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胶片相机逐渐淡出新闻摄影领域,解放日报社积累了近百万张珍贵的历史资料底片。为更好挖掘这批珍贵资料的丰富内涵,由解放日报策划编撰的《解放·城市底片》丛书将分年代陆续分册出版。
首册《开国那几年:1949-1953》近日出版。该书用影像呈现了1949年至1953年间的上海,其中有风云际会的宏大场景,也有远东第一大都市在新旧更替中意味深长的日常。
【致敬】
城市的底片
历史的印痕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胶片相机逐渐淡出新闻摄影领域,这段时间内,解放日报社积累了近百万张珍贵的历史资料底片。为更好地挖掘这批珍贵资料的丰富内涵,我们筹划推出了《解放·城市底片》丛书,将分年代陆续分册出版。这是我们第一次比较系统化、规模化地梳理并向社会介绍解放日报图片资料的尝试。
这是一套以影像为主线的丛书,许多珍贵图像是首次与读者见面。在策划之初,我们就确立了“让影像可读”的原则,因为单纯的影像尚不能完整反映这个国家、这座城市一个甲子多以来极不平凡的求索历程,所以这套丛书不仅仅是画册,我们尽量查索钩沉,努力使得每一幅图片都能承载更多的历史信息,传递更多的时代背景。
我们查阅和引用的素材以相关年代的新闻报道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源自解放日报当时的报道。这样的图文结合,或许不够全面充分,甚至今天看来可能带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比如,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其是非曲直,今天看来或许就会不尽相同,相信读者自有评判。而这正是历史的印迹。
虽然有些底片存在着划痕、污迹(我们并未全部进行修饰),但解放日报社的这批历史资料底片由于保管完善,影像质量总体上仍然极好。这背后,几十年来,有多少位解放日报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心血倾注其中!
回溯这批历史资料底片的保存过程,其缘由本身也极具时代印痕。自1949年5月28日创刊始,解放日报社就建立了严格的底片管理制度,并一直严格执行着,加之当时相机、胶卷精贵,所有报社配发摄影记者的相机必须备案,记者在采访之前还须遵制向报社登记领取胶卷,初期每次最多领取两卷,其后情况改善,但基本上也只能领到5卷上下。拍摄完毕的胶卷均原卷如数交还报社,由专人放大冲印、统计保留包括废片在内的胶片数量,最终存档并向报社报销。在那个底片时代,解放日报社还对每卷底片成品率提出过要求,比如36张一卷的135胶片,拍摄后成品至少须达到33张,否则就说明摄影记者没有尽心尽职,造成浪费。
敬业正派的一代代解放日报新闻摄影工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页页珍贵的历史记录;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使解放日报社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了这批珍贵的底片。
可以说,是解放日报老一辈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勤勉敬业严守规范,是解放日报社薪火相传的优秀报业传统,成就了今日这套《解放·城市底片》。每次看到这一幅幅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影像,抚往追昔,我们都由衷地赞叹和感佩。在此,谨以《解放·城市底片》丛书向解放日报历年来所有新闻摄影工作者,向报社历任领导、摄影部门负责人,以及历年来为保存这些资料图片付出辛勤劳动的报社员工,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由于年代久远,某些图片和其对应的拍摄者可能会存在错漏,但我们仍尽力根据底片档案上的信息制作了作者索引,以志尊重和纪念。
谨以此书,致敬前辈,致敬历史。
——《解放·城市底片》 丛书编委会
【1949年】
另一个战场的大考
经过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洗礼,解放上海这座城市,对人民解放军来说,不是个问题。但想征服这座“冒险家的乐园”,这座东亚第一城,实在非比寻常。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进入上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要过一大难关。”
这是一个远比飞机大炮的战争更难捉摸的战场。上一次政权更迭,进入上海的国民党,就曾吃过苦头。蒋介石曾训诫属下,“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即不能有头绪”。
终于,随着上海战役的迅速结束,被一些人预言为“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的共产党,为了新中国,要在“另一个战场”面临大考。
【1950年】
从头收拾旧山河
这一年的上海,本就百废待兴。
然而,国民党不甘失利,希冀利用他们的空中优势,又对上海进行轰炸打击。
翻阅解放日报的老照片,可以看到那些被炸毁的锅炉、厂房裸露在旷野里,等待修复;可以看到被炸烂的房屋、被炸伤的市民在废墟中等待救援;还可以看到一个曾经经历过如此轰炸的上海,以怎样惊人的速度修复。
【1951年】
两年新生 晨光已亮
这一年,大规模的社会治理开始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开启了一套延续至今的城市自治体系。而在农村,保甲制度废除后,组织功能更多由“农民协会”承担,并在“土改”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政权的交替还需要采取统一战线的战略。1951年,上海市工商联的成立取代了先前的市商会和市工业会,创立过程长达18个月,此后担负起动员和监督企业主的责任。也由于政策的扶持和激励,上海这座共和国最大的城市,有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数据:1951年,上海工业生产超出了1949年水平的60%;从1951年末起,上海新创办的企业数量超过了倒闭的企业。
上海,1951,两年的新生,晨光已亮。
【1952年】
工人的胜利
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大调整,1952年,上海工业全面复苏。当年,上海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2.18亿元提高至68.06亿元,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全市建立了8668个基层工会,拥有1227347名会员。1952年10月1日,解放日报为国庆三周年刊发的长文中写道,“三年来,上海工人阶级已经有90.7%组织起来了。”
【1953年】
翻开新的一页
1953年春,私营上海信谊药厂的药师徐开坤成功研制国内首种抗结核药——异烟肼。不过,厂方以该药利润不大为由没有投入生产。本来这只是一个会被淹没于当年无数历史事件中的小事,但就在这一年,徐开坤和他的新药站在了历史的分水岭上——工厂要筹备公私合营了。
1953年,已经进入解放后第5个年头的上海宣告“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开始进入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一年,全市68家工厂进入公私合营。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