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百度尚能饭否?
抛向李彦宏的这个疑问已经有一年多了。虽然移动互联时代才刚刚开始,所有人都在试水摸索,但在这场关于未来战略的卡位战中,人们对百度的要求不一样。有人称,百度已经进入“历史性下拐通道”。
百度正在酝酿新招。“语音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一。”李彦宏对百度语音项目的重视非同一般。
以搜索、输入法、语音助手为核心,百度正在试图重新定义移动时代的搜索。
语义识别、人工智能,这些都是今年新成立的、百度史上首个研究院“深度学习”项目的主研方向,而这一项目由李彦宏亲自负责。
有着精英、海归气质的技术派李彦宏,最近的讲话中喜欢强调“后发制人”。
这一次,百度真能后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于人?
语音搜索:从信息到服务
“移动时代需要重新定义搜索。”前不久,在与百度多媒体部门负责人余凯的交流中得知,才上线一年的语音搜索已占整个移动搜索10%的流量。
语音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一?
面对记者的疑问,余凯强调,语音交互技术已经取得了智能化、云端化的突破,“如今的语音搜索不同于传统搜索模式,不是基于无关联的几个关键词来反馈结果,而是能够理解用户指令,完成一项完整的任务。”
尽管百度移动互联战略备受质疑,但事实上,手机用户仍离不开搜索。但与PC不同,手机上的搜索大多从浏览器进入,进入之后的搜索引擎仍是百度。
在APP的冲击下,一直被对手称为“没有入口”的百度在客户端上其实仍在迅速增长。据百度提供的数据显示,百度APP作为百度移动搜索的主力应用不仅用户总量过亿,更是在一年时间内暴涨了72倍。
现在,语音功能就已集成在百度搜索客户端中。而在过去的一年,语音搜索已经占整个移动搜索10%的流量。
用户对语音搜索的支持,真实数据的增长,给了余凯团队更多信心。
事实上,目前语音交互技术已经开始成熟,智能手机上提供的语音交互的应用已经很丰富,语音搜索、语音输入法、语音导航软件、语音社交软件等大量应用已经越来越多。
在国内中文语音交互技术领域,去年才被中国移动注资的科大讯飞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然而这一趋势正在被后入场者百度超越,通过对深度神经网络技术(DNN)使用已使语音识别错误率降低了25%。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强调:“国内正在形成持续的语音产业价值链。”但这一价值会如何体现?
采用科大讯飞技术的搜狗语音助手也如苹果的Siri一样一度受到用户热捧。但除了最开始的新奇之外,有多少iPhone用户一直用Siri来搜索周边信息?语音助手是不是仍然只是个玩具?
余凯认为,苹果开发Siri更多是为了卖硬件,而真正的语音搜索重点是在“搜索出来之后”的服务。
很多APP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搜索出信息,但如何把信息变成服务,让用户在搜索结果中可以直接打电话、直接下单,这是百度不同于别人的思路,“移动时代的搜索,百度不只是提供搜索结果,而是要完成服务。”
如此一来,百度就成为了一个“应用分发渠道”,新的盈利模式也随之而来。服务,向下一级服务提供商的分发,才能让百度挖掘出移动时代的搜索新商业模式。
从提供信息到提供服务,目前百度还面临着两个难题。余凯表示,一是,对语义的识别。“语音搜索不只是对声音的准确判定,还包括对语义的理解,这已经开始人机对话的智能化了。”二是,目前语音搜索的瓶颈在后台资源的整合,也就是整个互联网的资源的整合。
对移动搜索的需求其实很特别,用户在上午9点搜索一家餐馆和中午12点搜索一家餐馆,用户状态是不同的,如何根据时间的不同,用户地理位置的不同,给出最切合用户消费心理的搜索结果,这是对语音搜索以及移动时代搜索的最大挑战。
根据不同时间、地点甚至用户模糊的语义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然后结合整个互联网资源整合出结果,并完成用户想要的最终服务。
移动互联时代的搜索已经日趋智能化,百度正在向这个方向迈进。
“目前语音搜索项目有不到50个人在做,”这个以硅谷人才为班底的技术团队看似人不多,“但大部分工作依赖于百度庞大的搜索数据和海量信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语音语义识别方面的突破。”
虽然百度还没有如微信一样火的“移动船票”,但李彦宏仍在强调技术:“现在手机上每天有上亿人在搜索,大家对这个技术落后的容忍度非常非常强,这是任何一个产业早期都面临的问题或者都有的规律。而一旦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个产业就会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放大。”
对于语音搜索,互联网资深分析师洪波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在手机上,大部分搜索行为不再以传统的搜索形态呈现,而是会出现在某种场景中,跟某个应用关联在一起,比如用大众点评找餐厅,用地图应用找路,用音乐应用找歌。“语音搜索只是一个功能,这跟PC上的键盘相比,重要性天地之别。当然,这个功能你不能缺少,有,并不带来多少竞争优势,没有,则必然导致竞争劣势。”
语音之战:百度挑战谷歌微软
