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NASA)无人木星太空探测船「朱诺号」(Juno),今天于北京时间今午11点18分左右顺利进入木星轨道,在距离其4100公里上空绕行,是首次有人类探测器如此接近木星。朱诺号未来20个月将探索木星,以助科学家了解木星以及太阳系的起源。
「朱诺号」于北京时间10点42分点燃主引擎,花约35分钟进入木星轨道。因木星上辐射物质是致命浓度的逾1000倍,太空船若靠太近将被烤焦,因此绕行木星轨道的风险极高,遑论登陆表面。
木星大气层由氢与氦组成,距地球约8.7亿公里,据信是太阳系最早出现的行星,直径14万2984公里,比地球宽11倍、质量大300倍,是太阳系最大行星。 「朱诺号」为太阳能无人太空探测船,花了5年时间进入木星轨道,科学家希望能搜集到有关水的关键资讯,「木星水量是理解其形成的关键,因此对于理解太阳系如何形成至关重大。」
NASA今日直播只会呈现虚拟影像,「朱诺号」进入轨道后拍摄的木星影像,将会在8、9月公布。
扩展阅读:
有史以来所有造访木星的太空船,包括短暂飞越木星的先锋号、航海家,和绕行木星八年的伽利略号都是没有太阳能板的,只有朱诺号是配备太阳能板的。这也使得它体积与重量剧增,它的三个8.9公尺长的庞大太阳能板,一个篮球场都放不下,也比其他造访过木星的太空船大得多。
因为木星离太阳远,朱诺号最多只会收到地球附近4%的阳光,因此只有增加太阳能板的面积,但是这也让朱诺号的重量增加了340公斤。得益于近年太阳能板的光伏效率大幅精进,当前已经是朱诺号的“完美身材”。
造成朱诺号与其它前辈不同的原因在于朱诺号独特的能源构成。
之前的木星探测器大多靠「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简称为RTG)来驱动,它是一种小型的核能发电机。它的「核能」不是核能发电厂那种核分裂连锁反应,说穿了只是一坨高纯度的放射性原料,在放射的过程中会生热,因此就是一个不用插电的暖炉。如是这时候再把「热电偶」放在冷热的交界处,温度差异产生的热电效应就会产生电压,提供稳定的电流,就好像一个源源不绝的电池。这样的电源虽然能量转换效率低,但是能量够大、体积小。
这些都是深入木星轨道以外的美国太空船,那里阳光不足,因此几乎都用RTG.朱诺号和欧洲探测彗星的「罗塞塔号」是所有到小行星带外的太空船中唯二没有RTG的。
但是,可以用来做RTG的放射性同位素并不多,苏联曾经把「锶90」做的RTG给北极圈里方圆百里无人烟的灯塔,只是锶-90的β衰变放射线穿透力强,需大块厚重的金属层层包起来才行。苏联解体后,曾有偷废铁的小偷看上这堆「废铁」,就把老旧的RTG大卸八块拆回家,却被放射线弄得几乎一命呜呼,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适合放在太空船上的只有「钸238」,因为它的能量更大,但薄薄的金属壳就足以挡住它α衰变产生的放射粒子,而且半衰期为87.7年,特别适合需要长期飞行的太空船。只有一个问题:自然界没有钸238,它是制造核子武器的副产品,当年核子俱乐部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看出它的价值,把它留下来。美国六零年代生产大量核子武器,手上的钸238多得用不完,不但阿波罗计划的登月小艇都有RTG(至今还在发电),有的人造卫星也有。苏联应该也半斤八两,发射不少带有RTG的人造卫星,只是资料从来没有公布。后来太阳能板技术渐渐成熟,就不再在普通人造卫星上用RTG了。
好景不常,美苏限武谈判后全面停止制造核武,1988年后美国就不再制造钸238,NASA才惊觉未来太空船的能源有问题,还好俄国对钱的兴趣更甚于太空探险,赶快向它买16.5 公斤。现在NASA手上的钸238一共只有35公斤,但是堪用的只有17公斤。
17公斤很多吗?好奇号火星车就用了来自俄国的4.1公斤,几个月前通过冥王星的新地平线号用了约10公斤,正在土星的卡西尼太空船更用掉30公斤。
美国预计要砸下9千万美金,由能源部负责生产,估计在2018年后可以达到稳定量产:每年1.5至2公斤,省着点用还勉强活得下去。另一方面,NASA也在发展效率是RTG四倍的「先进史特林同位素发电机」(advanced Stirling radioisotope generator,ASRG),那就更省了。没办法,现在入流的国家都不再制造核武,钸238就成了稀世珍宝,难道要NASA向朝鲜买吗?
钸238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