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感技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物联网应用在全球渐成气候,开始进入实质推动阶段,给生产、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变化。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到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3500亿美元。车联网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无疑会从中获得不少利处。
物联网助力车联网发展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到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5%.按照这个速度,到2022年,物联网技术将推动全球企业的利润总和增长21%.目前,物联网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九大物联网应用领域。而在“十二五”规划中车联网项目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其第一期资金投入达百亿级别,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分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是将多种先进技术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及由此衍生的诸多增值服务。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对改善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其相关产业得以蓬勃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原因。
物联网的爆发,让车联网迎来了增长之势。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车联网,也成为了物联网进入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有业内人是表示,目前,一辆普通轿车约安装100多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甚至多达200余只,车联网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企业争相切入车联网领域
在市场需求强烈,未来商机巨大,政策暖风频吹,多方因素综合下,并且由于车联网涉及汽车制造、互联网、通信、终端设备、IT、信息内容与电子地图提供、应用平台运营,甚至还包括4S店、汽车保险等众多领域,车联网产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汽车系统中目前已有的重要应用是音乐(广播)、导航和通讯。未来可以预期的还有驾驶安全、社交、旅行和各种O2O应用。最关键的是这些应用需要一个成熟的语音或手势控制。此次苹果的涉足,或将为车联网带来大好的发展前景。
车联网产业基地可谓遍地开花,全国共有数十个车联网产业基地诞生,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包括北京、武汉、东莞、重庆等城市,都在重金投入车联网,欲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车企纷纷与电信运营商签订车联网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力图在汽车出厂前,抢占车联网平台制高点。
事实上,车联网的初步运用已经在国内有了较为广泛的市场,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车联网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3G、云平台、语音识别技术等均已开始与车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在市场需求带动下,车联网终端设备有望迎来下一个爆发式增长。
车联网产业前景光明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道路建设的日新月异、道路安全事故的增加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越来越智能化的汽车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汽车互联是未来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趋势。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预计到2015年,国内汽车产量规划达到2500万辆,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500亿。从用户数量来看,从2005年至今,中国车联网用户数已从5万户增长至50万户,而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为1000万户,占彼时汽车用户总数的将近10%.此外,国内的政策环境也已逐渐形成。国务院多部委、多区域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类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其中,智能交通领域重点支持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程监测与服务等车联网系统。
物联网大潮下的车联网在中国以至全球都有宽广的近景,是物联网时期下的朝阳行业。车联网目前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车联网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车联网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
分析认为,未来车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方面以语音输出入与车载终端互动的方式依然是车载终端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导航技术将更加直观易用,传统的静态导航将逐渐被动态导航所取代,3D导航、实景导航和在线化方式都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这也对导航地图厂商提出了更明确的产品要求。
前景良好,意义重大,但我国车联网市场的发展远未成熟。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厂商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产业链各方各自为政,没有明确的分工模式;缺乏明确的行业的标准与制度,行业不够规范。因此,要想完全激发出车联网市场的潜能,产业链各方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社会进步就在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车联网行业也是如此。只有积极探索产业链各方协作多赢的商业模式,才能使整个行业得以持续。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以安全为核心的车联网多方协同发展模式,打破现有封闭产业链,建立起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进而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由此可见,车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软银集团大手笔回购股票,OpenAI员工或迎巨额分红套现时刻
- 图森未来改名并进军新领域:以《金庸群侠传》IP开发游戏,探索未来新可能
- 特斯拉上海工厂改款Model Y蓄势待发:内外饰/电池容量调整,升级版即将量产
- 北美电网风险:人工智能引爆大面积停电?警惕未来
- Meta过度要求苹果互操作性引争议:用户隐私安全受威胁
- 高通摆脱对Arm依赖,节省14亿美元背后:一场深思的收购策略吗?
- 本田警告日产:若与鸿海合作,或将终止合作关系
- 苹果取消硬件订阅计划:从“租iPhone”到回归硬件销售,转变背后的思考?
- 2024年第三季度PC市场风云:商用市场挑战浮现,市场变局待解
- 微软成英伟达新宠?揭秘Hopper芯片背后的大买家行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