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做过义工难上好大学?社团变“第二课堂”?
来自慈善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美国人平均每年花在做义工上的时间约有100小时,每三四天就会去做1小时的义务社会服务。其实,美国人似乎有一种共识:不做义工,就得不到社会尊重。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认知:不做义工,就别想申请好大学,更难进名校。
现状 公益社团最受欢迎
哈佛大学的一道门上镌刻着:“入校为增长智慧;离校为更好地服务你的国家与人民。”它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使学生成长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
美国高校中的公益社团数量蔚为壮观。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在该校1716个社团中,有305个服务类社团,其总量仅次于学术类社团(328个),所占比例近18%。这类社团并不直接与专业相关,主要以组织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为主。对美国大学生而言,加入大学社团不仅仅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方式,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道德和艺术发展的契机,所以许多大学生自踏入大学便开始慎重地选择社团,并将整个大学的闲暇时间和热情倾注其中。
公益性社团走红,也是与美国服务性学习理念挂钩的。服务性学习,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主张将学习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通过相应的服务巩固和扩展课堂所学,并且深化学生服务社区的意识,这些行为甚至可能影响学生们未来的人生取向。例如,学生们清理河床上的垃圾是为社区提供有价值的志愿者服务行为,而如果他们不仅清理垃圾,还对垃圾进行分析,并告知当地居民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就成为服务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服务性学习包括由小学、中学、高等院校或社区服务项目组织的活动,以满足社区的需求,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学生们通过学校或者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机构,都能够获得服务性学习的机会,以此来塑造自我品格。如通过与环境相关的服务项目,学生不仅仅要为社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同时还学到了关于水质、实验室分析的知识,提高了对污染问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了解从事科学、环境或者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的职业兴趣。学生和社区因此双向获益。
缘起 从文学走向多元
美国的大学生社团,早期主要是文学社团,主要活动是组织一些辩论,也搜集许多政治、文学书籍。
19世纪初,许多以希腊字为名的兄弟会在各个大学纷纷成立,社团成为学生课余社交的场所。19世纪60年代, 美国各大学开始建立大学体育馆,学生社团不再局限于讨论文学,还参与体育竞技、戏剧表演等。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逐步认识到大学教育除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外,学生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同样大有裨益。
如今,美国大学学生社团活动,包括学生自治会各部门的组织与活动、学生报纸与其他刊物、各种荣誉,兄弟会与姊妹会、学生组织的关于宗教、政治、文化、体育、音乐、特技、社会服务等社团活动。这些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期性社团会员交谊活动;另一类是举办演讲、放映电影、举行音乐演奏会等对外公开的全校性活动。宗教性社团、专业性社团与各种兄弟会和姊妹会大多数在教堂、院系、会馆等固定场合举行活动;公益服务性社团则常在附近社区推行各种服务项目;政治性社团常邀请地方党部官员参加国际性社团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学生节,邀请校长、副校长参加正式宴会,邀请一些非营利的外国文化人士表演,还有国际义卖会等等。
今天,公益性社团越来越多,既缘于教育系统内部有力的推动,更缘自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一些企业甚至也将社会服务经历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标准。
原标题:没做过义工难上好大学?社团变“第二课堂”?
录取 名校不爱“高分”爱“义工”
在美国,没有义工服务的经历,就很难申请到好大学,即使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名校,分数也并非唯一,因为校方录取的是将要贡献社会、贡献世界的人。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表示,这与美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有关。义工服务的志愿精神可能源自美国开拓新疆土时代新移民们之间相互帮助、不图报答的社会风气。由此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志愿服务时间长、表现特殊的人,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会更被看重或被优先考虑。
在高校看来,做志愿者、义工的经历及其时间长短,是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的重要方面。在这样的录取规则下,许多学生会选择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让自己的申请“锦上添花”。许多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会把申请者的社会服务经历看作是一条录取规则。有的地区甚至为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提供奖学金。例如密歇根州,它的服务学习奖学金计划为遍及全州的“校园契约”成员的大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服务性学习更被列为学士毕业标准。
>留学>(课程)机构专家指出,美国很多顶尖学校非常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例如钢琴十级、机器人项目、工程比赛等等,还包括一些学术竞赛。美国大学尤其是顶尖名校的招生官们,都会特别关注学生在类似做义工等方面的课外活动的表现,做义工不必非要远赴外地,完全可以就在你住的社区、你所在的学校附近等区域,只要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士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
社团不是“第二课堂”
王伯庆
国内许多高校,常把社团活动称为“第二课堂”。
但在国外,社团却被看成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部分。社团是大学联系和组织学生的桥梁,失去了社团,就如同失去了车厢的火车头。
原密歇根大学校长杜德斯达说,“当校友们被问及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他们几乎从未提到过课程,这些东西在期末和毕业以后很快就消失了。相反,他们记得的是参加过的社团,所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他们所结交的友谊。”
毕业后能留下的东西,才是大学教育能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教育,大学社团活动恰恰如此。相对于课堂讲授,公益类社团可以更好地培养品德;体育户外类社团能培养吃苦和不怕失败的精神,还能强壮体魄;表演艺术类社团能培养大众沟通能力;科技专业类社团可探索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社团能够培养起同学们的终生友谊。在一个技术进步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的寿命延长的新时代中,大学生要做好终生学习的准备。而终生适应能力常常来自课堂外的训练——社团活动。对于90后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是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成长的一代,更需要社团来弥补家庭教育与社会经验的缺陷。
大学必须做好社团的理由,来自于在线教育的冲击。今天,在线教育发展迅猛,有人甚至危言耸听:在线教育将以低成本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学知识与技能,在线教育将冲垮许多低端大学。提供免费在线大学教育的Udacity公司创始人塞巴斯蒂安·特龙就曾预言:未来整个世界将只有10所大学。其实,大学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不是课堂讲授知识,这是量贩大学的老朽形象。从孔子讲学到雅典学院,都是行走人生、问答交流。也可以说是“辅导员孔丘和柏拉图指导下的哲学社团”。
教育不始于课堂,也不会止于课堂。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大学过去在、今天在、明天还会存在,靠的不是量贩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电视大学和在线教育可以做得更好。大学活到明天,靠的是学生吃住一起的友谊、社团活动和师生接触,这是在线教育永远无法取代的校园品质。
(北京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