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斗拱”,有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由它托举起的飞檐廊阁,却在中国惊艳千年、家喻户晓。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是汉族建筑特有的结构,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斗拱的雏形。
这才是真正的土豪金!
藏匿于华丽屋檐下的斗拱,默默无语,斗转星移间支撑中国古典建筑历尽风雨沧桑。
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来成为皇族建筑的专用构造。至明清时期,则更多地承载起装饰作用。
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
因为斗拱的存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呼之欲出。
此外,斗拱还是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所在,如遇地震,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化解地震冲击。
于是,福州华林寺、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河南济源济渎庙等古建筑,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是的,千年!
福州华林寺内的斗拱结构
该建筑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
当斗拱建筑披上中国色彩,视觉效果更是惊艳到爆!
它可以大隐隐于朝,八方来仪。
它可以中隐隐于市,润物无声。
也可以小隐隐于野,流芳万古。
它可以朴实无华,却成为建筑生命的中流砥柱。
它更不介意瑰丽辉煌,静观世间风尘。
今天,很多人都在赞扬德国人的严谨。而看了工艺堪比汽车发动机的斗拱结构,你就会知道我们祖先到底有多严谨!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不用什么钢铁零部件,木头就够了——
在今天,斗拱仍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修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以中国红惊艳亮相,而这座博得无数人点赞的中国馆,所采用的正是——斗拱结构。
关键时刻,我们还是要靠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惊艳世界。
只可惜烟花易冷,斗拱惊艳了历史岁月,却并未更多地在今天华丽绽放。
如今全国很多地方的建筑大同小异、个性缺失,面对各地大同小异的楼房,你可能去过很多城市,却感觉是在原地打转。
再过一些年,还会有人记得我们的斗拱吗
?
- 亚马逊欲借首批27颗卫星挑战SpaceX:能否成功突围引关注
- 苹果图书涉嫌虚假宣传遭集体诉讼,消费者权益受损引争议
- 鸿蒙版微信更新:华为HarmonyOS发展步入“新纪元”,多项重磅功能助力用户畅享沟通新体验
- 亚马逊竞购TikTok美国业务,用户命运悬疑4月5日揭晓,真相还是迷雾?
- 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揭秘未来显卡散热新纪元
- 美团骑手养老保障新举措:试点补贴,逐步全国覆盖,让骑手更安心!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新曙光:新凯来“软硬协同”模式引领行业变革
- 数字化艺术创新:网龙“数字化细节重构”艺术形式引领美育教育新范式
- 比亚迪“西安号”滚装船正式下水,“深圳号”即将首航,出海再提速,新机遇新挑战
- 腾讯字节跳动移动发行商收入榜稳坐前二,竞争激烈,谁将领跑全球手游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