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英艺术家肖般若在以往的作品中一直研究植物与人类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为英国国家美术馆所做的作品中她延续了与植物相关的主题,探讨植物的象征意义在美术史中的变化。
创作中的肖般若
在中世纪,植物通常是二维平面的,装饰性的,甚至有时只是为了构图的平衡而强加的,并不具备任何象征价值。
Benvenuto di Giovanni ,《Altarpiece: 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 圣坛装饰画:圣母子与圣人》1479年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植物变得具有强烈的宗教指向性,比如百合出现在圣母子的油画中时通常代表了圣母的纯洁。不同的花和植物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Carlo Dolci之后,《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Flowers 圣母子与花》,1642年以后
Albrecht Dürer工作室,《The Madonna with the Iris 圣母子与鸢尾花》 ,1500—1510年
Lorenzo Lotto,《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 圣母子与圣人》,1522年
Cimabue,《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Two Angels 圣母子与二天使》,1280—1285年
到了17世纪末期,花卉在荷兰画家的作品中又完全丧失了象征意义,艳丽繁盛的静物花卉画纯粹为了视觉的愉悦,画家为了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把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全部画到同一张作品中,而植物本身不具备任何指向。
Jan van Huysum《Flowers in a Terracotta Vase 陶土花瓶中的花》,1736—1737年
19世纪后期梵高的向日葵的出现又一次改变了植物在油画中的象征价值使其不仅有着视觉美感更具备了精神性象征着生命力和幸福。
梵高,《Sunflowers向日葵》, 1888年
艺术家选择了英国国家美术馆中出现在不同时代背景油画的植物,将之从传统的绘画中分离出来,采用激光切割技术等比复制并装入同一花瓶中,试图探讨植物在艺术史的表象背后的命题发展。
肖般若,《是花吗?》,综合材料,2014年
在《是花吗》之后,肖般若针对梵高的向日葵展开了新的创作。在舞台艺术家黄东杰的帮助下,她尝试用新媒体和动画去重现梵高的向日葵,投影在白色的亚克力塑料向日葵上,白色亚克力板上的虚拟向日葵还会慢慢晃动,与此同时她设置了约100朵真实的向日葵围绕在周围。在展览期间真正的向日葵将会一天天缩水枯萎,相反的而完全利用人工和新媒体的制作的虚拟“向日葵”却会像展览第一天一样鲜艳不变。
肖般若,《是向日葵吗?》,综合材料,2014年
《是向日葵吗?》局部
《是向日葵吗?》提出一个新问题:这还是梵高的那朵向日葵吗?在网络时代,我们在微博、qq、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虚拟的自我和他人互动,尽管肉身不断成熟衰老直至死亡,虚拟的我们却永远不会消失。那虚拟的我们也还是我们吗?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