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19网易未来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内的中外顶尖科学家、企业领袖、知名投资人出席大会,共同探讨技术和商业融合产生的新势能,以及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在当天的5G+主论坛上,网易(杭州)副总裁、网易智慧企业部总经理阮良发表主题演讲。阮良认为,5G带来的变革远不止是速度与容量的提升,还将带来产业互联网大规模商用变革,从根本上推动各类垂直行业“产业再造”。这一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消费者数字生活革新的需求将迎来井喷,企业服务将迎来发展机遇。
(图:网易(杭州)副总裁、网易智慧企业部总经理阮良)
垂直行业“产业再造”
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标志我国5G基础建设拉开帷幕。10月31日,5G商用正式投入使用。根据GSMA智库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近40个运营商正式商用5G,全球5G用户数接近500万。2025年,全球5G用户数预计将超过16亿,中国将以6亿用户数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占全球总用户数的近40%
从1G到4G,技术变革直接驱动了产业革新,C端消费领域变化尤为突出。以电商为例,短短二十多年间,移动端购物取代PC网站购物成为主流,到今年直播购物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而在5G时代,B端产业互联网将迎来发展新契机。
阮良认为,5G的爆发点在于企业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将加速走向大规模商用。
在缺乏5G网络支撑的环境下,尽管垂直行业都在寻求各种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创新,但由于行业级应用对连接规模、实时性、稳定性的更高要求,诸多前沿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仍然受限。然而5G的三大技术场景——超高宽带、超低延时、万物互联可突破当下瓶颈,为其他前沿数字技术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实时、在线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例如,eMBB(增强移动宽带)将为超清视频等技术在教育、娱乐等产业提供实时应用场景;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将加速车联网、无人驾驶、增强现实、机器人等技术在出行、制造、医疗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mMTC(大规模物联网)则加速了物联网产业走向成熟,带领各行各业走入万物互联时代。
技术赋能企业数字转型
万物互联时代下,网易也在积极布局企业服务领域,业务版图从互联网向物联网延展。
今年5月,网易进行架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成立网易智慧企业部,聚焦企业服务。全面升级后,网易云信、网易企业邮箱、网易七鱼、网易云企课、网易定位等业务板块整合利用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使互联网、物联网与企业级应用进一步扩展,提供包括通信与视频云服务、企业邮箱系统、服务营销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培训平台,以及消费者洞察与分析服务。
据介绍,网易智慧企业服务已推出覆盖教育、电商、政务、金融、医疗等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以传统金融行业为例,由于业务渠道单一,且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点只能被动等待客户上门,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网易云信着眼行业痛点,助力南京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CFC线上贷款业务成功率提升至95%,同时充分利用闲置柜员,提升银行效率。
除此之外,5G也将进一步推动政务智慧服务和企业智慧办公等领域发展,重塑各类场景,提升办公效率与办公体验。今年6月,语音机器人“小滨”正式上岗。“小滨”依托网易七鱼专业知识图谱训练的“智慧大脑”及AI语义识别技术,帮助杭州市滨江区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服务,商事服务咨询电话接通率达到100%;在IM与音视频技术的应用中,顺丰借助网易云信所打造的内部沟通协同效率办公APP顺丰丰声,成功支撑几十万员工的日常沟通与高效协作。
经过三年多高速发展,网易企业服务已覆盖智能终端设备数超过 60 亿,日活超过 2 亿,营收增长率 3 年翻了 8 倍。其中,网易云信已为80多万企业开发者提供技术服务,网易七鱼已为超过25万家企业提供客户关系互动管理服务,网易云企课已与3000余家机构及1000多位讲师合作。
阮良说,5G是一个历史性机遇,“万物互联”可能带来“汽车代替马车”式的巨大变革。他表示,网易智慧企业部将秉持网易的“匠心”“创新”精神,不断投入技术研发,用技术的力量推动企业数字转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升级。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 字节跳动辟谣:传AI投资达120亿美元,我们可没这么大手笔
- 蔚来机器狗新动态:智能机器人市场搅局者如何突破重围?
- 寒武纪前CTO对簿公堂揭秘:股权激励损失索赔高达42.87亿元背后真相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