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也许我们都错了

华灯初上,穿过层层的迷雾,我有点感觉像迷失在森林里。钢筋水泥,车水马龙,包裹着的那些被迷梦了双眼的困兽,他们在爬、在抢、在呐喊,他们以为手触之处皆为大地,靡靡之音皆为乐曲,湿唇之水皆为晨露。

若非大地,必为尘埃弥漫;若非乐曲,必是痛苦呻吟,若非晨露,必成惹人泪珠。

这就是我眼中如今的传媒生态。

(一)

传媒这东西活了多少年?

媒体本身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农业时代有媒体吗,尚在自给自足的温饱期,媒体,或许仍是一个想都不会想到的奢念。书香门第,洛阳纸贵,读书人,写字人也必为精英。所以媒体的诞生,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很强的精英烙印。

那些所谓有着草根情结的媒体,也必是草根精英媒体,例如大家常说的南方系。

商业媒体既然诞生于工业时代,就必然具有工业时代的烙印: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诸如此类。而互联网时代的根本,是人,是用户,而人,必然无法标准,无法流程设定。

所以,所有用工业时代的眼光,看今天后工业时代的的互联网生产方式,一切皆是错的。同理,用今天后工业时代的互联网生产方式,看过去工业时代的一切“标准”,也都那么不可思议。

所以,当我们从工业时代出生的人,跳到互联网企业生态中,首先就得承认,自己的过去在今天继续,就是错的,而承认自己错了的痛苦,远大于改造。

(二)

一年前,2012年10月,我正式离开财新,开始筹备钛媒体,我的老同事和老领导都发出疑问, “你这么胸怀大志的人,怎么会去做这么小的事?”

大事?小事?在不同时代也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对于社会变革和进步,我开始越来越坚定地相信商业的力量,相信中间层的力量,也就是中产的崛起,人的回归。

那么什么才是商业的力量?首先得承认商业形态的改变,从传统,到互联网,变革是骨子里的,而不是形式。

所以,如果是做互联网媒体,就先问一句自己吧:你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吗?再论其他。

商业形态的颠覆,在于传统媒体商业模式赖以为根基的两端全没了:1、内容生产垄断端;2、内容发布及分销渠道垄断端。

为什么没了?因为互联网的演变。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发布的渠道,而他们未必不比传统记者更专业。

最近,钛媒体首先独家披露消息的《上海两大党报集团将合并,传媒裂变深入体制内》一文的操作即是如此,在自己记者和外部作者之间,我选择了外部行业作者操刀,因为行业作者更了解内情,也更便于了解内情。结果印证了我的预期,引起的反响也同样巨大。

在过去从业传统媒体的近十年,我做过日报、做过杂志、做过网站。说实话,我觉得生产效率最低的是日报、其次是杂志,最高的反而是网站。

我说的效率不是内容产生速度,而是有效性。很多人常说互联网上信息繁杂,而做过日报编辑的人都知道,厚厚的报纸里面,有多少内容是仅为填版的? 而报纸还要继续为这些填版支付印刷费、稿费、营销费、人头费;不客气的说,很多报道,还都是支付填版记者为满足公司公关需要的稿费。

至少,今天的钛媒体不用为填版充数,大不了少发几篇。

那些仍在喊传统媒体才代表新闻专业主义和精品的媒体精英(也包括过去那个我),回头再看,我们生产的那些传统的内容有多少是真正符合我们新闻理想,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又有多少是为“填版面”而生?比例一定令人心寒。

是的,扪心自问吧。

(三)

那么杂志或者周报,媒体最赖以自豪的新闻专业主义、深度调查报道还有没有价值?

我必须承认,无论在哪个时代,深度调查都会有价值,这也是我一直在钛媒体内强调的,钛媒体在未来三年,希望能聚集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调查记者,无论是以什么形式(这涉及我主张的另一个趋势,记者未必都全职,完全可以自由化,变成明星经纪式)。这是我曾经擅长,并且希望让其在合适的时机,继续发扬光大的。

即便不是网络媒体,而是杂志,上述操作方式也非无先例。美国的《大西洋月刊》,《纽约客》都有一定比例的特约自由作者,只是跟中国杂志那些特约作者基本都是写专栏的不同,人家是正儿八经写调查,写深度,写特写。

