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媒体:不要为了活着而死去

近段时间,IT媒体界关于网络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商业模式和未来出路的讨论之声不绝于耳,不管是唱衰,还是唱好,不同阵营均有大批追随者,各自的意见领袖更是赚足了眼球,出尽了风头!追求进步,寻找创新,创造效益本无可厚非,但在老牌媒体优胜劣汰,新媒体平台百家争鸣的背后,隐藏的是“利益最大化”驱动下,IT媒体人的集体浮躁与堕落。

在当今的IT媒体圈,有几个记者不收车马费?记者、分析师手中的笔本应去探求真相、挖掘本质,而现在大多数时候却是在充当部分商业势力营造市场气氛的工具。美其名曰,软文营销,嵌入式营销,公关稿,新闻稿,等等,如此这般!往小了说,这叫无节操,自毁长城,往大了说这叫舆论暴力,危害社会!

高层如此、行业如此,环境如此,如之奈何?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编辑记者、分析师自甘堕落,而是大环境使然。圈内很多朋友都向我抱怨过,好像如果不收车马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IT媒体记者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送钱,收钱,成了潜规则。但可以肯定,从这一刻起,媒体内容的中立性和公信力打了折扣。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新模式的快速发展,老牌IT媒体优胜劣汰步子明显加快,行业重新洗牌。各家媒体的生存压力空前,在“硬广”盈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打“内容”的主意几乎成为业界共识。新闻、调研、分析、测评、访谈等等内容形式无一幸免,全部沦为“客户”市场炒作的工具。随着国内外强势商业力量的全面渗透,中国IT媒体的公信力已经全面告急。一位资深IT媒体朋友,谈及当前IT媒体内容公信力时,调侃道: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此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意味深长!

最近,我的团队做了一项关于云主机、云存储、网盘方面的产品测评和市场调研。实践过程充实而富有挑战,收获颇多。然而,结果出来后,令我最头疼的问题,不是如何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向读者公布这些结果,而是要在公开的报告中,使用各种“技巧”,在不说慌话的情况下,平衡各方利益。还要无条件忍受各方代表的“沟通”请求!因为,这些厂商直接影响着我们下半年的盈收!由此反观朋友那句调侃,何感?

现在,读者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品味越来越高端,对新闻、事件、评论等市场行为和声音的判断越来越准确,对媒体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期待真实的声音,期待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期待实战,有营养、有风骨的内容,更期望自己可以置身其中进行互动。他们对“意见领袖”的需求和期待,远远高于对新闻、媒体本身的需求和期待。并不是读者要放弃媒体,而是媒体为了活着,牺牲了太多的公信力!

市场需要媒体,但绝对不是依附某些利益集团的“舆论工具”.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需顺应潮流,并迎难而上。必要时甚至需要拿出王佐断臂的勇气和决心。可能会有阵痛,但脱胎换骨之后迎来的是全新机遇和空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先生纪念文学泰斗鲁迅先生这句颇有深意的名言值得当今IT媒体界深思:是为了暂时的利益,放弃尊严和气节,人云亦云,屈服于强势商业力量,苟延残喘,为了活着而死去?!还是着眼未来,在巨大竞争压力下,拒绝诱惑,坚守本真,实事求是,远离舆论暴力,保持媒体最根本的公信力,然后持续创新,浴火重生!?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3-07-23
中国IT媒体:不要为了活着而死去
近段时间,IT媒体界关于网络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商业模式和未来出路的讨论之声不绝于耳,不管是唱衰,还是唱好,不同阵营均有大批追随者,...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