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光1000亿、IBM 200亿,美国高端制造回流上正轨了?
10月8日,IBM宣布未来十年在纽约州投资200亿美元,以增强半导体、人工智能、大型机技术和量子计算的开发和制造。该公司称,此举的目标是在寻求半导体创新的同时,支持美国更广泛的科技领域。
无独有偶,美国另一家芯片巨头美光(Micron)本周也宣布,在未来20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在纽约北部建立一家工厂,在美国打造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厂,预计将创造9000个高薪工作岗位。
接连两起大手笔的投资,归因都指向不到两个月前美国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该法案旨在通过为美国半导体制造厂的建设或扩张提供补贴(金额高达2800亿美元),吸引以芯片制造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回流美国,来推动国内创新。
而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遵循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自身只掌握高端技术和底层材料,使得绝大部分芯片制造的产能发生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
从此前的一些报道看,美国几大芯片巨头对美国的这一芯片法案颇有“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意思。毕竟,对于一条产线投资金额动则几十亿美金的芯片制造业来说,没有实实在在的补贴,再富足的企业都不太愿意轻易挪窝。
而涉及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正式签署后,这些巨头的动作可谓个个争先,一个比一个快。在美光和IBM之前,老牌的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也公布了在美国投资建设芯片厂的计划,碳化硅SiC领域的领头羊Wolfspeed也宣布在北卡罗来纳州投资芯片生产,呈现出热烈响应的整体态势。
尽管美国之外的半导体芯片厂商(比如日韩的厂商)对美国“明目张胆”的补贴计划颇有微词,但事实表明这种势头似乎不可阻挡。据悉,还有一些公司(包括美国本土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企业)正在评估在美国建厂事宜,以便利用联邦政府和一些州新推出的激励措施。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就可以判断,美国高端制造回流上轨道了呢?答案可能是:未必。
首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美国想重振高端制造,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工人——包括建厂的建筑工人,以及今后使工厂运转的“流水线”工人,而美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和短缺。
以英特尔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兴建的芯片工厂为例,该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全美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先找到7000名建筑工人?
据当地劳工组织代表和俄亥俄州官员称,目前俄亥俄州中部并没有7000名富余工人。原因一方面是当地还有其他大型项目同时在进行中,另外总体可供使用的有经验的建筑工人总量严重不足。要满足建造进度需求,不得不吸引外地工人,或者培训新手。
建筑工人尚且不足,制造过程中的“流水线”工人同样也缺乏储备。据报道,当地政府和当事公司已经专门斥资发起了培训项目,希冀培养出足够多的工人参与到日后的生产制造中去。这对于“懒散”已久的美国民众来说,实在不是什么易事。
其次,美国大搞芯片补贴的逻辑是建立在芯片行业利润丰厚的基础上的,然而事实表明,若非一系列国际事件导致的特殊环境,芯片并非一个利润丰足的产业。所谓“卖芯片的不如卖泡面的”,正反映出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而利润低的现实。
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决定底层芯片价格的,是上层产品应用——除了极少数行业外,大多数行业都是平利行业,不足以长期支撑芯片的非正常利润。尤其是在当下,传统的用芯大户电子产品需求萎缩,消费类芯片需求进入衰退期,正逐渐传导至上游芯片厂商,几乎所有的芯片大厂都正在被“打回原形”。
比如,英伟达发布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2%。三星电子日前发布的季报预测显示,第三季度营收76万亿韩元,同比仅增加2.7%;但利润10.8万亿韩元,同比大跌31.7%。此外英特尔、AMD等一系列大厂也都发出业绩预警,表明高速发展难持续,将经历回调之痛。
再次,当美国一意孤行——从芯片禁令到芯片补贴一手制造全球供应链脱钩之后,其他有志国家必然会发展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产业链,从而降低对美国制造的需求(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在中国、欧洲、日韩,甚至印度市场迅速发生),这必然导致美国芯的市场地位进一步萎缩,从未导致新建或扩产的项目难以善终。
目前来看,包括美光、IBM在内的投资计划都将交付周期拉长到10年甚至20年,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逐步上马项目,不排除其中也有这样的担忧。毕竟,再高端的技术,也需要市场的强力支持才能可持续发展。无数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采用非市场手段强推起来的产业政策,往往会被残酷的市场狠狠扇耳光。
综上,美国芯片法案庞大的补贴计划,以及各大美国芯片厂商的积极响应,还远不能说明美国高端制造回流已上正轨,反而才是挑战的开始。今后的芯世界,注定是多元化而强竞争的,不占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国,极有可能进一步失去原有的支配能力,而仅仅换来一个“产业链全”的平庸结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微信语音“加速播放”功能疑似上线?腾讯客服回应引发热议
- 英伟达引领 AI 革命:2024 年投融百亿,掀起全球科技浪潮
- 比亚迪唐L/汉L新车曝光:颠覆续航焦虑,高阶智驾领衔,动力升级引期待
- 樊振东:凯迪拉克新宠,实力与品牌的完美结合
- 叶修跨年新加坡之旅:阅文音乐节引领IP新体验的探索
- 合资轿车降价风暴:广本雅阁破价12万,车市竞争白热化!
- 印度调查苹果App Store支付系统垄断行为,或将公布142页报告,呼吁开放支付系统
- 中国芯崛起:电动汽车行业转向国产芯片
- 比亚迪逆袭上汽,终结连续18年销冠纪录:新能源车企崛起?
- 苹果面临天价和解,Siri“偷听”集体诉讼风波揭秘,真相究竟如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