姚乐首先对“第十八届北大CIO班”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此同时还对时下大热的“互联网思维”发表了个人看法。他认为“互联网思维”的内涵是开放、免费、颠覆式创新、快速迭代、体验为王、培养粉丝、网络营销和跨界融合等,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正在被互联网重新定义。伴随着业务的互联网化,我们企业内部的IT也在互联网化。网络规模IT、面向web的架构和敏捷开发等都是新一代IT的重要特征。作为CIO既要考虑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和互联网化,同时还要考虑支撑技术的转型和互联网化。
北大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继民代表系领导致辞,他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北大CIO班”学习,并介绍北大CIO班的一个发展历程,之后又跟大家谈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历史与发展愿景。王继民说道:北大信息管理系创建于1947年,去年成立了一个包括各届同学的校友会;系里将继续努力打造和维护好北大CIO班这个品牌,为积极推进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后,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胡小明先生为“第十八届北大CIO班”的学员们带来《CIO的思想与方法》的第一堂课,他从“我们是如何思考的、职业性的CIO思维、CIO的战略责任、确定性环境下的信息化思维、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信息化思维、发现组织资源、面对新生态环境、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提升CIO的思维层次、要将事情做到底”这十个层次分别与大家讲解了CIO该具备的思维以及CIO们做事的方法与准则,获得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导师、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研究基地主任赖茂生的《CIO的职责、素质和培训》引起学员们的深刻思考。CIO是随着社会转型、技术管理转向和信息化对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课堂中他提到了CIO的6种角色定位:首席架构师、变革领导者、产品开发者、技术“木马”、首席运营战略家、辅导者或教练,这让在座的学员们感触颇深。一个合格的CIO必须能够规划好本机构的信息结构,善于把IT很好地应用到本机构的业务中,深刻理解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制度诱变的内在联系,既需务实又需创新精神;善于沟通和项目管理,又要能洞悉、判断、追踪IT发展对业务的影响。
“第十八届北大CIO班”学员与各位领导合影留念
最后,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先生给学员们上了一堂名为《信息化的内涵与作用》 的课。姜奇平从“信息生产力与信息化发展、生产方式转变与信息化转型、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三个部分讲述。他说:移动电商应用体系趋于完善,规模效益更为显现。HTML5等新一代Web技术与云计算结合,成为新一代跨平台应用环境。爆发的大数据时代使我们要可以预见未来的新思维,实现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转变,CIO也面临发挥战略作用的新挑战。
当天晚上,“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的老师们与全体学员一同参加了开学晚宴,各位学员通过自我介绍、游戏互动相互的了解认识,并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新一届班委。通过选举,建投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宇当选为班长,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八三五九所信息中心主任申宏杰、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IT部经理宁岩、北京联华信科技有限公司CIO刘彤洲当选为副班长。他们也当场表示,一定会各司其责,为“第十八届北大CIO班”的学员们做贡献。
3月14日晚上,“第十八届北大CIO班”的同学们参加了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的座谈会,杨部长从更高层面阐述了对于未来信息化发展以及IT新技术趋势。他渊博的知识、高屋建瓴的见解获得学员们的热烈掌声。之后,各位新学员也纷纷向杨部长提出了本行业或者本单位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杨部长详细全面的一一解答。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学员们对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萌芽之时,相信学员们通过在“北大CIO班”的学习,一定能够学以致用,为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科技圈一周大事件:苹果发布iPhone 16e,华为造车再起航,科技热点一网打尽!
- 小米汽车App上架小米SU7 Ultra,提前小订抢先体验,优先排产等你来
- 2025年「38节」新玩法揭秘:阿里妈妈破解购物节密码,理性消费新思路
- 京东外卖疯狂扩张:地推力量崛起,骑手不再裸奔,新篇章开启
- 外卖市场新变革:美团、饿了么、京东联手打造全新竞争格局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冬季测试揭秘:验收前准备就绪,探索飞行汽车新纪元
- 小米YU7智驾状态下车尾亮起小蓝灯: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宝马Mini暂停电动化转型计划:转型按下暂停键,投资6亿英镑搁置
- 索尼超越夏普成日本市值第二大公司,仅次于丰田汽车,未来前景可期
- 英特尔18A工艺跃进,上半年流片揭秘:工艺革新能否引领新一轮芯片革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