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院本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院本 清明上河图 局部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
但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这张传世名画。在“揭秘”之初,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张择端这个人,他的传奇色彩决定了这张画弥漫着诸多神秘的意味。
简介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作于清代,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卷、绢本,设色画。纵:35.6厘米,横1152.8厘米。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画作深受皇帝珍爱张择端却游弋在史料外
张择端出生于北宋中期的东武(今山东诸城),正好是胶东半岛到山东中部之间。他绘制《清明上河图》的年龄大概是四十岁。后人最初所知张择端的生平,就是在画卷卷尾有金代监管御府书画的朝臣张着所题写的八十五字跋,说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自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来学习绘画,他擅长画界画,尤其是画舟车、桥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出生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张氏名择端,字正道,“择端”出自《孟子》,“正道”来自《礼记》,可以说,他大概出生于一个儒家思想比较浓厚的家庭,这影响了他选择走科举道路的决定,他在日后关注社会的精神应也与此有关。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学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读经书,要走仕途,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做官,张择端也不例外。
张择端曾“游学京师”,是为了学习诗赋论策,然后考中进士,最后到朝廷任官。他最终败北,也不能回去,只能在京城谋生,所以张择端应是到后来才去学画界画的。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按照徽宗的要求考上了翰林图画院,开始了他的宫廷绘画生涯。
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么一件辉煌巨作,却没有被收录到宋徽宗时期将宫廷所藏的历代着名画家的作目录编撰成画史《宣和画谱》中。由此许多学者判断张择端为南宋或者是金人,《清明上河图》成画晚于宣和时期。但是史料记载宋徽宗是这幅画的第一位收藏者,并为画作题名盖有双龙小印。后世人且猜测宋徽宗题写“清明”谓之自己的统治为“清明盛世”含蓄的表达。按理说,一幅连皇帝都十分珍爱的画作,其作者也会同样受到“爱屋及乌”情绪的影响,受到皇帝的宠爱。最令人费解的是,张择端身为北宋的翰林,却游弋在北宋的史料记载之外,让他更显神秘更为传奇,留给后世人巨大的想象空间。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原作?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被“争相收藏”,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
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长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复杂。而且由于绘制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所以色彩也比较艳丽,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爷儿俩一看就明白了,这才是真货。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清明”“上河”两词含义有多种解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目前,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提出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清明”乃“清明节之意”;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清明”特指开封城内“清明坊”;第三种观点认为“清明”暗含“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史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着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的考证。他认为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唐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取悦宋徽宗赵佶,曾倡导“丰享豫大”,旨在形容天下富足、太平安乐的景象。《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有什么含义呢?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但至目前均无定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