新媒体崛起,随之而来的,会有大批自由撰稿人,自由记者的诞生。这对中国整个新闻产业的作用,远比每天愁眉苦脸,或屈于或言论抵抗管制来得实在。

《大西洋月刊》曾经有一篇很有名的深度长篇报道,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铁路帝国,就是由特约作者、由自由撰稿人调查所写,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助理教授,曾经是纽约时报国际记者。他是非裔,为写此文,趁暑假在非洲行走了一个月。他每年都要给《大西洋月刊》写数篇报道。

(四)

当然,我们更加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个时代,以及未来时代,随着“两端”垄断的打破,深度和调查报道将不再有商业模式,他唯一的模式只有“供养式”.一旦把调查报道作为商业模式,他只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在中国,那就是“敲诈勒索式”,或“封口费式”,这不是记者的错,是商业模式本身就已迕逆时代。

如何“供养”?1.广告品牌供养,高大上;2、公共供养,公众筹资赞;3、媒体商业供养。注意是媒体的商业化来供养调查报道,而不是用调查报道的载体去供养媒体。

所以,我一直想对我的老东家,中国最值得尊敬的媒体,财新说的话也是:用做深度调查的《新世纪》周刊杂志,去供养财新网,完全错了,本末倒置。

那么互联网媒体的应该路径是怎样?是先成为互联网公司,然后重建媒体价值。任何产业的变革,包括一次次工业革命,都经历了一个过程,叫做:先解构,再重构。

这就像,你先是一个电视台,符合电视台的经济规律,再去运作电视新闻;你先是一本杂志,符合杂志的经济和商业规律,再是新闻杂志。你先是互联网公司,才能在互联网公司上去建设媒体。

所以,一切以传统的媒体思维去运作互联网的思路,皆是错的。

(五)

生产垄断、分销渠道垄断这上下的两端没了,夹在中间的,编辑、记者们,也就是那些传统意义的“新闻民工”们,成了最尴尬的角色,我们无法改变对生产的垄断或不垄断,更无法改变对渠道的垄断或不垄断。

我们能做的,只有打碎自己,再去重建。

最近很多人讨论新媒体,赞的、骂的,其实,讨论再多,不如付诸一试,如今更需要实践者。所谓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错了,改;歪了,调。新事物,哪有不犯错,创新哪有不试错的?

所以,尽管很多人常把钛媒体和其他新媒体同行对立起来,但我想说一句,我对所有在新媒体领域尝试、过河的对手门,发自内心地有着敬意。如今仍少得可怜的新媒体们,哪里是对手,最强劲的的对手在自己,过去的那个自己。

媒体百年一遇的大变革骤降,这是媒体人参与和改写历史的最好时代,不是最坏。

所以,钛媒体改版了,大家给予的关注有些超过我预期,关于钛媒体改版的真诚之文,雪片一样飞来。有怒嗔之言,也有褒奖惊叹,有不以为然,自然也有各种喜欢和期待。

(六)

钛媒体改版的前提有很多,例如她的用户增长已稳定保持到了一定水平,日均访问量增速明显且持续稳定,已经有了很好的用户基础,他的用户需求及我所做的整整一个月的用户需求调研和分析,都在督促我作出改变。

但,说来说去让她改变的理由只有一个:过去的钛媒体,包括大多数现在的新媒体,都还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本质上跟工业时代的传统媒体没有区别。 并不是说,生产流程简化了,用了众包方式了,你就不是传统媒体,只要你仍只是仅仅只能发布文章的渠道,你就仍然还是传统媒体。

当然,今天的钛媒体也仍还在真正的互联网化中刚刚起步。

互联网媒体,首先是互联网公司,然后才是媒体。那么必须要有互联网的三个核心:用户、数据、服务。你清楚知道你的用户是谁,特征是什么,群体有多大吗?你的数据技术多大程度支撑网站的运营?你能给用户提供什么服务?

