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消费者们闭门不出长达二十余天。在疫情期间,零售、餐饮、娱乐等高度依赖线下客流的行业都迎来了寒冬,高频需求的接待被迫中断。有行业人士预计,仅在2月14日情人节一天,餐饮行业预计总体损失高达七百亿!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们也在逐渐积累消费的欲望,在电商分析师李成东看来,疫情告一段落后,部分行业将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其中,餐饮或将是报复性消费最为强烈的行业。
根据著名咨询公司凯度调查数据显示,疫情结束后,82%的消费者会恢复外出餐饮消费,65%的消费者将"外出吃饭聚会"作为"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餐饮行业在疫情触底后,有希望迎来大幅度反弹。
凯度微信调查数据
参考2003年非典前后餐饮业情况,疫情结束后的第三季度,住宿与餐饮行业GDP出现增速跳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餐饮业2003年的营收额为896.2亿元,同比增长了155.9亿元。由此可见疫情过后,餐饮行业活力将会再现。
然而,在疫情的"余波"下,餐饮行业也面临着供应链、人力、资金、顾客安全感等多维度风险。好消息是,在疫情期间表现亮眼的免接触配送模式或将在反弹期继续发挥优势,帮助餐饮行业重振旗鼓。
"欢乐送"送餐机器人进入隔离酒店免接触配送
疫情"余波未了",重构顾客安全感成首要任务
受疫情影响,顾客已从自身起进行了严格的卫生防护措施,对餐厅的饮食卫生情况也会格外注重。
餐饮行业除了本身要做好疫情后的后厨卫生规范、对员工的健康严格监控外,还要让顾客感受到餐厅在卫生上的严谨。例如,在非典后,许多餐厅采用了分餐制、透明化厨房、及时公开员工健康情况的方式以获取顾客信赖。
而在非典结束17年后的今天,全新的技术手段也将投入应用。以普渡科技的"欢乐送"送餐机器人为代表,疫情发生后普渡科技推出了透明的封闭式菜罩。
由于此次疫情传播以飞沫、接触传播为主,在疫情期间,大多数餐厅都关闭了堂食服务,仅保留外送,正是因为堂食过程中病毒传播难以把控。针对一般的餐厅配送,服务员处于频繁与餐厅客人接触的环境中,传菜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接触传染;同时许多菜品的盛具无加盖的设计,过程中也可能被飞沫污染。
当后厨出餐后,直接将餐品放置在机器人托盘上,盖上透明封闭式菜罩进行自主配送。一方面,从后厨直接出餐,并放置到机器人托盘上直接配送,省略了服务员传菜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封闭式的菜罩则隔绝了配送过程中因人员流动造成飞沫等污染的可能性。
"欢乐送"透明封闭式菜罩
疫情前,市面上对服务机器人的接触程度不高,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仅为3%,疫情爆发后,配送机器人进军疫区,帮助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这一举动让更多人意识到机器人价值。
此外,在去年年底,普渡科技推出了两款全新的配送机器人"贝拉"与"好啦"。其中"贝拉"作为半封闭式送餐机器人,也预计推出全封闭式舱体的高配版,进一步满足餐厅对餐品保温、卫生、安全的多项诉求。
送餐机器人"贝拉"
而在餐后的处理上,回盘机器人"好啦"也能对顾客用餐完成后的餐具进行封闭式的回收。同时"好啦"搭载了非接触式的操控模式,服务员只需在机器人头顶挥挥手,机器人就将接收到指令,前往下一桌回收或返回后厨清洁区,同样降低了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回盘机器人"好啦"
在后疫情时代,顾客的防范意识短时间内仍会保持较高水平,免接触及封闭式的机器人配送与回收不仅在实际操作上隔绝了服务员接触传播与配送飞沫传播两类传播方式,更直观地像顾客展现餐厅在公共卫生上的行动举措,重新建构顾客对餐饮行业的安全与信赖感。
阶段性复工,"机器替人"暂缓人手不足困境
此次疫情对餐饮造成的另一方面影响,则是阶段性复工带来的人力短缺问题。不少身在较严重疫区的工作人员,即使返回工作所在地后也需经过14天的隔离才可上岗,餐厅在短时间内难以保证原本的员工配置,需要通过排班优化、甚至重新雇员的方式应对反弹期的高效经营。
送餐机器人的高效率已经过市场的充分认证。例如,普渡科技云平台数据表明,机器人一天送餐300-400盘,而普通服务员每日送餐约200盘,1台机器人工作效率已与1.5-2名服务员相当,而其每月租赁成不超过3000元,仅为一线城市服务员每月成本的一半。
疫情前机器人在餐厅配送效率突出
同时,疫情后餐饮行业为了生存,压缩成本是必经之路。在高效率与性价比的优势下,送餐机器人成为了餐厅在人力紧张时期的全新科技解决方案,帮助餐厅尽快补齐大堂所需的服务能力,并将人手安排至后厨等更为关键的岗位。
如今,除湖北地区外,全国确诊人数接连下降,各地企业、商铺也逐渐恢复经营。但疫情尚未过去, 餐饮行业应更加注重这段时期防范,提升自己抗风险能力,严格执行相关的防范规定,并加以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保障顾客的饮食卫生与健康。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国美创新汽车流通模式,颠覆传统,引领行业新潮流
- 科技一周动态:OpenAI人形机器人挑战滴滴,出行行业迎来新变革
- 本田全球产量四连降:中国市场跌幅逾28%,销量下滑引关注
- 宁德时代表示:磷酸铁锂减产传闻纯属乌龙,市场仍对电池需求高涨
- 开源数据库新秀openGauss: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占比达28.5%,领跑三大主流技术路线
- 索尼CEO回应主机市场:不衰落才是我们的态度,挑战市场核心地位
- 蔚来维权升级:多个账号遭固定证据 蔚来多地起诉引关注
- 半导体行业迎来创新力作:SemiKong发布,助力芯片上市提速30%
- 智能手表表带有毒?苹果、谷歌三星等品牌陷新风波
- 小米汽车交付量破纪录,明年目标挑战36万辆,出行变革再加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