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安和京东是互联网金融的新三极吗?

小米创始人雷军有句名言,“不要与趋势为敌,创业要顺势而为。”势这个东西,好比人体里的“气”,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左右大局。这几天,金融财经、新金融界的媒体们就因“势”利导,把阿里、平安和京东,封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三极(APJ)”,替代原来的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或JAT(京东、阿里、腾讯)的提法。

势出何方?原来是三家在1月份发起了疯狂的融资“军备竞赛”,以及为此展开的密集宣传造势,在圈里圈外起到了一定作用。那么,APJ真的已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三极了么?未来变数又在哪里?

APJ的融资“军备竞赛”

先是阿里的蚂蚁金服在新年伊始放出B轮融资消息。1月4日,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蚂蚁金服正筹划上市前的B轮融资,此次融资额度或为100亿人民币。融资完成后,蚂蚁金服的估值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

接着是京东金融。1月16日,京东集团宣布旗下京东金融子集团已和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投资人完成具有约束力的增资协议签署,融资66.5亿人民币。融资预计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此轮完成后估值达到460亿人民币。

再下来是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1月18日消息,陆金所正式对外宣布近期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B轮投资者9.24亿美元投资和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投资的2.92亿美元,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约合1200亿人民币)。

一家筹划B轮,一家A轮,一家B轮——三家的融资消息在短短半月内密集释放、你追我赶,大有互联网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味道。其中,阿里与京东的针锋相对自不必说,两家在电商领域就是有恩怨的,如果蚂蚁金服赶在京东金融前就完成两轮融资,那领先优势是京东无法接受的。平安成员陆金所的举动也耐人寻味,它不仅把B轮赶在了蚂蚁金服之前,还特别通过加入“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的方式,推高陆金所B轮后的账面估值。

APJ的筹码比拼

如果单看估值,那么截至目前APJ的对阵情况是:3000亿vs.1200亿vs.460亿。这么看三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前一名基本是后一名三倍,比当前互联网三极BAT的市值差距要大得多。但实力比拼不能单看账面估值,不妨加入产品、品牌和营销三个维度。

1、产品比拼

产品方面,每家都有好几大板块。蚂蚁金服有支付宝、芝麻信用、蚂蚁小贷、蚂蚁金融云、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达客七大业务模块;京东金融有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众筹、支付、保险、证券七大业务线;陆金所则包括个人端借贷业务、非标金融资产交易、标准金融产品代销等几大业务。

当然,产品比拼不能单看业务线或板块数量,譬如蚂蚁和京东虽然都是七大块,但蚂蚁的布局纵深明显深一些,除两端外支付、征信、技术后台都涉及。京东讨巧,把一些具体的业务(如保险、基金代销)都单独罗列了出来,但时下火热的P2P并未涉及。平安则非常专业地做了集群式的划分,实际上提供的产品类别一点都不少。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平安的支付、征信等并未在陆金所明确展示,一旦为了上市需要,随时增加几大业务功能不在话下。

所以从产品纵深、完整度和生态性来看,阿里和平安的布局要优于京东,毕竟京东在金融方面的资历是三家中最年轻的,很多东西都还需要积累。实际上京东也在积极申请各种牌照,争取集齐龙珠召唤神龙。阿里的蚂蚁金服目前来看产品功能要优于平安的陆金所,但不排除后者为了强化竞争力从平安集团拉来帮手快速补全补强。

2、品牌比拼

从三家丰富的产品布局不难看出,三家都想做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解决与用户钱袋子相关的一揽子事情。因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三家都十分重要。从字面上看,原本在金融领域更资深的阿里和平安在这方面也是占优的,但两家都给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捣鼓了一个新的实体——蚂蚁金服和陆金所,这无形中推高了新品牌推广和用户辨识度成本。反倒是京东金融,直接傍在京东后面,在品牌一致性上获益不少。

另外还要谈一谈势。从用户群体构成上看,阿里和京东要更年轻化一些,符合互联网金融是年轻人的金融生活方式的潮流。平安品牌则以根深蒂固的平安保险为大家熟知,而保险服务的客群基本在30岁以上,本身在面向未来这个层面上就吃一些亏;何况,平安还给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取了陆金所这么一个别扭的名字,传播难度又大了许多。