曾经有人唱衰垂直新媒体,原因是因为我们开不起比门户更高的稿费。这仍是典型的传统思维。

推动用户的根源是稿费吗?也许对很多企业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那什么才是问题?用户需求。推动用户的根源是需求;解决需求的根本是服务;满足服务的基础,是数据。找准用户需求的前提是,你知道你的用户是谁。

你今天看到的钛媒体的变化都无疑围绕上述。

1、明确用户定位的群体,无论群体大小,你知道它的基本特征,是哪一部分人群?钛媒体根据前期用户调查基础,其更明确定位为职场公司人。

2、这次改版,你在钛媒体页面上即可看到前端,更多基于数据挖掘的内容展现形式;以及后台将越来越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暂不详表。

3、这次改版,有了更明确用定位,即我们就是面向职场公司人后,就有了网站的定位,即首家专注面向职场公司人的社群媒体。有人疑问,你这不是玩概念吗?我可以回答,不是。中国暂时还没有。有职业社交网站,例如多年前就有的模仿linkedin的若邻网;也有针对公司人定位的媒体,例如《第一财经周刊》,但是目之所及,那些职场社交网站几乎没有媒体属性,《第一财经周刊》的网站,呵呵二字。

我不玩虚的,玩真的。接下来,你会看到越来越把“公司人”和“公司”玩到极致的钛媒体。

无社交不媒体,无媒体不社交,未来大势,势不可挡。

很多人拿钛媒体和linkedin比较,但实际上,我们不做linkedin 的connected那部分,我对什么六度人脉之类的东西在中国建网站,从来不看好。国内对于这些年linkedin的变化可能关注不多,所有linkedin的模仿者还仍停留在那个linkedin走的弯路的阶段。 但如今已几乎成为美国最大媒体之一的linkedin,其媒体属性及媒体价值的逐步显现,却的确是我这几年受到的最大震撼和启发。

钛媒体一开始就确立的“有钛度的一人一媒体”形态,因为其主要面向职场“公司人”用户,就与linkedin媒体属性的形态可以说是不谋而合。Linkedin里find&befound、learn and share 三大部分,恰恰跟钛媒体的“找到”、“读懂”和“分享”三大部分的一站式服务也不谋而合。(此不赘言,具体参见网站上的这次改版介绍,链接:http://www.tmtpost.com/69354.html

所以我们说,立足成为职场公司人快捷和精准了解公司,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4、这次改版,也是新媒体的未来,都将经历社区化演进,所以我们也推出了钛币。当然产品还在完善,在路上。很多网站都做社区,作论坛,这其中会涉及到两个问题,针对谁?如何与网站其他部分融合。针对职场公司人的,必然是职业成长社区,与网站其他部分更好融合,需要两个词:产品、运营。

所以,再是两个字:不急。两个词:循序渐进,顺势而为。

(七)

我始终相信,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创造一代人的历史。

我算是中国计生政策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感恩父母竭尽全力为我们提供当时可能最好的条件来学习。如果不是小时候对文学、历史近乎痴迷的热爱和青春期的叛逆,可能就沿着父母设定的医学路线一路走下去了。

我们也是很早加入电脑的键盘一代,记得小学五年级就跟着家人学习当时还是dos的微机, 学会五笔打字,用小霸王用得狂好。更是在互联网上成熟的一代。当我在2001年就自学dreamweaver搭建个人文学网站,比个人博客时代都要早好些年时,恐怕也不会想到,今天真的自己来做一个网站。我从不遮掩自己对新事物的敏感与热爱,所以从传统媒体走出自办互联网媒体,也一点不奇怪。

象我一样,生于80年代,长于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很多80后,带着传统的经验,以及反传统的锐气,正从传统行业全面登上互联网,相信会有更多80后出现在中国面临最大崩溃的媒体领域。

而如今,更是迈入了移动的一代。当你不真的踏入互联网创业这条河流,之前的预想就仅仅是预想和隔岸观火,难体会切肤之痛。

(八)

一年前,我与今天的很多传统媒体老同行们一样,爱回忆传媒往日的辉煌,广告公司排队加塞,纸媒版面一扩再扩,90年代就能月收入过万,上过刀山、下过油锅,做过潜伏的各种荣焉;

一年前,我仍寄望用媒体去改造互联网, 鄙视互联网内容的各种粗制滥造,鄙视互联网人不懂媒体的各种虚华,鄙视互联网除了离钱近,哪有媒体那么高的理想与社会意义??

最近,常有人问我一年来创业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想不过就是,敢说:我错了!三个字,足以。要做新媒体,凡是不首先把自己当互联网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媒体,皆错了。

残酷地说,创造历史者终将成为历史。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3-10-14
关于新媒体,也许我们都错了
华灯初上,穿过层层的迷雾,我有点感觉像迷失在森林里。钢筋水泥,车水马龙,包裹着的那些被迷梦了双眼的困兽,他们在爬、在抢、在呐喊,他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