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省“四化两型”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等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重要保障要素,这对我省职业教育带来新的重大考验,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省教育厅立足湖南实际,以服务产业为目标,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颠覆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抢占技能型人才培养制高点,引发我省职业教育深刻变革。
10月26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研讨会在湖南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湖南的探索与实践为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代表湖南作经验介绍,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以现场观摩的形式再一次为兄弟省份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南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
重构基于云-管-端的教育信息化
“我们按照‘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的目标来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职教新干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谈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能不提到“云计算”.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后,海量信息的储存、处理、分发、传输需要功能强大的平台、软件和管道,才能满足用户端的需求,这就是被现代ICT业界称作的“云-管-端”模式。
王键曾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方,譬如人们不可或缺的电力资源,用户可以自主发电,但社会成本很高,所以要建发电厂和基础设施来满足“多、快、好、省”的社会供需,云计算就相当于发电厂。
云计算的应运而生并在各领域推广应用,带来人们工作学习的高效便捷。“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再一次为湖南教育所体现,云计算刚刚起步不久,省教育厅就开始寻找“教育云”.
2010年,省教育厅践行顶层设计理念,正式从北京引进基于Web2.0和云计算的网络服务系统。该系统以个人学习空间为基础,以网络交互学习为重点,采用框架式结构和服务器集群建设,为全国教育系统提供云服务。
自此,我省职业教育依托该网络服务系统,积极推动新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设,由职业院校根据师生人数及教育教学管理实际,按需购买个人教学或学习空间,按标准缴纳维护费,建设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的院校机构平台群湖南职业教育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我省职业院校迅速兴起了一场被广大师生称为“空间革命”的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已建机构平台190个,已建设师生个人教学或学习空间50余万个。
事实上,不论是从全国教育系统来看,还是从我省各行业领域来看,省教育厅这一重要举措,真正使得“云计算”跳出领导报告,得以在教育教学上深度应用,堪称“化云为雨”的先行者。
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深刻变革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首先体现在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上。
“从2010年起至今,我省职业教育借助于”个人学习空间“,资源建设呈现出人数广、原创多、见效快、效果好的喜人局面。”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姜正国在谈到职业教育信息化这一重要课题时透露。
空间采用实名注册,加之群组内展示和交流,极大地调动了空间主人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教师、学生、现场专家共建资源的良好局面,此前十分匮乏的企业典型案例、真实的教学素材得到了有效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上传的资源中,典型案例有10万余个,教学素材有50万余个,50余万个空间主人上传了数万个形式多样的教学视频。而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几乎是全方位、全流程的覆盖,实质上都是创新。采用空间教学,打破了时空界限,课堂与现场即时互动。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可以分类建立学习群组,可以利用视频、素材等资源,进行虚拟现场教学。利用空间平台,老师在空间完成作业批改、启发引导、考试改卷、实践指导、学生能力拓展、学生心理辅导、教学资源整合等,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即时交流,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
随着空间教学的运用和推广,不少学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图表化资源聚成的方式,构建模块式课程;有的学校以典型产品、典型工作任务或教学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有的学校以作业流程为线索,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课程改革中,职业院校课程学科体系解构和行动体系重构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教学评价方式上,实现了全程评价,同时可以师生互评。”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所长、研究员刘显泽表示,空间教学实施后,学生普遍反映与老师的心通了、课堂变活了、资源变多了、师生变勤了、互动变频了、创新变快了、师生能力变强了,教育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重点项目评审已主要通过网络进行。通过空间实现“背靠背”评审方式,这样改革后,被评学校负担大为减轻,且评审专家看到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评审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对接产业才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曾出现职业院校分数线超过一般本科的现象,教育厅副厅长王键也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远远超过本科院校,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我省在服务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勇于担当和顺势作为。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顺应企业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延伸了教育教学的触角,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两支队伍的资源优势,在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张大伟介绍。
2010年,省教育厅组织职业院校与全国知名企业开发了12个专业的仿真实训软件,较好地解决了部分特殊专业实习实训岗位不足、设备滞后等问题。与此同时,我省职教系统校企合作开发网络课程300余门,视频2万余个,为企业专家建立空间8500余个。许多职业院校免费为技能大师发放个人空间,将他们的生产实践经验、技能绝活拿出来与职业院校师生共享。如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国知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家朱军、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湘绣大师刘爱云等建立了个人空间,打破了师生与企业一线大师的时空界限,极大调动了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热情。
2011年,我省着手录制湘绣大师刘爱云、湘菜大师许菊云、焊工大师杨卫东等十余名技能大师的技艺视频,免费提供给全国职业院校师生学习,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独特技能保护和职业院校技能教学发挥了良好作用。如今,“在现场”与专家互动交流,与大师面对面成了职教的常规教学。“课堂上讲技能,黑板上开机器”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成为过去式。
2012年,省教育厅针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涉及的我省37个县(市)区农村中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缓慢、人才培养质量难以适应区域产业升级要求的实际,启动了“专递课堂”建设,一方面集聚全省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建设同步课堂,以网络直播方式,将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况专递至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另一方面针对37个县(市)农村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结合县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专门开发一批集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以及试题库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专递课程资源。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专业的专递课程资源。计划到2015年,我省建设的职业教育专递课程资源覆盖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70%的专业。
采访结束时,王键副厅长意犹未尽,他欣喜地透露省教育厅正在着力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课题,湖南职业教育的好戏还在后头。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