3、营销比拼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不足、品牌劣势是可以靠营销补偿的,小米的成功就是典型的案例。这方面,只能说三家都不弱,属于中国金融行业的营销的第一梯队。如开篇所说,从三家在融资“军备竞赛”上的表现也可窥一斑。

具体来看,阿里拥有支付宝这个超级入口,随时可以通过这个超级入口向数亿用户发出声音;而且阿里的淘宝和天猫本身就积聚了海量的客群,连带营销轻而易举。京东目前在金融客群的获取上和阿里差不多,京东就是它的超级入口;同时京东也在做一些线下场景(线下商超、O2O)和次级电商(消费分期)的投资布局,做大金融获客阵地。平安过去多年笑傲线下地推式营销,转到先上来也不含糊,陆金所新域名lu.com的病毒视频营销只是小试牛刀;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平安另辟蹊径围绕各种生活场景做了一大堆千万上亿级下载量的APP(平安WiFi、平安好房、平安好车等),都是很好的分销渠道。

腾讯和百度同意吗?

从BATJ、ATJ到APJ,腾讯和百度相继被排除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阵营之外,它们同意吗?

腾讯肯定是不同意的,它对飚的目标,应该说只有阿里。微信支付vs.支付宝、理财通vs.余额宝、微商银行vs.网商银行……腾讯一直奔跑在阿里身后几十米的地方,等待着超车的时机。但是,过去一段时间来,腾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给外界的留下的印象是浅尝尚可、深耕乏力。譬如在微商银行的事情上,虽然在推出时间上抢了第一,但掀起的市场波澜太小,还没干出点啥成绩两任一把手就拂衣而去。再如理财通,这个号称对飚余额宝的产品,至今用户数才破3000万,存量资金不过1000亿。更重要的是,腾讯至今还没喊出类似“腾讯金融”这样的一个明确而响亮的名称来统领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反映出公司高层还没想好或重视不足。

百度指定也不同意。百度在金融方面也没少折腾,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百度从互联网金融大潮中获得的实际收益一点都不比任何其它公司少(主要是来自竞价排名广告)。现在,百度旗下拥有百度财富和百度金融两个品牌,其中百度财富时间早,除了代销各种基金外,还是所谓“白名单”P2P平台的分销渠道;百度金融则包括了百度钱包、众筹、贷款等百度系的产品。去年底,百度又大张旗鼓地与中信银行合作搞直销银行。但整体来说,百度金融也存在和腾讯类似的问题,品牌不明战略不清;而且百度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账号体系太弱,无法强连接用户。

综上,即便腾讯和百度不愿意,如果两家不尽快明确战略统一布局,那么“腾讯金融”和“百度金融”在圈内圈外的声量都很难赶上APJ。互联网创业有一条法则叫“早起三天,快活三年”,在互联网金融这一波浪潮中,赶晚集可不是好选择。

宜信们呢?

谈了这么多选手,似乎忘了最重要的一股力量,那就是以P2P网络借贷为切入口的一大波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其中,已经率先在纽交所上市的宜信旗下品牌宜人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单纯的P2P平台不足以与APJ们一较长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宜信这样的平台除了P2P外,也有贷款、财富管理、征信等业务,用不同子公司作为运营实体形成联盟,本质上也是值得重视的玩家。这样的“草根”平台其实不少,诸如宜信、麦子金服、信而富、玖富等,莫不有做大做强成为一站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雄心。

当然了,它们面临的问题更多、挑战更大。这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合规性。目前监管的态势是日渐收紧,在“混业经营”不被首肯的情况下,这些平台不得不花更多心思在“业务隔离”上,这对用户体验、品牌声量和业务扩张是致命的。其次就是同质化竞争。大量无差异的平台必然会导致竞争白热化,根据一般规律大部分玩家会被淘汰出局。最后是根基不牢,没有消费场景或产业链生态的支撑,这些平台很难在艰苦的时刻从容应对。

综上,资本走向不一定能反映所有问题,但一定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至少截至目前,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APJ的确占据了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梯队。变数,也还得从腾讯和百度身上去找。(首发《新金融Club》)

朱飞,科技、金融两栖作者,努力追求知行合一的传媒人。更新无常态,进一步交流请加微信xjrclub。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1-19
阿里、平安和京东是互联网金融的新三极吗?
小米创始人雷军有句名言,“不要与趋势为敌,创业要顺势而为。”势这个东西,好比人体里的“气”,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左右大局。这几天,金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