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至今,网易跟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13个年头,经历了互联网信息的爆发,也经历了PC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而在同类产品近乎销声匿迹的时候,网易跟帖已然成为一种互联网文化,甚至可以说最成功的评论类产品。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UGC早已是诸多流行APP中不可或缺的品类,这些产品和网易跟帖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用户原创内容。但用户可以制造优质内容,也会带来大量的负面和垃圾信息,这不仅让很多内容运营难堪其重,一些产品的衰落也与此不无关系。那么,网易跟帖在反垃圾方面的成就对其他UGC产品来说又有何借鉴之处呢?
19年经验,以及网易的三次技术迭代
互联网反垃圾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第一封垃圾邮件,而在今天全球每天都有数十亿的垃圾邮件在传播,再加上垃圾评论、诈骗短信、色情广告等等,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都面临着反垃圾的压力,网易也不例外。
自1997年推出邮箱类产品开始,网易就开始了自己的反垃圾之路,产品线也从邮箱、新闻扩展到了影音娱乐、游戏、社交、电商等领域。网易跟帖可以看作是网易发垃圾技术的直接呈现,其实在“盖楼”文化背后,网易的反垃圾技术也完成了三次技术迭代。
第一阶段主要是依赖关键词、黑白名单和各种过滤器技术,来做一些内容的侦测和拦截。这是最基础的阶段,也是网易邮箱在垃圾邮件过滤方面的初次尝试,后来这一技术也被应用于网易新闻的评论区。不过受限于当时计算能力瓶颈以及算法理论的发展,第一阶段的技术只能说勉强满足使用。
第二个阶段主要基于计算机行业一些算法的更新,比如说贝叶斯过滤,一些肤色的识别,纹理的识别等等。网易在实际应用中对这些算法进行了更好的特征匹配和技术改造,达到更优的反垃圾效果,这也是网易跟帖能够持续13年之久并且越来越好的关键。
第三个阶段加入了当下流行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网易在反垃圾技术上利用海量大数据做用户的行为分析,进行用户画像,评估用户是一个垃圾用户还是一个正常用户。此外,网易还能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更准确识别是否是垃圾词汇、色情图片、广告图片以及一些违禁品图片等等。
个体的智慧是有限的,但个体乘以一百万之后就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网易反垃圾技术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滤网,将网易新闻评论区的内容汰劣留良,使得跟帖这一体现网民智慧的生产力一直延续下去。
网易易盾上线,跟帖神话或许可以复制
反垃圾技术进入到人工智能阶段时,网易的反垃圾团队发现国内第三方反垃圾市场近乎空白,尽管国外已经出现了mollom、WebPurify、Sightengine等产品。而此时网易内部95%的互联网产品已经迁入了云,正基于此,网易在2016年年初正式推出了易盾反垃圾云服务,将网易服务多年的成熟解决方案以云服务的形式推向市场,帮助更多产品。
纵观市场上的各类UGC产品,在内容过滤方面的做法普遍有三类,一是人工干涉,诸如人工删除、屏蔽、禁言等等;二是进行用户分级,比如根据用户的注册时长和在线时间分为核心用户、普通用户、游客等等;三是优质内容的人工筛选,即人工置顶推荐一些优质内容。不难发现,这一机制和网易跟帖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要投入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巨额的资金,而网易跟帖是网民的自发行为,网易很少进行人工干涉。此外,用户分级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内容的净化,却也极大地损害了用户体验,网易跟帖则恰如其分的给了每个用户发言的权利。
不难发现,传统的反垃圾技术业已成为UGC类产品的一大瓶颈,网易跟帖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反垃圾云服务的必要性。同时,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反垃圾产品,网易易盾在网易新闻、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网易邮箱身上表现出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一方面是基于网易拥有19年的反垃圾特征数据沉淀,而这些正是能否快速有效过滤各种有害信息的关键;另一方面网易云在云计算大军中渐露头角,海量的云计算资源和弹性伸缩的特点,能够满足客户单日亿级请求。诚然,在打造了网易新闻、网易云音乐等标签式产品后,网易开始凭借网易易盾反垃圾来深耕这个市场。
网易跟帖之所以成功,或许有人认为是基于网易的产品情怀和工匠精神,也或许有人说是网民的智慧结晶,但不可否认的是,反垃圾技术却是决定网易跟帖能否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预见,UGC创业大潮在未来会越来越汹涌,而网易易盾反垃圾云服务等成熟的反垃圾解决方案,也将加速UGC产品的落地,网易跟帖的神话并非不可复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