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长虹“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该实验室于今年3月成立,经过前期的运行准备、设备入场以及相关资源的整合等周密筹备,在多位嘉宾的见证下,正式投入运营。同时,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储备科研人才,长虹与电子科技大学在新能源材料实验室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以更好实现“产学研”高效协同。
“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主要负责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技术发展路线、研究开发新能源关键材料及器件等。”长虹新能源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高剑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实验室以整合内外资源、抢占全球新能源材料技术制高点为目标。
“产学研”高效协同,加速新技术产业化
作为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经济体,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有目共睹,尤其在变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并践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让我们时刻对环境与能源的平衡共生保持着理性的关注与思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无不紧跟国家的政策导向,大力践行着新能源及相关技术的深化探求。通过这几年的落实与发展,我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就已初具规模,从研发到产销均占据着主导地位。
长虹充分结合自身在电源器件等领域的产业及市场布局,在今年3月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实验室。该实验室由清华大学高剑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团队成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据高剑介绍,作为长虹灯塔实验室之一,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以紧扣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需求,致力于先进能源技术及关键材料的研发,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持续创新的技术支持。同时,他也表示,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导向,未来将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未来更好整合内外资源,抢占全球新能源材料技术制高点,并加速在电源器件、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的应用,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6月4日,长虹与电子科技大学与在成都共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以及相关领域学生实训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方携手以实验室为载体,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新能源材料技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
“长虹具有很强的产业优势、管理优势与技术优势,我们双方充分协同、优势互补,不仅是简单应用型研发,更重要的是尖端前沿技术的联合研发,未来将来在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开花结果。”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
据了解,除了和电子科技大学外,长虹新能源材料实验室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开展广泛深入的项目及课题研究,形成共赢模式,有效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更高得研发成果,推动新能源材料技术的创新研发及产业化。
建多层次研发体系,夯实技术实力
作为长虹灯塔实验室之一,新能源材料实验室的成立与正式运营,对于长虹可谓意义重大。首先,它将为长虹公司内部的新能源板块相关单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将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与其它项目支撑单位联合开展该领域前沿创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整合内外资源,抢占全球新能源材料技术制高点。
“技术创新是长虹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核心技术领域,我们聘请国内国外一流的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在相关领域抢占世界制高点,形成长虹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赵勇在揭牌仪式的座谈会上表示。近年来,面对全球技术进步加快,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入推动产业变革的外部趋势,长虹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与技术路线规划,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研发布局和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
据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介绍,公司充分发挥长虹、美菱、华意等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北美、西班牙、捷克等海外研发中心的研发与协同优势,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研发布局和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为提升公司竞争力,长虹还将面向更多前沿领域,搭建起灯塔实验室、竞争力实验室、技术生态圈三层研发体系,并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新能源材料等技术层面设立专项团队,研发储备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子科技大学、MIT等国内外顶级高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形成良性的长远发展,在当下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尤其如此,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积累,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加速产学研成果化,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路径。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