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年年被约谈,毛病为何老不改

国家工商总局7日召集京东商城、百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聚美优品、国美在线等15家网络经营企业,召开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会,对网络企业加强自治,规范网络促销活动提出要求。要求包括不得发布虚假广告,不得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双11”越来越近了,电商们的各种促销活动已经叫人眼花缭乱:打折、抽奖、秒杀、领券、买赠、积分换购……它们不仅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也极大地考验着人们的耐心与智力。部分电商种种热情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深坑”,就看消费者能否洞察秋毫,会不会疏忽之下,掉下去了。

各级工商部门多次找电商约谈。实际上,在近年的“双11”前后,这类约谈经常有,警钟经常敲。但很多问题依旧存在,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些问题属于老问题了,比如商品质量。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刚刚宣布了最新的抽查结果,网售的11种商品不合格检出率为17.3%。其中,背提包的不合格产品竟然达到68.3%,床上用品和服装则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类问题年年有,追根溯源,恐怕还得找到生产厂家那里,但电商平台的疏忽也难辞其咎。

还有一些问题,是新问题。比如有些打着“电商专供”名号的商品,质量缩水,“专供款”已经成为“业内常识”。“电商专供”的出现,说白了,就是“缺斤短两”,是对消费者的欺瞒的新方式,之所以迅速传开,恐怕与平台的默许、纵容相关。

其他问题,诸如先涨价再降价、有价无货、夸张图片广告和快递等等,此起彼伏。年年约谈,年年有问题,老问题解决不了,新招数又出现,这说明一些电商平台,依旧热衷于“抖机灵”。

有的不仅仅是缺少监督,而是故意为之。例如有价无货,大多集中在电商平台的自营商品上,特别是电器与图书尤甚,等到优惠期一过,那些短缺商品又神奇地出现了。再比如有些商家,设计了极为复杂的游戏规则,难以理解,消费者使用了优惠券,却花了比以往更多的钱,只好吃哑巴亏。

买的没有卖的精,其根源就在于所有游戏规则的设计都在电商平台一方,消费者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真的想让利于消费者,就会设计出种种诡异复杂的玩法来,引人入套。这种情况,就不仅仅是约谈所能解决的了。

要有所变化,管理者就必须更深层次地介入,比如联合消协,设立第三方的投诉处理渠道,及时公布案例,拆穿个别电商常用的花招,并会同管理部门,将一些行为规范化——例如要求“电商特供”标明与普通产品的差别,例如明确哪些玩法是可以的,哪些玩法应当被制止。诸如此类,以实际的管理措施来规范市场。

中国是电子商务最为发达的国家,作为电商市场的标志,“双11”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这之中付出了很多人的心血,也有相当大的代价。希望现在的电商平台要珍惜得之不易的局面,要对得起为自己捧场的消费者,不要让承诺只停留在口头上,该改进的地方,要积极地想办法,让这个品牌更实在、更完美。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1-09
电商年年被约谈,毛病为何老不改
国家工商总局7日召集京东商城、百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聚美优品、国美在线等15家网络经营企业,召开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会,对网络企业加强自治,规范网络促销活动提出要求。要求包括不得发布虚假广告,不得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