虽然李彦宏并没有对语音搜索在百度内部的未来定位给出明确答案,但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百度的输入法做得比百度地图还好,百度的关注点仍集中在如何改进搜索质量,让用户获得真正想要的结果上面,“百度战略都是围绕着搜索来做的。”
百度的核心永远都是搜索,在PC时代是搜索+广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可能变为搜索+分发渠道。
不光百度,谷歌、微软,搜索三大巨头其实都已经把目光盯准了语音搜索。
3月初,谷歌搜索业务负责人阿米特·辛格尔在美国SXSW互动大会上表示,未来语音搜索将取代手动输入搜索。过去几年,谷歌已经在为移动设备和网页端的网页搜索添加新的自然语言搜索技术。目前谷歌电脑版的语音搜索已经推出,但搜索语种仅限于美式英语。这方面,百度倒是先走一步。据余凯强调,百度的语音搜索已经可以识别不同的方言。
微软同时也在语音搜索上加大力度。2月底的TechFest上,微软演示了Bing的全新语音搜索功能。新的Bing语音搜索在语音的识别上更加的准确和迅速,就算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下,依旧能够快速地对录入的语音进行识别。从现场的反馈来看, Bing语音搜索识别速度已达0.43秒。
对于全新的Bing语音,微软首席技术战略办公室的Eric Rudder称,Bing语音搜索在识别率上大幅提高,每个字的错误概率仅有12%-15%。Bing的语音搜索会成为Windows Phone同iOS的Siri、Android的Google Voice相对抗的利器。但不仅如此,与百度类似,Bing目前在微软的定位中远远不止是一个搜索引擎,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内容融入到Bing当中。
与谷歌、微软同场竞技,以技术见长的李彦宏显然已经把宝押在了百度对前沿技术的把握上。
百度逐梦:网罗硅谷技术高手
实际上,百度的语音和图像产品的崛起,正是受益于Deep Learning领域的技术突破。如余凯所言,百度语音助手“语音指令、语音搜索、语音问答”等功能,正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的。
2013年百度历史上首个研究院已经成立,“这个研究院初期将专注于Deep learning,就是深度学习的技术,所以我们把这个研究院叫做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简称IDL。我们会吸引这个领域里全球知名的高手陆续加盟。”李彦宏说。
“我们马上就会从美国硅谷引进大量人才,”从美国硅谷回国而加盟百度的余凯与李彦宏一样是个技术宅男,一年多了,他至今仍不知道国贸在哪里,除了上地就在五道口一带出没。百度研究院下一步要找的人才也是这类的技术高手。
百度不同的事业部由不同的副总裁管理,而研究院这个团队则由李彦宏直接负责。
火爆的微信抢到了移动互联的先发优势,但同时也被来自运营商的质疑和诘问弄得头大。李彦宏虽然话不多,但他的多次讲话一直在强调“后发制人”。
以百度语音助手为例,虽然起步较晚于业界其他产品,但目前已经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来自百度的数据显示,在语音识别准确率方面,过去一年的进展就超过了15年进展的总和。
在李彦宏看来,正是此前长期技术积累使百度语音产品得以厚积薄发。与之相似的还有当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全网搜索以后,百度以图搜图的准确率已经从20%提升到80%。前不久,百度还上线了首个全网的人脸搜索产品。
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中,马云是高调,马化腾是因为微信太热不得不高调,而李彦宏的确很低调。虽然低调仍不能掩盖其身上浓重的海归、精英气质,但李彦宏的技术情结或将能让百度在语音搜索、移动搜索上圆了业界众望所归的“百度移动梦”,还要看百度的执行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对此,洪波认为,深度学习项目的价值,将体现在由移动互联网推动的云计算,以及大数据价值的挖掘。这个前景已隐约可见,现在开始投入已不算太早,这是构建未来竞争力的基础。百度缺乏做端的经验,百度应该继续优化地图的体验,不要急于整合太多商业资源。
一份摩根士丹利关于百度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搜索市场增长未来两年依然保持40%以上的速度。
百度虽然APP上有了过亿的下载量,但目前移动搜索的真正突破还没有开始。业界仍在质疑百度的移动前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字节跳动自研AI GPU:打破依赖,摆脱英伟达,开启科技新篇章
- 特斯拉新款Model Y上海工厂下月改款量产,变革还是创新引人期待
- 苹果警告Meta:互操作性过度引发隐私安全风险,需谨慎行事
- 苹果涉罪指控:刚果金指控供应链涉嫌血矿,法国比利时展开调查
- 蚂蚁集团辟谣:别再“借壳”传言,我们专注于业务发展
- 美加州计划2035年前全面禁售燃油新车,电动汽车成未来主流
- 美联储降息特拉斯暴跌,市值蒸发9600亿,经济风暴来袭?
- 苹果"断舍离"硬件订阅:告别手机换代焦虑
- 谷歌新规引担忧:外包人员被迫评估自己不擅长的回复,工作权益何在?
- 两大科技企业网络防线再受挑战,国家应急中心揭秘网络攻击真相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